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蒙教版)八上信息技术 2.1.3调整图像的色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蒙教版)八上信息技术 2.1.3调整图像的色彩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2 17:3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第二章编辑处理图像活动1
调整图像的色彩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已熟练掌握。升入八年级大都好奇心强、渴望探知新事物,学习新内容,但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教师想尽办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理解任务,理解具体的应用情境。在图像处理教学方面着重于帮助学生理清概念,理顺思路,通过多种方法降低学习难度,简化操作过程,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任务,从而达到一个知识重新建构的过程。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学期教材第二章《编辑处理图像》活动一中的第三节内容《调整图像的色彩》。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图像调整”软件处理图像的方法,学会用“Photoshop”简单处理图像,了解图像文件的色彩。本节内容在整个章节中居于重要地位,利用素材创作出作品的思考过程,引导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学习素材选取及处理技巧,让学生初步学会图像加工处理技能。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Photoshop”简单处理图像色彩。
过程与方法:采用创设情景、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将知识技能融合于生活任务中,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情境。采用简单合适的分组方法,在任务操作过程中融入合作交流的因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局思考问题的习惯,探求一般规律的意识。注重开放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并注重于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Photoshop”简单调整图像的色彩。
教学难点:用“Photoshop”图像调整中的色阶,对色阶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展示原始图片和已经处理好的图片作品,让学生对比观察。
师:同学们看见刚才处理好的作品,你们想不想尝试呢?
学生观察感受。
学生回答 创设现实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对展示的作品分解演示,揭示课题 了解创作流程。
明确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体验成就感。
任务
探索新知 任务一:“图像—调整”处理图像
任务1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
任务2调整图像的色阶。
任务3调整图像的色阶曲线。
任务4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
任务5调整图像的色相和饱和度。 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进行上级操作。
学生操作 充分利用课本自主探索设计,让学生理清设计思路。
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任务中来。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任务二:教师归纳总结出色阶的概念。讲解演示色阶、色阶曲线。 重新操作色阶 体验色阶0--255级的变化。
成果展示评价 学生之间共享欣赏处理后的图像,学习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给给予让人创作建议。在交流中,提醒学生发现并学习其他同学值的学习的技巧。 对作品做出理性的评价,加深学生对作品的认识。
小结 用“photoshop”简单处理图像,处理图像的色彩。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后,会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运用中提高自己。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安装好photoshop 图像处理软件供上机操作使用。
自我评价
本节通过创设情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素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选取不同的素材进行创作。不同的素材,使用的选取方法、变换效果、图像颜色调整的方法就不相同,给学生以发挥创新的机会。学生通过任务驱动的每个小任务的完成来体验一个又一个作品完成的成就感。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共同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