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3到底都有谁--筛选数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3到底都有谁--筛选数据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2 10:5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人 课 题 筛选数据
科??目 信息技术 专 业 计算机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 课 型 新授课 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数据筛选的意义和功能
技能目标:掌握数据自动筛选的基本操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自动筛选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自定义筛选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赏识教育法、上机实验法、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上课、起立、问候、请坐 提醒学生上课
复习提问 1、下发文件—《富豪排行榜》(见教学设计第5页)
2、请同学们根据富豪财富多少排出名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 看着这张富豪排行榜,我们有什么想法呢?那如果我想看一下咱们河北省的富豪都是谁,应该如何操作呢?在上百条的数据中,有的同学通过目测回答,难以快速准确地给出答案,有的同学回答用“查找”的方法,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教师操作:用查找的方法找到出生地是“河北”的所有富豪。 ?
通过设问激发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兴趣。
导入 师生共同分析找到的数据,发现数据并不准确:除了找到出生地在河北的富豪,把公司总部在河北的富豪也找出来了。
引出:其实Excel有一种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的方法可以实现,即“数据筛选”。
数据筛选定义:按照某个条件或多个条件,选取满足条件的所有数据(分类: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明确本节课主要讲解自动筛选。 帮助学生了解 “筛选”的意义,明确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导出自主学习的目标。
讲授 1、菜单直接选择法
任务1:把所有出生地在河北的富豪选出来。
教师提示,学生操作,引出菜单直接选择法。
教师:查看选出的数据,和刚才的查找法作比较,两种方法区别在哪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查找是找到单元格内容为“河北”的所有单元格,而筛选的结果是仅显示满足条件的,而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被隐藏起来。
教师在完成任务1的时候故意设置操作错误:把活动单元格置于数据项之外,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总结:
A、操作步骤:1、数据——自动筛选
2选择要筛选的字段旁的筛选箭头——在下拉列表中选取你所需要的项目。
B、指出“自动筛选”特征是呈小三角及变蓝色。不满足条件的数据被隐藏。
练习:要把公司总部在河北的富豪选出来,应如何操作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思考:?筛选完成后,怎样显示全部数据?
学生互相讨论、尝试操作之后回答。 ?
教师给出任务,学生通过学习书本或者同学之间讨论帮助,自主完成任务。
通过比较,加深印象。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操作方法,指出注意点。
讲授 2、自定义筛选法
任务2:筛选出年龄小于30岁的富豪。
引入:我们想选出年轻有为的富豪(比如年龄在30岁以下的),应该如何操作?
指出:在下拉列表中无法直接选择筛选条件的,用自定义筛选法来完成。
教师演示,学生观看。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1)筛选出年龄在35岁以上,并且在50岁以下的富豪。
(2)筛选出年龄在35岁以下或50岁以上的富豪。 ?
?
通过教师提示难点,让学生练习不同条件下的筛选操作。
讲授 引出条件“与”和“或”的关系:
与:也就是并且,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举例:班长与团支书下课后到政教处开会。)
或:也就是或者,两个条件只满足一个就可以。(举
例:班长或团支书下课后到政教处开会。)
提示到此,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完成(1),一组完成(2)。完成本组任务的同学可以尝试另一组任务。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个别指导,记录典型的操作问题,进行总结:在年龄单元格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大于35,小于50两个条件用“与”连接,单击确定。(“或”的操作类似)
学生互相出题:本组学生商量后提出类似的问题,由另外一组同学演示回答,验证答案的正确性,加深对条件“与”和“或”的理解。
探究任务:如何把姓“陈”的富豪选出来?
引出通配符:“?”,代表一个任意字符
????????????“*”,代表多个任意字符
教师提示,学生操作。
练习:筛选出姓名中第二个字为“志”的富豪。
学生演示的时候由于输入中文状态下的“?” 或“*”,导致没有筛选结果。
教师要注意强调通配符必须是英文状态下“?” 和“*”。 ?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筛选条件选择的理解。
探究任务,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这个任务源于书本,高于书本,方法上可以采取讨论、合作,而且允许学生探究失败,鼓励尝试多种方法。
讲授 3、“前10个”命令筛选法
任务3:把财富最多的8个富豪选出来。
学生探索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总结:
筛选字段可以是“财富”,也可以是“排名”。方法:自动筛选——财富——前10个——自定义筛选方式——最大-8-项——确定。
思考:如果筛选字段是“排名”,应如何操作?(学生回答) 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与自主探究中去寻求答案,进行知识拓展与思维发展训练。
讲授 4、关闭筛选
思考并练习:
如何关闭筛选状态?
学生操作(可以看书,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1、“数据”—“筛选”—全部显示
2、“数据”—“筛选”—自动筛选的钩去掉。 让学生区分筛选菜单中的“全部显示”和各字段下拉菜单中的“全部”的区别。
应用 ?
学以致用: 假如你是公司老总,现在你的公司某岗位要招聘2名员工,条件为女性,年龄在25-35岁之间,工作经验5年以上,你将如何从应聘人员名单中挑选?
?
转播学生选择结果,进行点评。 让学生既了解自己自主学习的成绩,又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总结 主要学习的是“自动筛选”的操作,它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显示出满足条件的数据,而隐藏其他数据,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我们想保留原始数据,以便筛选结果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那又该如何操作呢?这就是我们在下节课要讲解的内容——高级筛选。请同学们课下预习一下。 总结归纳、融会贯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