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张PPT)
第16课 抗日战争
6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虽然我及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母亲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让我们来回首那段历史。
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背景材料
材料: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背景材料
明治维新前与后
导火线: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哈哈哈,机会来了,赶紧上啊!
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世纪6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
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思考: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第二课抗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
全民族的抗争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
胜利原因和意义
抗战史实
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
全民族的抗争
1、历史背景: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原因)
日本
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
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中国
中国近(近水楼台)
中国弱(容易得手)
中国肥(地大物博)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国际
英法美的绥靖之风盛行
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课文及历史纵横)
列强的态度
哈哈,这些家伙不会阻止的。咱们放手大干一场吧!
(1)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
(2)一· 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建立伪满洲国 1932.3
(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津
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全民族的抗争
(2)抗战史实: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攻占卢沟桥
美丽的卢沟桥
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卢沟桥
龙王庙
宛平
丰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日本全面侵华
中日民族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
(1)制订:
时间:1937年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全面抗战路线
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实施: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内容: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1、敌强我弱
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
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可能性:
黄 河
陕甘宁
晋绥
晋察冀
晋冀豫
冀鲁豫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延安
此较反映了中共创建抗日根据地有何特征
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国 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淞沪会战 1937.8—1937.11(姚子青、谢晋元)上海失守
②太原会战 太原失守
平型关大捷 1937.9 抗战首次胜利
③徐州会战1937.9—1937.11 时间最长的会战
台儿庄大捷 1938.3
④武汉会战 1937.12—1938.5
战役:
2、片面抗战路线:
(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2)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
(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2、全民族的抗争
(2)抗战史实:
(3)抗战前期的结果:
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
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
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
节节败退
丧师失地
有人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组织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师失地,因此,抗战的胜利跟国民党无关,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第二课抗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
全民族的抗争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
胜利原因和意义
抗战史实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暴行之一:
屠杀中国百姓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
刀劈 —— 砍杀训练
战争使人变成“魔鬼”
下关江边的尸体
杀人比赛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67年前,300000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
请看下组图片,
你的感受是什么?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
以杀人为乐的日军手提人头留念
广田弘毅在致日驻美国大使馆电中承认日军在南京等地用血腥手段使“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暴行之二
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焚烧杀害的潘家峪村民
人头示众
日军轰炸后尸体遍野的街头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潘家峪惨案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1、南京大屠杀 1937.12
2、潘家峪惨案 1941
3、七三一部队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思考:731部队的滔天罪行让你想起了什么?
1)军国主义的罪恶;
2)国力不强,百姓遭殃;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日军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和平居民—杀!
拒不合作—杀!
用于实验—杀!
军事侵略
罪行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O”(零)吗
???????不—— 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屠刀, 怒目相看!
?? 凝视300000,——
???????“3”后面是一个个“0”(圈)吗
??????? 不____分明是一根根高悬的绞索,
??????? 东条英机们 ,不正吊死在耻辱柱上?!
凝视300000,——
???????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
???????多行不义必自毙,
???????血债定要用血来偿还!
王选
一位整天拉着上百名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在中国和日本间来回折腾打官司的中国女人; 一位英语和日语都非常精通且不图任何报酬而与日本政府较劲打官司的中国女人; 一位经常被人骂为‘有病’而让英国广播公司(BBC)年轻、漂亮、干练的女制片人流泪的中国女人; 一位经常被骚扰(其电话和邮箱总是无来由地出毛病)还不被众多国人所理解的中国女人; 一位在一个中国男记者眼里看来作为中国传统女人有些失败的中国女人。 ——中国青年报 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H·哈里斯
她,带领着她身后的180位中国受害者代表, 拨开锈蚀了60年的历史雾障,使人类文明史上最惨无人道的罪恶大白于天下; 她,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民族道义的力量,帮助受苦受难的同胞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 她,以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而当选为“感动中国——2002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二战”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原告团团长
全民族的抗战
日军的滔天罪行
抗战的胜利
第二课抗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原因
全民族的抗争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日本无条件投降
胜利原因和意义
抗战史实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时间:
指挥者:
战线:
战果:
意义: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原因:
目的:
战果: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
(2)远征缅甸(1942——1945年)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
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战舰上的授降仪式。
日本代表签字,然后麦克阿瑟、米尼兹将军、徐永昌将军,接着各国代表签字。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
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3、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
从世界范围看
历史地位
第一次完全胜利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三、抗战的胜利
1、抗战史实
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
3、胜利意义:
4、胜利原因:
日本:侵略的 非正义的 法西斯战争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民族的抗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各国人民的支援
请归纳抗日精神
(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主要任务,较积极地抗战,粉碎了日帝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野心,促使了相持阶段的到来;同时也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但片面抗战路线不利于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并有利于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抗日。但其力量尚出于积聚时期。
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材料一: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称:“满洲国使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法治国为目标的国家。……满洲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材料二: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又称:“日本的战争目的在于自卫和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即日本在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引者 注),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
材料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3年1月14日下午,再次到靖国神社进行参拜。这是小泉自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及亚洲周边国家对小泉的这一举动表示强烈不满。
材料四:2002年1月23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在大阪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表示十分愤慨并予以强烈谴责,同时也引起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广泛的反应。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阴魂不散”——日本老兵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先后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世界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非但没有因为下跪而丢丝毫脸面,反而使德国人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和尊重。---相对于德国总理下跪于犹太人墓前真挚忏悔,那些惨死在日本屠刀下数以万记的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同样的忏悔呢?
