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2动画阴晴圆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3.2动画阴晴圆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12 11:5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学会利用Flash软件对图片进行抠图、滤镜等处理。
学会制作引导线动画,并体会其设计理念、方法及要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利用Flash软件对图片进行抠图、滤镜等处理,学会制作引导线动画。
三、教学过程:
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指的就是月相的变化,即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影象。
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太阳自转的同时,地球和月球都在它们既定的椭圆轨道上运转着,来演绎月相的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绎“星球间的运转”这一运动过程吧,而至于月相的变化,就留到下节课我们再探讨吧。一起开启我们的宇宙探秘之旅吧!
师:首先我们要完成“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这一动画的设计,那么我们就要先来寻觅动画中所需要的星球,这里面包括了地球和月球。今天我们宇宙探秘的第一步就是星球的寻觅,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地球和月球的动画形象吧。
任务一:制作月球和地球的动画形象。
制作思路:为了便于重复使用,将月球和地球制作成元件,并导入图片作为它们的动画形象。
(由于时间关系,只需制作“月球”元件,“地球”元件已存库中)
操作提示:
第一步 第二步
在“月相变化.fla”文件中,新建名为“月球”的影片剪辑元件。(“插入”菜单→“新建元件”→类型:影片剪辑) 导入图片。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命令中的“导入到舞台”命令,导入“学生素材”文件夹中的“图片素材”文件夹中的月球图片。
第三步
将图片与舞台中中心对齐。通过“窗口”菜单中调出“对齐”窗口,单击“相对于舞台”状态,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设置为居中。
第四步
去除图片中的黑色背景。选中图片后,执行“修改”菜单中的“分离”命令,将图片打散成为像素图形。使用椭圆工具将月球圈选后(椭圆填充颜色设置为无,笔触颜色设置为红色),将黑色背景单独选中并删除。之后,将红色椭圆删除。
师: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沿着椭圆轨道围绕着地球旋转。我们可以画出月球椭圆形的移动路径,使用引导线动画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
师:那么,什么是引导线动画呢?

师:既然,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引导线动画,那么我们就一起尝试着引导“月球”运动吧。
任务二:制作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引导线动画。
制作思路:“月球”的移动轨迹为椭圆轨迹,因此引导线呈椭圆形。“地球”的显示帧长度与“月球”运动的动画帧长度相等。
操作提示:
温馨提示:如果你没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可以直接使用库中“月球(元件备用)”
第一步 第二步
在“月相变幻.fla”文件中,新建名为“地球的卫星”的影片剪辑元件。 将元件“地球”移入舞台,将图层1重命名为“地球层”。
第三步
为“地球”增加蓝色光晕。选中元件“地球”,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滤镜效果为“发光”,发光颜色选择为蓝色,X轴和Y轴的模糊大小为10。
第四步
“地球”显示50帧时间长度。在“地球层”的第50帧处插入帧。
第五步
将元件“月球”移入。新建图层2,重命名为“月球层”。将“月球”元件拖动到该层中,修改元件宽度和高度为50。使用发光滤镜为“月球”添加黄色光晕,X轴和Y轴的模糊大小为10。在第50帧处插入关键帧,鼠标右键点击第1帧,设置补间动画。
第六步
添加引导层。选中“月球层”后,在图层面板处点击添加引导层。“月球层”自动变为被引导层。
第七步
在引导层中绘制引导线。利用“椭圆”工具绘制椭圆形线条后,使用橡皮擦工具将椭圆擦出一个缺口,把椭圆线条的端点分别作为“月球”移动的起点和终点。
第八步 第九步
使“月球”沿引导线运动。选中月球层第1帧,将“月球”元件中心点移动到引导线起点位置处;选中月球层第50帧,将“月球”元件中心点移动到引导线终点位置处。 现在,“月球”可以沿椭圆轨道围绕地球运动了,使用回车键预览。
师:现在,我们使用引导线动画制作了“引导月球运动”,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导线动画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吧。
1、引导线是连续非闭合曲线。
2、动画发布后,引导线自动隐藏。
3、被引导的元件中心点与引导线的端点对齐。
4、引导线是“线条”,可以使用“椭圆”、“铅笔”、“线条”工具绘制,不可以使用“笔刷”工具绘制。
师:在“月相变化”中,除了“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还需要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么,大家就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引导线动画来还原这个“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动效果吧。
任务三:太阳、地球与月球
制作思路:“地球的卫星”的移动轨迹为椭圆轨迹,因此引导线呈椭圆形。“地球的卫星”图层为被引导层,“太阳”图层的显示帧长度与“地球的卫星”运动的动画帧长度相等。
操作提示:
第一步
在“月相变幻.fla”文件中,将元件“太阳”移入场景中的舞台,将图层1重命名为“太阳层”。
第二步
为“太阳”增加黄色光晕。选中元件“地球”,在属性面板中设置滤镜效果为“发光”,发光颜色选择为黄色,X轴和Y轴的模糊大小为10。
第三步
“太阳”显示50帧时间长度。在“太阳层”的第50帧处插入帧。 第四步
将元件“地球的卫星”移入。新建图层2,重命名为“地球的卫星层”。将“地球的卫星”元件拖动到该层中,修改元件宽度和高度为70。在第50帧处插入关键帧,鼠标右键点击第1帧,设置补间动画。
第五步 第六步
添加引导层。选中“地球的卫星层”后,在图层面板处点击添加引导层。“地球的卫星层”自动变为被引导层。 在引导层中绘制引导线。利用“椭圆”工具绘制椭圆形线条后,使用橡皮擦工具将椭圆擦出一个缺口,把椭圆线条的端点分别作为“地球的卫星”移动的起点和终点。
第七步
使“地球的卫星”沿引导线运动。选中“地球的卫星”层第1帧,将“地球的卫星”元件中心点移动到引导线起点位置处;选中“地球的卫星”层第50帧,将“地球的卫星”元件中心点移动到引导线终点位置处。
第八步
现在,“地球的卫星”可以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了,使用回车键预览。
师:同学们,知不知道引导线动画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生:使物体沿曲线运动。
师:还有哪些事例的运动适合使用引导线动画实现呢?完成任务三的同学在下面的事例中任选一个完成,任务三没完成的请继续完成。
拓展任务:二选一
1、花丛中“蝴蝶”曲线飞舞
2、小蜜蜂走迷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引导线动画。请同学们打开“学生素材”文件夹中的“课堂练习”,自己来检测一下自己所学的内容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