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1.3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师大版七下信息技术 1.3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2 11: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学科 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PAD、课件、电子白板、互联网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一单元畅游计算机网络第3节,排列在《网络连接你我》、《分享你我的拥有》之后,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后能够熟练地使用关键字,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搜索因特网中的资源。同时为了提高资源搜索的精确程度,学生还要掌握搜索引擎逻辑命令的形式和使用方法。找到资源后,学生还要将网络资源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并对下载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家庭有网络环境的同学掌握的知识较多,对网络熟悉,但是上网习惯有待培养,对网络接触少的同学也听说过一些,但操作时往往不能快速找到内容,所以教师必须综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既兼顾个体又顾全整体,既普及网络搜索知识又提高网络搜索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
2、能熟练使用关键字和逻辑关系词等搜索技巧;
3、能将找到的信息保存并使用。
过程与方法 1、在搜索城市信息时,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尝试的能力;
2、在比较两个城市的不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两个城市的信息,了解祖国的美丽,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和网络资源的保存。
教学难点   搜索引擎中逻辑命令的使用。
教学方法 观察、实践、讨论、竞赛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1、展示风景图片
2、了解学生对网站的认识情况
教师用电子白板展示风景图片。提问:这是哪个城市的风景图片?
你都知道那些网站?这节课每一个正确的回答,小组可以加一分。
学生欣赏图片,积极抢答
抢答网站名称

了解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以小组记分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
2、能熟练使用关键字和逻辑关系词等搜索技巧;
3、能将找到的信息保存并使用。
教师用电子白板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阅读
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讲授新课 一、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城市的具体信息
1、进入百度搜索引擎,使用关键字进行信息查找
引导学生认识专题网站搜索过程
说出搜索方法
学习专题网站搜索方法
总结搜索网络资源的方法,布置任务
2、使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率
知识链接:
搜索逻辑命令
二、根据信息来源确定信息的可靠性
三、保存并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1、文字类的信息需要先复制,后粘贴。
2、图片类资源的使用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先将因特网上的图片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上,再插入文稿中。
3、使用下载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用以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区别。
引导学生使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率
教师电子白板展示
引导学生找到结论
引导学生保存并使用因特网上的文字类的信息资源
引导学生保存并使用因特网上的图片类的信息资源
引导学生使用下载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学生使用PAD上网搜索
学生观看、讨论
小组合作上网搜索,总结汇报,按成果数量加分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结论
学生阅读教材,
找到保存并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的方法,使用下载的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制作演示文稿,用以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区别。 先学习才能更好的实践,不经引导会使学生感觉搜索任务无从下手,给学生一个目标,可以顺利的进入专题网站的信息海洋
增大搜索信息量,提高搜索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课堂练习 1、进入百度搜索引擎,用我们这节课学过的知识,在网络上找出下面这道题的答案: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哪个山脉?
2、你搜索的关键词是什么?
3、你能用几种搜索逻辑命令查找出大连市的地理位置?
4、进入百度搜索引擎,分别搜索“沈阳”和“昆明”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图片,下载文字和图片等资料,比较这两个城市的区别。
教师用电子白板
出示问题
学生观看电子白板,利用PAD上网查找答案,抢答。
利用学到的知识完成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搜索能力,增强小组合作意识。
教师小结
教学总结 学生听讲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寻找网络资源——使用网络搜索引擎
一、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城市的具体信息
二、根据信息来源确定信息的可靠性
三、保存并使用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教学反思 需注重教学步骤中的时间安排,防止超时。
不同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水平不一,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问题难度。
适时适当地用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到教学环节中来,防止网络内容过多地分散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