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植树的牧羊人》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植树的牧羊人》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2 10:1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新课导入
河北承德塞罕坝的环境演变
1962年前的塞罕坝
1993年后的塞罕坝
背景链接
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课文原来的题目为《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据介绍,这篇短篇小说原是让·乔诺在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专题约稿而写的。事后让·乔诺发表声明说,写的是故事,艾力泽·布菲虚构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主人公的精神却鼓舞了无数的人。
作者介绍
让·乔诺,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获奖作品很多,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代表作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
字词检测
流淌( ) 白桦( )
沉默寡言( ) 刨根问底( )
慷慨( ) 干涸( ) 坍塌( )
缝隙( ) 酬劳( ) 废墟( )
薰衣草( ) 滚烫( ) 光秃秃( )
kānɡ kǎi
xūn
chóu
fènɡ xì


tànɡ
tān

tǎnɡ
páo
huà
ɡuǎ
(1)干涸:
(2)酬劳:
(3)坍塌:
(4)不毛之地:
(5)刨根问底:
(6)沉默寡言:
(7)连锁反应:
字词检测
干枯,没有水。
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
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不长草木的地方。
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聚焦“好人”
为何作者说牧羊人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聚焦“好人”
“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牧羊人几十年默默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在他的努力下,一切悄然发生着变化。请默读课文,找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聚焦“好人”·寻变化

“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我继续向前走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泉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聚焦“好人”·寻变化
空气
“狂风呼啸”
“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聚焦“好人”·寻变化
植被
“光秃秃的山,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聚焦“好人”·寻变化
人民生活
“废弃的村庄”
“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来这里安家”
“干净的农舍,人们生活的幸福舒适”
聚焦“好人”·寻变化
课文以事件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完成表格。
聚焦“好人”·寻变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时间
事件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变化
1913年
一战后的五年
(1919年)
1945年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在荒山上默默地牧羊、选种、种树
还是一片荒地
流淙淙,绿树成荫。
已经变得勃勃生机,环境优美。
他种树的初衷仍然没有动摇,继续种树。
改为养蜂,继续种树,而且种的树品种逐渐增多。
一个孤独的农夫,35年如一日,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绿洲。他就是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聚焦“好人”·寻变化
默读课文,勾画圈点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并做批注。
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探秘“好人”·感魅力
这位“难得的好人”有着怎样的身世背景呢?
“他五十五岁,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丧子失妻,孤独痛苦
探秘“好人”·感魅力
他是不是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而一蹶不振呢?
探秘“好人”·感魅力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突出“我”眼里牧羊人的形象:自信、平和、热心、神秘。
比喻
“我”为能遇上牧羊人而感到庆幸和惊喜,表达了“我”的感激与敬佩之情。
探秘“好人”·感魅力
输入您的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直接描写
正面刻画
生活积极、态度认真
勤劳不懈、坚韧执着
一丝不苟、不愿马虎度日
探秘“好人”·感魅力
输入您的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二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动作描写
牧羊人一丝不苟、执着忘我的劳动情景
植树过程的艰难
探秘“好人”·感魅力
输入您的标题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语言描写
牧羊人的慷慨无私、不图回报、不慕名利
探秘“好人”·感魅力
再颂“好人”,知伟大
作者如何评价牧羊人及其成果?
·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15段)
·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17段:承上启下,画龙点睛)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18段)
·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21段:直抒胸臆,表达敬佩)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像艾力泽·布菲这样可敬可爱、默默无闻的“种树”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知道这样的人吗?
点赞“好人”,书感动
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18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王继才、王仕花 :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29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请大家为这位“难得的好人”点赞,尝试为这位“植树的牧羊人”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50字)。
点赞“好人”,书感动
教师赠语
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