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冀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1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冀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2 15:09:47

文档简介

《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积》
“认识圆柱与圆锥”是小学阶段认识立体图形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及长方体、正方体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认识图形的经验,初步掌握了探究图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同时,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知。基于上述认识,在研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学习定位于“立足直观感知,发展数学思考;借助想像运动,培养空间观念。”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积展开图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圆柱和圆柱侧面积的过程中,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及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唤醒经验,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认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师:同学们呢,在刚刚结束的寒假当中,你都进行了哪些运动呢?
师:老师去公园的时候,看到好多人在玩这个,你认识吗?
教师出示陀螺图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演示,怎么玩?
师:前两天,我还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个陀螺,它大约重2吨,号称“中华陀螺王”。是不是很有趣?
师:生活中很多好玩又有趣的东西,如果我们还能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他们,就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师:
就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个好玩的陀螺。上面部分是圆柱,下面部分是圆锥。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认识这个陀螺的上半部分——圆柱。
师:圆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立体图形。观察这些物品,你能找到圆柱吗?
继续出示常见的圆柱形物体,学生辨认?并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
师:同学们认得都很准,看来同学们对圆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进一步的认识它们。
(二)操作交流,探究特征
师:回想过去的学习经验,认识一个新的图形,我们一般都是先去认识它的?
生:特征
师:那我们一般从哪几个角度研究呢?
生:从它的面、棱、周长、面积等开始研究。
1.自主活动,探究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圆柱具有哪些特征,再在小组中交流发现。
2.汇报交流,归纳特征。
圆柱的特征:
(1)交流小组探究发现:
发现一: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叫做圆柱的底面。
(可以通过测量圆的直径或半径,判断这两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发现二:围成圆柱的一圈是1个曲面,叫做圆的侧面。
师:圆柱有3个面,我们从它的数量、形状和相互关系中认识了它的特征。
师:根据这些特征,老师也找到了一个物体——腰鼓,那它是圆柱吗?
发现三:圆柱上下一样粗。
小结:圆柱特征,圆柱有3个面,2个底面(完全相同的圆),1个侧面(曲面),圆柱的上下一样粗。
(2)根据圆柱的特征,抽象成圆柱直观图。请学生在直观图中指一指圆柱的底面和侧面。
师:通过讨论和交流,圆柱的特征又深入了一些。
师:根据圆柱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圆柱像这样画出来。能找到他们呢的底面和侧面分别在哪吗?我们挑一个,来试试看。
师:咱们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的认识了圆柱,觉得自己学的怎么样呢?我们玩一个“圆柱大变形”的游戏,当变化停止的时候,大声的说出你的意见,是还是不是。
师:前两个为什么都不是圆柱
师:这三个都是圆柱,他们一样吗?
师:他们粗细、高矮都不同,粗细与底面直径有关,长短与侧面的高有关
(3)认识圆柱的高:
①“圆柱大变形”:
下面的圆柱变形后,还是圆柱吗?
②观察对比,初步感悟圆柱的形状、大小与底面直径(或半径)及高有关。
③小组活动:思考什么是圆柱的高。利用小组中的圆柱,指一指,说一说。
④交流对圆柱高的认识。
⑤出示概念,增进理解。圆柱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师:什么是圆柱的高呢?拿出你的圆柱,同桌一起说说你的想法,并指一指。
师:除了侧面有高,里面有高吗?
师:这是一个牙签筒,想象一下,每一根牙签都笔直的竖立在这儿,每一根牙签我们都可以近似看作是一条高。所以除了侧面有高,里边也有无数条高。
师:刚才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数学上如何说的。
教师出示圆柱平面图。
(三)圆柱侧面积的教学: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罐头盒,外面有一层包装纸,我想知道这张包装纸的面积,可是这张包装纸是一个曲面,直接计算比较困难,你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教师出示一个罐头盒,让学生指出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生:可以将包装纸剪下来压成平面再计算。
师:剪下来的包装纸是什么形状的呢?
哪一种图形最好计算面积呢?(长方形)
如何剪就能得到一个长方形呢?(沿高剪)
说一说:
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与罐头盒的什么有关系?