维利-勃兰特
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有的人为尊严,有的人为生存;有的人毫无廉耻,有的人荒诞不经……下跪,意味着什么?你又为什么而下跪?
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生,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人。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二十联兵队上等兵,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1939年8月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回日本。
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东史郎亲身参加了南京大屠杀,双手也曾沾上了我同胞的鲜血。但在半个世纪后,东史郎幡然醒悟,站出来对侵略战争进行反省,他不仅将其战时日记公开发表,并向中国人民谢罪,无情地揭露日军当年的残暴行径。
东史郎在南京向中国人民谢罪
在其后,面对日本右翼的责问、恐吓还有威胁以及长达十几年的官司,东史郎不怕围攻、谩骂和威胁,一直顽强地活着。
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者,近乎勇。”让一个“鬼子”变成“人”。这需要相当的觉悟和勇气,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正义行动。
华沙之跪
小泉拜“鬼”
正确对待历史可以赢得朋友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今天我们怎么处理中日关系?
牢记历史,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死灰复燃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尊重历史,崇尚和平,面向未来
课堂训练
1、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正式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对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的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D
D
3、抗战初期,国共双方在哪一方面是一致( )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
C、都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都建立了民主政权
B
4、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中国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D
5、日本近代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都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的具体表现②都是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③都对中国平民进行了血腥的屠杀 ④都刺激了欧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③
D
6、中国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突出表现在
A、中国战场扩大
B、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
C、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时间最长
D、中国战场对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牵制
D
— —
全 日 南京大屠杀
日本——面——军—— 潘家峪惨案
侵 罪 七三一部队
华 行
卢沟桥事变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
四次会战 抗 国内意义
全 抗日 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
中国—国—民族— 百团大战 胜
抗 统一 国外战场 利 国际意义
战 战线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单元知识结构
一对矛盾:
两条路线:
两个战场:
三个阶段:
三个政权:
中日矛盾
中 共——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
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
国民党政府
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抗战结束60年了,但战争遗留问题还远没有解决,南京大屠杀、遗留的化学武器、慰安妇、强制劳工、无差别轰炸、细菌战、钓鱼岛等等问题,留下了太多伤痛和争端,当年的受害者及遗属,为讨说法四处奔波。无数律师、学者和民间人士,为还历史的公正和真实,付出了艰辛劳动。谨在此向这些为讨公道锲而不舍的人们致敬。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最残烈的战争,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被忘记。我们记住国耻不是要背上历史的包袱,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汲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要让今天的我们,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中华民族近百年苦难、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树立忧患之心,激起强国之志。
→ 1、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危害?
→2、综观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大举侵华有几次?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你能从日本每次侵华的原因,结果和影响中得到什么规律性的认识吗?
