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精品课件】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5章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 精品课件】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5章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10 08: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2012 精品课件】人教版物理选修3-2 第5章第三节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课标定位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含有电感的简单交变电路.
2.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分析简单交变电路中电容器的作用.
3.简单了解电感器和电容器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1.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的原理.
2.影响容抗、感抗大小的因素.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知能优化训练
课前自主学案
第三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课前自主学案
一、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_____来表示,线圈的__________越大,交变电流的_____越高,阻碍作用就越大,_____也就越大.
感抗
自感系数
频率
感抗
2.扼流圈是电子技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分为两种:一种是线圈绕在铁芯上,它的自感系数较____,感抗较大,叫做______扼流圈,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线圈绕在铁氧体芯上或空心,它的自感系数较___,感抗较小,叫做_____扼流圈,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低频
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
通低频,阻高频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其实自由电荷并未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只是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电容器交替进行_____和_____,电路中就有了电流.
充电
放电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用______来表示,电容器的______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小, ______也就越小.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抗
电容
容抗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核心要点突破
一、电感器、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机理
1.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交变电流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在变化,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就形成了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由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化,电压升高时,形成充电电流,电压降低时,形成放电电流,充放电交替进行,电路中就好像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实际上,自由电荷并没有通过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
3.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源电压推动自由电荷定向运动,而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反抗自由电荷的定向运动,从而产生了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特别提醒: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时,接通的瞬间因电容器充电产生瞬时电流.充电完毕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电源两极间电压相等,电路中没有电流.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抗是由于电流变化时在线圈中产生了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
B.感抗大小不仅与自感系数有关,还与电流的频率有关
C.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
D.容抗的大小不仅与电容有关,还与电流的频率有关.
解析:选ABD.交流电通过线圈时,由于电流时刻变化,在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电流变化,这就是产生感抗的原因,A正确.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自感电动势越大;线圈自感系数越大,自感电动势越大,对电流的变化阻碍作用越大,感抗越大,B正确.电容器能通交变电流的实质是通过反复充、放电来实现的, 并无电荷通过电容器,所以C错.频率越高,充、放电越快,容抗越小,故D对.
二、电阻、感抗、容抗的比较
电阻 感抗 容抗
产生的原因 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与不动的离子间的碰撞 由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现象阻碍电流的变化 电容器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对这个方向定向移动的电荷的反抗作用
在电路中的特点 对直流、交流均有阻碍作用 只对变化的电流(如交流)有阻碍作用 不能通直流,只能通变化的电流
电阻 感抗 容抗
决定因素 由导体本身(长短、粗细、材料)决定,与温度有关 由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流电的频率决定(成正比) 由电容的大小和交流电的频率决定(成反比)
电能的转化与做功 电流通过电阻做功,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和磁场能往复转化 电能与电场能往复转化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对直流、交流的阻碍作用相同,电流通过电阻时,消耗电能
B.电容器接在直流电路中,因为没有电流,所以不消耗电能,接在交流电路中,有交变电流,所以消耗电能
C.感抗虽然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但不消耗能量
D.感抗是线圈的电阻产生的
答案:AC
课堂互动讲练
电感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例1
图5-3-1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思路点拨】 根据频率的变化,判断感抗的变化,然后分析电路电流、电压及电灯功率的变化.
【答案】 BC
【规律总结】 感抗与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成正比,交变电流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变式训练1 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5-3-2所示.一铁块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
图5-3-2
A.变亮
B.变暗
C.对灯没影响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加入铁芯改变了电感自感系数,自感系数增大,感抗增大,降落的电压增大,降落在灯上的电压减小,所以灯变暗.
如图5-3-3所示,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后接在交变电源的两端,当交流电源的频率增加时(  )
A.电流表示数增大
B.电压表示数增大
C.灯泡变暗
D.灯泡变亮
电容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例2
图5-3-3
【思路点拨】 根据频率的变化,判断容抗的变化,然后分析电流、电压及灯泡功率的变化.
【精讲精析】 频率增大可知,容抗减小,电流增大,电灯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功率增大而变亮,故A、D项正确.
【答案】 AD
【规律总结】 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大小(容抗)与电容大小和交流电频率都有关.电容越大,容抗越小,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变式训练2 如图5-3-4所示,接在交流电源上的电灯泡正常发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电介质插入电容器,灯泡变亮
B.增大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灯泡变亮
C.减小电容器两板间的正对面积,灯泡变暗
D.使交变电流频率减小,灯泡变暗
图5-3-4
解析:选ACD.电容器的电容与介电常数成正比,与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两板间距离成反比.而容抗与电容成反比,与频率成反比.把介质插入电容器,电容变大,容抗减小,灯泡变亮,A正确.电容器两板间距离增大,电容减小,容抗增大,灯泡变暗,B错.减小电容器两极正对面积,电容减小,容抗增大,灯泡变暗,C正确.交流电的频率减小,容抗增大,灯泡变暗,D正确.
电感和电容电路的综合分析
例3
如图5-3-5所示是电视机电源部分的滤波装置,当输入端输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成分的电流后,能在输出端得到较稳定的直流电,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各电容和电感的作用.
图5-3-5
【自主解答】 当含有多种成分的电流输入到C1两端时,由于C1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功能,电流中的交流成分被衰减;而线圈L有“通直流、阻交流”的功能,直流成分电流顺利通过L,一小部分交流通过L;到达C2两端时,由于C2具有“通交流、隔直流”的功能,C2进一步滤除电流中残余的交流成分,这样在输出端得到较稳定的直流电.
【答案】 见自主解答
【规律总结】 交流电路的分析跟直流电路的分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电感、电容等电路元件自身的特点,而造成在分析电路时的不同,要特别注意这些元件的特性.
变式训练3 (2011年潮州高二检测)如图5-3-6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高频交流,又含低频交流,L是一个25 mH的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100 pF的电容器,R是负载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3-6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的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
解析:选ACD.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小的高频扼流圈,其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A正确;C是一个电容很小的电容器,在题图示电路中,对高频交流的容抗远小于对低频交流的容抗,其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C正确;因电路中无直流电流,B错误;由于L对高频交流的阻碍作用和C对高频交流的旁路作用,使得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远大于高频交流的百分比,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