八年级物理沪科版 第一章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 第一章 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6 14:0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HK) 教学课件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 生的非凡神奇。
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013年6月11日17点38分 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号飞船从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滩发射升空。这次飞天,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的又一次突破,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携带着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太多追求!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1.什么是物理学?
2.你知道是利用什么方法把宇宙飞船送入太空的吗?
3.你知道人们是怎样制造出新材料的吗?
放大了200万倍的铱原子排列图
激光的应用
蚂蚁能搬动的集成电路芯片
超导中的磁悬浮
5.你还知道物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环节: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1.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实验观察中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找出原因,进行推测或假设 。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经历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的
过程,会选择实验方法和所需器材,有控制变量的
初步意识 。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能用不同方法收集资料。
5.分析与论证——能对信息进行比较和处理 。
6.评估——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实验,得出正
确结论。
7.交流与合作——有团队意识,把别人的意见、自己的方
案,准确地写下来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因此,伽利略和他的两个学生,带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铅球(一个是另一个重量的10倍)登上了比萨斜塔顶。在同一时刻,伽利略让他的两个学生从同一高度扔下轻重不同的两个球。结果,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两个球在同一瞬间砸向地面。这个简单的实验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证实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并且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第一次受到的挑战。后来。波义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
从下面事例中找出各环节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
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轻重无关
伽利略找来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个大,一个小)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
人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方法是合理的,只是做一次没有很好的说服力
后来波义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
评估
交流合作
居里夫人简介
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 。
在放射性上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共同分享了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八年之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做法有效的推动了放射学的发展。
居里夫人的发现
例:小明观察自行车和圆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成人骑的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可是骑起来很稳定,圆规也有两只脚,可是不能在平面上站稳,这是为什么呢?和你的好朋友仔细观察自行车的结构,看看你能再提出五个科学问题吗?
解析:观察生活中的用具,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有效方法,敢于提问,敢于探索。
答案:为什么用充气橡胶胎;飞轮为什么比轮盘小……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