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数乘整数人教版(表格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数乘整数人教版(表格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2 18: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小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减法等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同时,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难点分析
小数乘整数这个知识点是学生初次接触,对于例题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算出结果的,可能各自的算法不同而已。但如何将小数乘整数在计算时更科学、更适合大众,为小数乘小数做好铺垫和迁移,形成一个普遍的方法还是很难的。因此,学生呈现多种算法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分析与小数乘法有联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这样的思考和表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
复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意义,为后面理解难点做准备。
例1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深刻感受到转化的数学方法。
例2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并小结方法,再次深刻感受转化成整数计算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情境导入
1.1、复习:
(1)0.9化成分数是( ),里面有( )0.1,也就是有( )1/10 。
(2)3.5里面含有( )个0.1,也就是有( )1/10.
2. 7×5= 600×4=
7×50= 60×4=
7×500= 6×4=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几倍,
积就扩大或者缩小几倍。
3.同学们喜欢放风筝吗?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首先是复习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复习,给学生铺垫怎么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然后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也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为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提供了条件。】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究新知。
1.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尝试计算。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学生思考并汇报:3.5×3)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 
生1:根据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列式为3.5×3。
生2:求买3个蝴蝶风筝需要多少钱,就是求3个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5×3。 师: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小数,一个是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2)尝试计算。
师:请你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3.5×3的得数。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3)展示方法。
预设:
方法1: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加法计算。(师板书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化成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如果要用竖式计算,计算35×3如何计算呢?
引导:出示(边说边演示):
35角
× 3
105角
3.5元
× 3
10.5元
强调:我们可以把3.5元转化成35角,用35角乘3得105角,再把105角转化成10.5元。注意在列竖式时因数的末尾要对齐。
方法4:把3.5里面有35个十分之一,35个十分之一乘3等于105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0.5.(这个方法如果学生出不来,那我就提出来)这种方法也是把3.5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师小结:我们在求买3个蝴蝶风筝需要多少钱时,可以用小数连加来解决,也可以把3.5元化成元、角来解决,都是转化成整数去计算。
(4)追问:刚才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鼓励、启发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进行尝试计算,初步感知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联系,这里我不作过多的干涉,只要学生说到位,老师不再重复。】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1)出示例2,尝试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3页例2:0.72×5。
师:这个你还会算吗?0.72不是钱数,没有元、角这样的单位,同学们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应巡视到学生中,并找学生汇报演示。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预设:
生1:我用的是加法,0.72+0.72+0.72+0.72+0.72=3.60
0.72
0.72
0.72
0.72
+ 0.72
3.60
师:有不同方法吗?
(用课件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生2:我先不看小数点,就是72×5=360,因为原来的是两位小数,所以积就应该是两位小数3.60(课件演示学生的列竖式过程)
0.72
× 5
3.60
生3:我的方法是将0.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扩大到它的100倍。再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要想求原来的积,扩大后所得的积36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应缩小到它的100倍,所以最后答案是3.60.
0.72
× 5
3.60
72
× 5
360
÷100
×100
最后的0可以去掉
师:还有想法不同的吗?如果没有,还有补充吗?
预设:
生:老师,最后算出来的答案,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刚才的第二位同学和第三位同学方法都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
预设:
生1:我喜欢下面两种,加法太麻烦了。
生2:我喜欢第三种,这样我看起来就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师:我也觉得乘法计算更方便。
师: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里要乘100?最后又要除以100?
预设:
生:因为0.72里面有72个百分之一,72个百分之一乘5等于360个百分之一。
(3)互动交流,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一共用了几步呢?先自己思考一下,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预设:
生1:第一步: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扩大到它的100倍。
第二步:再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
第三步: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要想求原来的积,扩大后所得的积36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应缩小到它的100倍。
第四步: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让学生观察积3.60,提问: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吗? (学生思考并汇报: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师:算出积以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师总结:计算小数乘整数,第一步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第二步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第三步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3.感受小数乘整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呢?
生1:我们去超市买菜,菜的单价通常都是小数。
生2:买水果也是。
生3:我爸爸去交取暖费,每平方米收费27.5元,我家的房子是78平方米,想知道交多少钱,就需要用27.5×78。 ……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理解其算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并且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再次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
1.放飞第一个风筝。
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出示:
×
0 .2 6
3
×
0 .2 6
3 1
3.放飞第三个风筝。
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巩固了小数乘整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好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在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