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1 16:3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命题点一
秦汉大一统
1.
(2020.随州)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2.
(2020.荆州)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
,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3.
(2020.青岛)下面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4.
(2020.成都)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5.
(2020.德阳)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6.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的附属物”。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刺史制度
B.远征匈奴
C.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7.
(2020.滨州)《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8.
(2020?随州)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思想控制的加强
B.法家学说的衰落
C.儒家学说的流行
D.中央集权的削弱
命题点二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9.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
)
A.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交往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游览西域各国,了解风土人情
D.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命题点三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0.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
A.张仲景
B.王祯
C.华佗
D.蔡伦
11.
(2020.遵义)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备考提分训练题
1.“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成守误期要被处死。”这表明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赋税沉重
B.刑罚严苛
C.征伐频繁
D.徭役繁重
2.(2020.黔南)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
3.
(2020.山西)《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賦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4.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农民起义频繁
B.残暴的东汉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和宦官专权
5.
(2020.温州)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人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
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6.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
A.促进艺术繁荣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强思想控制
D.保持思想活跃
7.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8.
(2020.成都)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
10.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
(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分,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
(2分,不得照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3
分)
11.
(2020.聊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2
分)
材料二: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材料三: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2分)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总复习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参考答案)
命题点一
秦汉大一统
1.
(2020.随州)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B
)
A.分封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2.
(2020.荆州)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
,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D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3.
(2020.青岛)下面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C
)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
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D.消除了地域差异
4.
(2020.成都)秦朝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秦、隋两朝的这一举措都(
C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B.保障了两朝的长治久安
C.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D.推动了对外文化的交流
5.
(2020.德阳)西汉初.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后来,汉武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要措施是(
A
)
A.行推恩
B.设刺史
C.推察举
D.分郡县
6.大一统是“特殊的公共权力的集中,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物质和精神的附属物”。汉武帝为了集中国家“公共权力”,在“精神”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C
)
A.刺史制度
B.远征匈奴
C.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7.
(2020.滨州)《盐铁论》一书中提到,汉武帝时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各地方政府铸钱,同时把盐铁经营权也收归中央。这些政策最直接的影响是(
A
)
A.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人
B.成为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支柱
C.保障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稳定
D.防止诸侯王和豪强地主势力过大
8.
(2020?随州)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
)
A.思想控制的加强
B.法家学说的衰落
C.儒家学说的流行
D.中央集权的削弱
命题点二
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9.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
B
)
A.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交往
B.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C.游览西域各国,了解风土人情
D.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命题点三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0.汉武帝批阅奏折时,有时一个奏折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东汉时期,这种不方便现象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一人物的重大贡献(
D
)
A.张仲景
B.王祯
C.华佗
D.蔡伦
11.
(2020.遵义)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C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李时珍
备考提分训练题
1.“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成守误期要被处死。”这表明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B
)
A.赋税沉重
B.刑罚严苛
C.征伐频繁
D.徭役繁重
2.(2020.黔南)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秦统一以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货币是(
A
)
3.
(2020.山西)《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B
)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轻徭薄賦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4.直观的图示是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张同学在学习了东汉衰落的原因后整理出了下图。该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D
)
A.农民起义频繁
B.残暴的东汉统治
C.土地兼并严重
D.外戚和宦官专权
5.
(2020.温州)西晋《古今注?音乐篇)记载:“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张骞)人西城,传其法于西京(长安),惟得摩诃兜勒(马其顿)一曲。”据此可知(
A
)
A.张骞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B.汉朝以武力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中国与马其顿的交流始于西晋
D.文明互鉴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
6.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采用其主张是为了(
C
)
A.促进艺术繁荣
B.推动教育发展
C.加强思想控制
D.保持思想活跃
7.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D
)
8.
(2020.成都)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B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9.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部著作是(
C
)
A.《春秋》
B.《左传》
C.《史记》
D.《资治通鉴》
10.大一统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他的强盛给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带来许多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的措施是什么?
(不得照抄原文)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分,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推恩令”。(1
分)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指什么措施?
(2分,不得照抄原文)
答案: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丝绸之路的影响。(2
分)
答案: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兴盛的因素。(3
分)
答案:在政治和经济.上加强国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3分)
11.
(2020.聊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
材料一: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司马迁《史记》
(1)材料一是关于皇帝制度的描述。依据该材料概述这一制度的特点。(2
分)
答案: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2
分)
材料二: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陈寿《三国志》
(2)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答案:“罢侯”:废除分封制:(2分)“置守”:实行郡县制。(2分)
材料三:三代至秦,浑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
----张居正《杂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影响。(2分)
答案: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