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1 11: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我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标要求: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学习目标
材料一:“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 《文明的曙光》
概念释疑:何为“文明”?
一、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生产力落后
采集渔猎
农耕畜牧
手工业商业发展
贫富分化
阶级分化
国家法律
城市文字
2、尝试用图示的方式去描述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历程。
1、找出教材中关于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阶级、国家、城市、文字(标志)
文明诞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自主探究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1、按照各地区进入文明的先后顺序制作历史时间轴。
小国寡民的城邦
民主制
一系列国家,分裂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政治 文化
两河文明
尼罗河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希腊文明
2、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梳理各个早期人类文明地区的表现。
由一系列城市国家到统一
君主专制
《汉谟拉比法典》
君权神授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
洪水和方舟传说
60进位制
神话和文学传说、象形文字
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婆罗门教、佛教、史诗、创造1—9的数字,发明“0”,按位计值
文学、历史学、哲学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由分裂到统一
君主专制
较为完善的官僚体系
君权神授
一系列国家,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小国寡民的城邦
民主制
婆罗门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印度的种姓制度
原人
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思考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一: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苏美尔人和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影响……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美索不达米亚人也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安全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摘编自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两河文明
材料二: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喜神。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尼罗河文明
材料三:从印度的外围来看,古代印度北靠喜马拉雅山和兴都库什山脉作天然屏障、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
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古印度文明
材料四: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漫长,岛屿多,地中海气候,利于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生长。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形成平等意识和冒险精神,推动了古希腊殖民扩张,有利于民主制发展。
古希腊文明
思考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决定性因素
01
02
三、探究——
文明多元的原因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课堂小结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课后思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