长方形纸的面积和罐头盒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罐头盒包装纸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长方形纸的长等于罐头盒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纸的宽等于罐头盒的高。
怎样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做一做:测量罐头盒底面的周长和高,并计算出罐头盒的侧面积。
(四)练习巩固
一、填空题
1、圆柱有(
)个面,(
)条高。上下两个面是(
)形,侧面是一个(
)面。
2、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圆柱的侧面就成为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
),宽是圆柱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
3、把一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
(1)圆柱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圆柱的上底面是(
)平方厘米
(3)圆柱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选择题
1、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

(1)表面积
(2)体积
(3)侧面积
2、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的(
)相等
(1)半径
(2)直径
(3)周长
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米,底面直径是2米,它的高是(
)米
(1)4米
(2)6米
(3)8米
4、右图是一个生日蛋糕,底盘是塑料板。(单位:厘米)
5、某工厂生产了一种饮料筒,尺寸如下图(单位:厘米)
下面有三种饮料筒侧面的商标纸,你认为哪种纸比较合适?
三、解决问题
1、求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单位:厘米)
2、有100个右图所示的罐头盒,如果在侧面贴上彩纸,一共需要多少平方米彩纸?(单位:厘米)
3、把下图中的长方形ABCD以AB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柱,已知AB的长度是5cm,BC的长度是2cm,它的侧面积是多少?
4、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多少。
(五)全课回顾,总结收获
1.圆柱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2.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圆柱的高,它有无数条高。
3.把圆柱的侧面沿着一条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习目标
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以及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的求法。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的原理和计算。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罐头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将下列物体按形状分类。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什么特征?请同学试着说一说圆柱体的特征。大家说的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认识一下圆柱。(板书:圆柱图形)
预测学生回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学生汇报交流分三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生答: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对面相等……。生答: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都相等。预设:圆柱有两个面,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而且完全相同,,周围还有一个弯曲的面……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认识圆柱(二)探究圆柱的侧面积
1、师:大家首先自学课本27页内容,学习圆柱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然后拿起自己带来的圆柱给你的同桌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2、请几名同学分别上台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板书圆柱各部分名称。3、验证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完全相同。师:刚才同学们说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形,数学讲究严谨,想个办法够证实一下?
动手画一画,比一比。4、找两个同学到台前来给圆柱画高,从而得出结论:圆柱有无数条高。5、师:在生活中,圆柱的高还有其他的说法(厚,长,深)。1、师:现在我想给罐头盒设计一个包装标签,把它的侧面都围起来,用什么形状的纸合适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2、下面同学们将桌子上的罐头盒包装纸取下,沿一条直线(说明是沿着圆柱的高,还是随便一条斜线)剪开,展开后看看是什么图形?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圆柱侧面展开图可能是正方形,大家刚才剪开之后没有剪出来。大家想一想,其他的圆柱侧面展开图可能是正方形吗?为什么?4、小组讨论剪开图形各边边长面积和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师课件展示汇报结果: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长方形面积=圆柱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圆柱的底面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高=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柱的面积4、根据刚才的等式,总结并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5、根据总结的公式测量并计算罐头盒标签的面积。
学生自学,并向同桌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学生上台介绍圆柱各部分的名称。预测学生回答:将圆柱的一个底面扣在纸上,画出这个底面的周长,然后将另一个底面翻过来,扣在刚才画好的底面上,看看是否重合。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比,验证一下,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否完全相同请两个同学到台前画高。学生看课件理解圆柱的高的不同名称。学生预测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剪一剪,看一看,然后汇报罐头标签的侧面展开图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预测学生回答:其他的圆柱侧面展开图可能是正方形,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情况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了。小组讨论后汇报。(1)沿圆柱的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体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面积。(2)沿圆柱的侧面的任意一条直线剪开,得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圆柱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面积。预测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学生测量并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后汇报。
巩固提升
1、我会填。(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
)。
(2)已知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6厘米,圆柱的高是(
)厘米。2、巧辨真假。⑴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⑵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能是梯形。(
)⑶任意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曲面就可以组成一个圆柱。(

3、4、解决问题一台压路机的滚筒长2.5米,底面半径是5分米。如果每分钟滚动25圈,那么这台压路机每分钟压过的路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并说明解题思路。学生独立解答后,再上台展演,说明解题步骤及思路。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圆柱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个圆柱的高,它有无数条高。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6
页)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圆柱,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周长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学生观察、交流、动手操作和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目标
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经历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
教学重点
圆柱的特征和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带商标纸的罐头盒,一个圆柱图,小鼓、卫生纸、小木头段、圆台形物品。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体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迅速转动长方形纸片,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
那大家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形状是圆柱的物体?
指名发言,只要学生说的对,就给予鼓励,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经验,感到数学在身边。
师:看来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圆柱体,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圆柱体。
板书课题:圆柱
二、探究新知
动手操作
认识圆柱
1、师:请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圆柱体,先进行观察,再闭着眼睛摸一摸它的面。
学生观察,并用手摸表面。
设计意图:用眼看,用手摸,交流等活动种,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摸圆柱表面的感受?
