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1 10: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起来见识一下异域风情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
学习目标
PART ONE 古代非洲文明
农业/手工业成就:
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驯养牛、引进绵羊、山羊;冶铁技术
1、西非居民的先祖——班图人
2、东非
奴隶制王国:
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
10-15世纪桑给巴尔、蒙巴莎、摩加迪沙
兴起背景:农业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发展;伊斯兰教传入
今天东非的伊斯兰教信徒
园艺业发达
对外贸易:黄金、象牙、奴隶
奴隶制帝国:
8-15世纪,加纳、马里。桑海帝国先后兴起
桑海帝国的统治: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经济:奴隶制经济繁荣;海外贸易繁荣
文化:兴办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3、西非
材料二:马里同北非各国进行频繁的贸易,从北方输入高级纺织品、服装和马匹;输出食盐、黄金和奴隶。马里把整个苏丹、摩洛哥和南部阿尔及利亚的黄金和盐的贸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大规模贸易的发展,马里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城市,重要的如廷巴克图、瓦拉塔、迭内、加奥等。在廷巴克图,有外国商人专门的住地,其规模之大,整整占据了一个街区。……
曼萨·穆萨……他从国外请来许多穆斯林学者,修建王宫和清真寺,创办学校……廷巴克图的桑科尔清真寺是著名学术中心,桑科尔大学有数千名学生,其中有不少是欧洲白人留学生。埃及、摩洛哥的学者应邀前来讲学。图书馆藏有大量的图书、文献和资料。马里君主尊重学者,对法官、医生、诗人、教授和建筑师等,都给与很高待遇。……
国王不仅富有,并且享有极大权威。他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包括1万名的骑兵,在尼日尔河上还有水军。马里君主致力于极权统治,他亲自向地方派遣行政长官,农村则由传统的部落首领负责。各地番薯都须对他效忠、纳贡。
——马克垚 朱寰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下卷》
4、南非
11世纪末 班图人建立津巴布韦
14-15世纪 进入鼎盛时期
材料一: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非洲“并非一个历史大陆,既未显示出变化,也未显示出发展”。
材料二:与通常的说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这一时期,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由于伊斯兰教带来的推动力,从7世纪起,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地区间的贸易因更有效的交通工具而增长。虽然骆驼在北非已被使用,但从7世纪起,这种使用变得普遍起来。
……
贸易的增长也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并使阿拉伯人能在进行东非与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沿岸诸国之间贸易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舰队。整个非洲大陆的商业城镇也有了惊人的发展:西基马萨成为横贯撒哈拉沙漠的贸易中转站;开罗成为东方穆斯林和西方穆斯林以及草原地区的贸易中心;奥黛古斯特成为连接北非和草原的中心市场。在东非沿海地区,穆斯林商人在摩加迪沙、马林迪、蒙巴萨、基卢瓦和索法拉的商业城镇中定居下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问题探究:你同意材料一的黑格尔的观点吗?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开放式问题探究,要言之有理。
不同意黑格尔的观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列举理由,可以从非洲的东非文明国家和西非文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取得巨大成就及影响力(贡献)方面入手。具体的如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人的推动下,非洲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联系加强,影响力加强等。
同意黑格尔的观点,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找理由,用非洲文明与欧亚文明对比,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影响力等方面对比,非洲没有形成欧亚大陆的大帝国,社会整体相对落后,影响力有限等。
part two
古代美洲文明
灿烂的农业成就:
番薯、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
1、美洲文明的缔造者——印第安人
2、中美洲——玛雅文明
时间:15世纪中期衰落
政治:建立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祀构成统治阶级,一般氏族为平民
成就: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玛雅历法
玛雅神庙
土地肥力耗尽;疫病流行;农民革命;气候变化;外部威胁
根据材料,概括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失落的文明。
材料一:文明失落是常态,不失落是意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
材料二:4世纪至10世纪期间,玛雅文明非常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了,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土壤的肥力耗尽,或疫病流行,也可能是由于反对供养宗教中心及其祭司集团这一负担的农民革命。总之,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被废弃,被周围的森林所吞没,进几十年才被考古人员发掘出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三: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是城市中心倾颓……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3、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
时间: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政治:上层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向阿兹特克人纳贡
成就:经济基础是农业,“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的城市建设,太阳金字塔
浮动园地
4、南美洲——印加文明
时间: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政治:最高统治者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印加帝国划分为四大行政区,每个争取设长官,由贵族担任。为征税和征兵,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成就:完善的道路系统、马丘比丘
印加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种植玉米、南瓜、菜豆,公元前3000年开始种植棉花。印加人种植马铃薯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他们还能修建梯田,用巨石砌边;同时修建复杂的水利灌溉系统,把水引入梯田。印加人还精于多种手工工艺,会用陶土制造纱锭织布,能烧制陶瓷,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印加人又修建了纵贯南北的沿海大道和高原大道,两条大道全程2000多公里,每二三十里均建驿站。印加人通过观察圆缺,编制了太阳历。印加人认识很多植物,能用草药治病,并会使用麻醉剂。他们还掌握了脑外科手术,在壁画中有剖脑治疗的画面。
——田全德主编《世界古代史》
根据材料概括印加人的创造的文明成就。
农业发达,最早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系统;
手工业发达,能烧制陶瓷,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等;
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编制太阳历;
医学发达,用草药治病,掌握脑外科手术等。
材料三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思考:印第安文明衰亡的原因?
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疾病、瘟疫等灾害
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
{93296810-A885-4BE3-A3E7-6D5BEEA58F35}区域
文明
时间
政治统治
成就
中美洲
南美洲
古代美洲文明之基本概况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上层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向阿兹特克人纳贡
经济基础是农业,“浮动园地”;特诺奇蒂特兰的城市建设,太阳金字塔
建立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祀构成统治阶级,一般氏族为平民
最高统治者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印加帝国划分为四大行政区,每个争取设长官,由贵族担任。为征税和征兵,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完善的道路系统
古代的非洲与美洲
古代的非洲文明
古代的美洲文明
东北非
西非
南非
阿克苏姆王国
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东非
加纳、马里、桑海
津巴布韦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课堂小结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