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
4、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教学重点
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难点
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1 授课之前布置学生搜集查阅我国的淡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有关知识。
2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方案一: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自然资源。
方案二:播放一段我国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的视频,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54自然资源概况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4页第一框什么是自然资源,解决以下问题
(1)结合我们身边的实例,说一说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主要类型有哪些?
(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天然宝石 皮革 羊毛衫 东北虎 煤油 水泥 农村沼气 阳光
(4)图3-1塔里木油田和图3-2我国珍稀动物大熊猫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1)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的关键是什么呢?
(2)闪电将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有可能吗?
教师点拨: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入手
探究结论: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
1、必须是自然界的;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闪电一直人们想方设法利用它,但是现在还没有利用,它还不是自然资源,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自然资源了。
(二)学习任务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主学习:阅读P54-P58五段文字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解决一下问题:
(1)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又是有限的。
(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2、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由我国资源的有关材料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教师点拨:从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与世界比较
探究结论
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三、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说不定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闪电等都将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有可能吗?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
1、必须是自然界的;2、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
附板书设计
第一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主要类型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是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4、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六、教后反思
学后反思: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
我的疑难问题是: 。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