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遣唐使的含义,认识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找出二人的共同之处;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唐朝的对外交往的史实的学习及对鉴真、玄奘的评价,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正确认识鉴真和玄奘的历史贡献,树立正确的国家交往观和民族观,从而能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中外关系。
②唐朝时期,国家间的关系有战有和,但以和平交往为主,和平交往始终是国家间关系的主流,正确认识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及历史作用。③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在历史的发展中,关键人物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唯一的因素,应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贡献,要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来分析。
【学习重点】1、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2、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视频。
师问: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答:《西游记》
(师导入:唐僧的原型是谁?西天是指哪里?取经的故事是否是真实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过程】
1、(PPT图片:“唐朝对外交往图”)
师问:唐朝时,主要与哪些国家交往?
生答:(看图回答)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3个国家与唐朝的交往(日本、新罗、天竺)。2、(PPT出示:学习目标)
师: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在中日交往史上有一位杰出的遣唐留学生他是谁呢?)
3、(PPT:---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和简介)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中说的是谁?身份?影响?
生答:(阿倍仲麻吕;遣唐使留学生;“遣唐使”。)
3(PPT据材料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唐朝时日本访问中国的使节叫什么?)
生答: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遣唐使。(PPT总结:遣唐使来华目的?成员?)
师点拨,生答:(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师)(PPT:图片一:制度、服饰图片;图片二:茶道图片;图片三:节日图片;图片四:货币图片;图片五:文字;图片六:建筑图片。生答。(PPT:总结遣唐使的影响)(在中日交往的历史上,日本除了派遣唐使来华,还邀请一位高僧到日本亲自传授唐文化)(PPT:鉴真简历)谁邀请鉴真东渡日本?几次东渡?鉴真贡献?死后葬在哪里?(唐招提寺到底是怎样一座寺庙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PPT:唐招提寺图片,了解唐招提寺,师简介修建人,进一步说明唐朝建筑对日本的影响。)(鉴真是怎样东渡日本的?让我们看一下鉴真6次东渡的艰苦历程)(PPT出示“鉴真东渡概况表格”),师带生了解鉴真6次东渡的艰难历程。生读:(6人)思考:通过鉴真的东渡历程,我们应该学习鉴真的什么精神?
生答:(不怕困难,舍己为人的精神。)(对于鉴真的杰出贡献,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PPT: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生:齐读。思考: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鉴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生答:(弘扬了佛法,传播了唐朝先进文化。)
师:(PPT出示“唐招提寺图片”),让学生感知唐招提寺的建筑风格及鉴真的贡献。
师:(PPT出示问题:中日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师点拨,PPT动画演示,学生回答,(双向交流)。(除了日本积极学习唐文化,新罗也派使节来唐学习,最著名的是崔志远,他年轻有为,年仅18岁就考中进士。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PPT出示“崔志远图片及简介”)
生:读崔志远简历(PPT出示问题:1、新罗是今天那个国家?2、唐朝与新罗交往的具体表现及影响?3、唐朝与新罗交往的特点?)
生:(看图回答)
1、新罗即今天的朝鲜。
2、(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引进了中国的科举制、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朝鲜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PPT动态演示)生答:双向交流。(在唐朝初年,佛经许多地方人们争论不休,难成定论,有一位高僧他决心到天竺求取真经,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师:(PPT出示玄奘图片及简历。)
生:阅读教材将玄奘名片补充完整。(师:玄奘历尽千辛万苦,历时19年,终于取回真经。那么他是怎样去的呢?让我们看一下他的西行路线图。)(PPT:出示玄奘西行路线图)生:对照地图,说出玄奘西行依次经过哪些地区?
6(生答师点拨,PPT动画展示)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葱岭---印度师:顺便点明玄奘西行是1人独往,行程5万里,吃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师:玄奘从天竺载誉而归,又得到了怎样的接待的?)(PPT:《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
生:读并回答师提出的问题,(得到谁的接待?)(玄奘回国后,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这又是怎样一部作品呢?让我们看一下:)(PPT:《大唐西域记》简介)生:读《大唐西域记》简介。
(师点拨:《大唐西域记》的完成,为成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完成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师:学完玄奘的事迹,我们来对比一下:历史上的玄奘与小说中的唐僧有何不同?)(PPT:回答问题)1、《西游记》中的唐僧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经取的是什么“经”?2、《西游记》中的唐僧到西天取经是几个人?历史上唐僧取经是几个人呢?(生答:PPT出示答案)
1、“西天”---天竺(今印度)。“经”---佛经。2、《西游记》
:4人取经。
历史上:
1人取经。鉴真和玄奘都是唐朝高僧,都对中外文化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让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PPT出示表格,学生回答表格中的问题)
(出示材料:)想一想: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师问生答,PPT展示答案):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日
本新
罗(朝鲜)天
竺(印度)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朝鲜音乐传入玄奘西行天竺《大唐西域记》双向交流兼容并蓄
(1)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2)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
(3)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教师结语:同学们,大唐王朝以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积极的对外交往吸引了世界;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小试牛刀: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
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
93.《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D.晁衡
4.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A.玄奘B.张骞 C.班超 D.甘英
答案:D、D、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