生:可能有不同说法。如:
圆柱摸起来像一个柱子。
圆柱有上下两个圆,中间的面是弯曲的。
学生说不到,教师可参与交流。
设计意图:在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给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空间。
2、师:刚才大家初步感受了圆柱的表面,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给学生充分观察、讨论的时间。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柱体。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圆柱有3个面,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而且两圆的大小相等,还有一个侧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学生说不完整,教师参与交流。)
3、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底面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规范,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师: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在图上标出“侧面”。
师: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在图上标出高。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
4、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柱体物品,同桌互相指一指它的两个底面、侧面和高。
同桌合作学习,可让学习稍差的学生在全班指一指。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准备的物品,完成图形到物品的转换,考察学生对圆柱各部分的认识。
5、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大小相等呢?
学生可能说到以下方法:
(1)测量底面直径来验证,两个底面直径相等,两个圆大小就一样。
(2)可以用卷尺或线绳测量周长来验证。
(3)可以用圆柱体物体的一个底面描一个圆,用另一个底面比一比,如果重合,就说明两个圆大小一样。
第(3)种方法学生说不到,教师介绍。
圆柱的侧面积
1、师:通过刚才的判断,相信同学们对圆柱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请大家再来观察这个圆柱体罐头盒,它的侧面贴着包装纸,想象一下,如果把包装纸沿着圆柱的一个高剪开,再展开。这张包装纸的形状会是什么形状?
生1、我猜可能是长方形。
生2:我猜可能是正方形。
……
设计意图:给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想象、猜测的机会,发展空间观念,激发探索圆柱侧面积的兴趣。
2、师:大家猜想的对不对呢?我们来亲自验证一下吧!现在我们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再展开。
把展开的商标纸拿在手上。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探索侧面积提供线索。
师:你们看展开的商标纸是什么形状?
生:展开的商标纸是长方形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讨论中经历探索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周长、高的关系的过程。
3、师:对,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和罐头盒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罐头盒侧面的面积。
师:真聪明。请同学们再观察,并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分别与罐头盒的什么有关系?先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长方形纸的长相当于罐头盒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罐头盒的高。
师:有不同意见吗?
征求意见,形成共识。
师:对,长方形的宽就是罐头盒的高,长方形的长相当于罐头盒底面的周长。
边说边在长方形上标出“高”和“底面周长”。
设计意图: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历总结圆柱侧面积计算共识的过程,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4、师: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罐头盒侧面的面积,又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与罐头盒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那应该怎样计算这个罐头盒的侧面积呢?
生:用圆柱底面的周长乘以高。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设计意图:自主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用公式计算。
三、巩固新知
1、书上28页试一试
师:现在,咱们就一起量出罐头盒的底面周长和高,并计算一下它的侧面面积。
找两名学生合作,测量出罐头盒的底面周长和高,教师把测量出的数据写在黑板上。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罐头盒的底面周长和高,现在自己试着算一算罐头盒的侧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计算的结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计算罐头盒的侧面积了。
(课后练一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练一练的第1题:为一个生日蛋糕选择一个合适的蛋糕盒。先自己读题,并判断哪个盒子比较合适。学生读题并思考。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你认为哪个盒子适合。
学生可能会说:先观察盒子的高,高度必须超过蛋糕的高。然后观察盒子底的直径,直径必须超过蛋糕的直径。
师总结。
第二问:算算一个蛋糕盒需要多少硬纸板?让学生自己读题,独立解答。
学生算完后,请学习稍差的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3.14×28×13=1142.96(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关于圆柱侧面积计算的巩固。
四、达标反馈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练一练的第2题,是一个关于选择商标纸的问题。先自己读题,并判断用哪张纸比较合适。必要的话可以算一算。
学生读题、思考问题,并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你认为哪张纸比较合适?
学生可能会说:
先观察饮料桶和三张商标纸,饮料桶的高是12厘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因为,商标纸的长就是饮料桶的底面周长,商标纸的宽就是饮料桶的高。所以,我先计算出饮料桶的底面周长,再选择。
3.14×8=25.12(厘米)
也就是说商标纸的长应等于25.12厘米,宽应为12厘米,所以选择第3张纸比较合适。
师:我们再来看练一练的第3题,请同学们自己读题,计算出500个罐头盒侧面包装纸的面积。
学生算完后,请学习稍差的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答案:15.072平方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谈一谈自己获得的收获。
设计意图:共同经历知识的收获;发现问题,及时弥补。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