知识探究: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课前自主学习
一、全民族的抗战
1.日本侵华加剧
(1)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事变,不到半年,侵占整个 ( http: / / www. / )。
(2)1932年1月,日军袭击上海,制造了事变。
(3)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 ( http: / / www. / )。
(4)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事变。
2.全民族抗战
(1)标志: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 ( http: / / www. / )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2)国共再度合作: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 ( http: / / www. / )、、 ( http: / / www. / )和武汉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抗战。
(4)敌后战场:1937年秋天,中共制定了动员、争取抗战胜利的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 ( http: / / www. / ),建立。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 ( http: / / www. / )月,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大屠杀,在以后的个星期内,被屠杀的和平居民超过 ( http: / / www. / )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日伪军包围潘家峪,进行疯狂屠杀,全村1500多人中,有多人被杀。
3.细菌武器研究:残暴的日军在中国 ( http: / / www. / )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⑥ 部队,惨无人道地利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三、抗战的胜利
1.敌后战场:1940年下半年,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给敌人重大打击,提高了抗日胜和的信心。
2.国外战场:为确保 ( http: / / www. / )这条国际交通线,1942每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同日军作战。
3.日本投降:1945年 ( http: / / www. / )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 ( http: / / www. / )的完全胜利。 21世纪教育网
(2)增强了中国人民的、 ( http: / / www. / ),提高了中国的。
(3)对世界 ( http: / / www. / )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课堂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全民族的抗战
1、日本大举侵华
(1)背景:①日本在占领中国台湾后,继续垂涎中国的领土,1927年由田中义一主持召开的“东方会议”确立了把满洲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侵略方针;②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侵占了整个东北;1932年,日本在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
(2)概况:①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这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②在占领平津后,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中两个方向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③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2、中国人民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2)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7年秋,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3)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①平津会战: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派兵进攻华北,中国守军顽强抵抗,最终北平、天津失陷。日本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华中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②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中国军队为打退日军对上海的进攻,先后投入40万兵力,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史称“淞沪会战”。坚守宝山县城的500多名官兵在营长姚子青率领下激战两昼夜,最后在肉搏巷战中全部壮烈牺牲。副团长谢晋元率800名官兵坚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昼夜。
(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抗战前期,中国军队无力阻止日军的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典型剖例 【例1】1938年,日本占领武汉、广州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其原因主要是( )
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日军
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申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例2】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积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变式题1】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积极组织动员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知识点二 日军的滔天罪行
情景激疑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的14年间,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千千万万的生灵惨遭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者最残酷的蹂躏和摧残。这段历史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能忘记!
知识归纳
1.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941年年初,日军血洗河北省手润县的潘家峪村,全村有www.人被杀害。
3.日本侵略者还在东北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七三一部队’’,惨无人道地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典例剖析
【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二 2、004年11月,当时的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材料三 据新华社2005年7月12日报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亲密助手之一、自民党前干事长山崎拓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小泉纯一郎今年将再次参拜供奉有二战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但是参拜的时间将避开8月15日这一天,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在此之前,日本公明党领导人神崎武法9日敦促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社,并呼吁政府建造由国学监管、与神道教无关的新纪念设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1945年侵华期闯符合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两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变式题2】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的侵华罪行有( )
①南京大屠杀 ②旅顺大屠杀 ③潘家峪惨案 ④“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实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知识点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40年下半年,在华北地区由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中国远征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境内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时中国还开辟了国外战场。1942年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侵入我国云南。为确保滇缅公路这一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远征军到缅甸与日军作战。当时英军二部被日军围困在缅甸仁安羌附近。中国远征军克复仁安羌,救出被困英军,并在英美配合下,于1945年年初击败侵缅日军。
3.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
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典例剖析 【例4】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武(苏联)。对这两个谜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以上两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变式题3】 “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西下。会看为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以下题目最可能是原题的是 ( )
A、《甲午悲歌》 B.《珍珠港祭》 C .《台湾沦陷》 D.《日寇投降》
巩固测试
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国共两党实现两次合作的基础是………………………( )
A.共同的斗争目标 B.共同的革命纲领 C.共同的阶级立场 D.共同的思想认识21世纪教育网
3、下列人物在1937年抱定“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决心,坚守宝山,最后壮烈牺牲的是( ) A.谢晋元 B.姚子青 C.宋哲元 D.蔡廷锴
4、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
A.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B.成为抗击侵略的中流砥柱
C.对国民党军队构成威胁 D.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5、《八路军军歌》中唱道:“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其中“慷慨悲歌奔战场"指的是( )
A.发表宣言,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
C.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同日军作战 D.开辟抗日根据地,把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6、在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始终未放弃抗日的主要原因是……………………………… ( )
A.英美支持抗日 B.人民反对投降
C.日本未改变灭亡中国的方针 D.中国共产党的反击
7、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童谣也能证史。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民谣写作的时期………(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9、抗战时期《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文中的“此役"是指……………………………………(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面抗
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
——洛川会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武装人民,发展抗日的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改革军队的政治工作,使指挥员与战斗员团结一致。援助东北人民革命军与东北义勇军,破坏敌人的后方。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中共确定了怎样的抗战路线
(2)材料二说明中共采取了怎样的作战方针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略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