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6数据图形秀--创建图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2.6数据图形秀--创建图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2 11: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据图形秀——创建图表》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
我们采用的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教材,本节是图表的创建,是Excel软件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与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相结合,实现从操作到实际应用的提升。以图表为手段来分析数据,表达结果,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其加工和表达的一般过程。
本节是一节新授课,第1课时内容。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基本掌握,但在综合应用方面的运用能力还比较肤浅。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技术如何用”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编辑
2、熟练掌握图表的创建与修饰
3、引导学生恰当地利用图表形式表明数据,阐明主题
4、培养、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创建图表
2、能够根据要求编辑、修改、修饰图表
教学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
2、灵活的对图表进行编辑
四、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有:
1、复习导入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对原有知识提取,帮助知识建构。
2、任务驱动法  
通过给学生布置阶段性任务来帮助学生完成新知前的准备工作,以便在新知讲授前处在一个相同的起点上,是知识建构的基础部分。新知部分的任务驱动是对讲授的检验,通过学生对任务的实际操作,一方面学生可以加深记忆,熟练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的分析,了解学生对本节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
3、讲授、演示法
新知部分采用了比较踏实有效的讲授法,明确了图表建立的四个步骤:1、图表类型;2、数据源与系列;3、图表选项;4、图表位置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学法有:
1、观察法
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对新知进行认知。
2、实践法
通过实践操作检验自己的所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Excel软件、多媒体交互平台、投影仪、数据库文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以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问题:本学期我们学习了Excel软件,利用这个软件我们可以进行,求和、平均值等运算,同学们回忆一下求和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作答:(1)、数值法(2)、地址法(3)、函数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完成知识建构理论的基础部分;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有利于加深知识点的记忆。反复操作、练习形成知识技能。
学生操作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法:
【任务一】完善表格:D:\2010年联想电脑销售表.xls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表一、表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个表格是个有序的表格,利用所学的知识可以很快的完善这个不完整的表格,这也是一个检测学生所学的一个反馈过程。
2、讲授新知
通过作品展示图表,引出新知。教师演示创建图表的步骤:
(1)、选择图表类型【注:根据不同的表格数据,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创建图表】
(2)、数据源与系列【注:数据区域的选择,连选与跳选的方法;系列的添加与删除】
(3)、图表选项【注:图表标题,坐标系名称的设定等】
(4)、图表位置【注:按要求选择图表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讲授的方法,明确建立图表的各个步骤。学生可以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明确、直观的了解创建图表的过程。没有多余的知识迁移,知识点集中。
3、学生实践操作及反馈
【学生分组实践】以列为组,每组成员根据自己建立的表格,创建一个图表。提示修饰图表的方法,双击图表空白处。
设计意图:由于是按要求完成与图例一摸一样的表格,所以,学生建立的表格与图表应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个别差异,所以学生完成的作品一定也具有差异性。教师根据巡视,可以了解新知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通过对比、比较使学生观察总结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自己的图表进行适当的修改、修饰。
演示:修改表格中的任意一个数据,图表的变化情况
讨论:图表与数据表格的区别跟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使得学生了解数据与图表的关系。通过讨论总结的过程,理清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明确新知与旧知。
【反馈】展示学生作品,举手表决投票的方式,推选佳作,评出胜者……
设计意图:每个人的图表都具有个人审美色彩,以展示和举手投票表决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些什么?能不能简要的说说如果根据需要建立图表?
七、反思
课堂上,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协作;通过活动加深了对图表应用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基本上能正确的选用图表类型;通过互评,提高了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收到很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