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
八路军115师
材料:(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铁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而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战史第三部》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 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
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1.识记平型关大捷、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2.理解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3.认识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关系,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习目标
一、据险伏击碎神话—平型关大捷
二、敌后战场筑堡垒 ---毛泽东《论持久战》
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三、主动出击破囚笼-----百团大战
四、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血肉筑长城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一篇章
据险伏击碎神话
——平型关大捷
学习任务一
阅读教材“平型关大捷”一目内容,复述平型关大捷的背景、时间、地点、参战部队、指挥者、战果和意义。(约2分钟)
一、据险伏击碎神话—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本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一、据险伏击碎神话—平型关大捷?
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 ,企图占领太原。
红军改编之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材料:谨按平型关战役,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
——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续范亭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一、据险伏击碎神话—平型关大捷?
一、据险伏击碎神话—平型关大捷?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参战部队
指挥者
战果
意义
1937年9月
平型关
八路军一一五师
林彪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是全国抗战以来......
粉碎了......
第二篇章
敌后战场筑堡垒?---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学习任务二:
1、阅读教材P100--101页内容,回答毛泽东《论持久战》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阅读教材P101页内容并结合《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回答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情况如何?建立后是怎样进行抗战?
3、阅读教材P102页第一、二自然段内容,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约4分钟)
九一八事变后,汪精卫大唱中国速亡论。1940年3月汪精卫彻底沦为汉奸,成立了汪伪中央政权。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幻想依靠英美的先进武器等支持,宣扬“速胜论”。
(一)毛泽东《论持久战》
强
寡助
小国
速胜
失败
胜利
弱
多助
大国
持久
13.6亿美元
60亿美元
1937年中国和日本工业总产值
vs
(一)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我们的战略方针应该是使用我们的主力在很长的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游击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仅仅次于运动战,因为没有游击战的辅助也就不能战胜敌人。
(注:运动战就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方式。
——《论持久战》
材料一: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论持久战 》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一)毛泽东《论持久战》
根据地名称
创 建 者
晋察冀
聂荣臻
晋冀豫
刘伯承 邓小平
晋绥
贺龙 关向应
苏南
陈毅
皖南
曾希圣
延安
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
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首府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破袭战
麻雀战是抗日游击战的一种作战形式。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破袭战,对敌人的交通运输线,指挥通信系统、后方补给系统和重要技术兵器等目标,进行有计划的袭击和破坏的进攻战役。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材料 到抗日战争后期,主要抗日根据地有晋察冀(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山西五台山)、晋绥、晋冀豫、冀鲁豫、陕甘宁、湘鄂赣等块。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1亿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又开始的4万人发展到120万人。这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
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措施: 1.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推行精兵简政。(政治上)
2.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经济上)
作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材料一 《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兵力比例表》
1938年
1942年
1944年
敌后抗击日军兵力比例
58%
63%
64%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敌后战场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篇章
主动出击破囚笼
——百团大战
三、主动出击破囚笼-----百团大战?
学习任务三
观看视频及阅读教材“百团大战”一目内容,回答百团大战的目的、时间、地点、指挥者、参战部队、主要目标、意义。(约2分钟)
改正错误
(温馨提示:共4处错误,以小组为单位,最先找齐4处错误再来回答)
火眼金睛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下半年
地点
平型关
主要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参战部队
100多个团
指挥者
林彪
意义
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华北
破袭交通线
摧毁日伪据点
彭德怀
打击了……
提高了……
振奋了……
三、主动出击破囚笼-----百团大战?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
材料:百团大战确实“过早地暴露了我军的实力,引起敌人的警觉”
——金春明《还百团大战以本来面目》
材料:“百团大战战果是巨大的……但是,胜利之中也有比较大的欠缺和问题……使敌人集中力量来攻打我们……报复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军民伤亡巨大……”
——《剑桥中华民国史》
三、主动出击破囚笼-----百团大战?
日军遭受打击后,立即组织重兵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转入反“扫荡”作战……
日军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放火烧毁村庄
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等原因,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缩小,八路军、新四军数量减少,物资供应十分困难,一些地区军民甚至以野菜、树皮充饥。
三、主动出击破囚笼-----百团大战?
(全国)抗战中,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22次大型会战,重要战斗1100余次。小规模战斗近5万次。陆军伤亡、失踪近320万人,空军消耗飞机2468架,牺牲4000余人,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各种人民武装,在敌后战场上对敌发起主动作战,大小战斗共达12.5万次,最多时投入兵力达90多万正规军和200多万民兵,并在抗战相持阶段上升为主战场,担负起抗击一大部分侵华日军主力的作战任务。
——步平 、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四篇章
中华儿女同仇敌忾
——血肉筑长城
张自忠
赵登禹
左权
佟麟阁
四、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血肉筑长城?
白求恩
四、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血肉筑长城?
狼牙山五壮士
白洋淀雁翎队
八女投江
你心中的抗战精神是什么?
合作探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1.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A
B
挑战自我
3.下面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图片资料。由此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卢沟桥和守卫士兵 李宗仁在台儿庄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A.正面战场抗战 B.八路军抗战
C.敌后战场抗战 D.全民族抗战
D
4.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土地政策是( )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大生产运动
C.采取地雷战、地道战 D.发动农民起义
5.下列有关百团大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
B.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D.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的威望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