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40分)
1.科学中的论断是需要通过实验或事实证明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壳在不断变动的证据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B.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是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C.海底扩张说的证据之一是远离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较老
D.板块构造学说的证据之一是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非常吻合
2.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是众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结果,有关学说证据和事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支持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
B.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支持了“海底扩张说”
C.“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D.板块的碰撞形成了裂谷和海洋,张裂形成了巨大的山脉
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0年5月22日在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B.地震是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C.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跑到坚固的屋内躲避
D.发生地震时高层住户应乘坐电梯快速撤离
4.科学假说是根据已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做出推测性的解释。“海底扩张说”的建立,所依据的事实是
(
)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的亲缘关系
B.海底山脉岩石的年龄离大洋中脊越远越老
C.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大陆海岸线的吻合性
D.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5.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活动
B.火山爆发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D.地球的公转运动
6.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学校都会举行逃生演练。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在六楼的同学乘电梯尽快逃生
B.在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的同学到阳台大声呼救
D.在教室的同学可用书包保护头部
7.今年5月27日(农历初五),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顶峰,下列有关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相是下弦月
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C.地球运行到图中②和③之间
D.这一天珠峰昼短夜长
8.第十九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四)在杭州开幕。下列正确的是(
)
A.当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
B.杭州当天昼短夜长
C.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当天月相最接近满月
9.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太阳系的两颗行星,根据下表数据(地球的有关数据均作为1)推测可能正确的是(
)
行星
距太阳距离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体积
质量
地球
1
1
1
1
1
天王星
19
84
0.7
65
15
海王星
30
165
0.6
57
17
A.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周期越长
B.行星公转周期越长,自转周期越长
C.行星体积越大,行星质量越大
D.行星质量越大,自转周期越长
10.如图甲、乙、丙所示为某中学科学小组的同学在不同季节的三天立杆测影后绘成的图像,观测的时间都是正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对应的那天的白天时间比其他两天长
B.图乙对应的那天的白天时间比其他两天长
C.图丙对应的那天的白天时间比其他两天长
D.这三天的白天时间一样长
11.生活中的现象往往蕴含着科学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B.赤道上的人们“坐地日行八万里”
C.台州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D.北京时间的晚上7点却是美国纽约时间的早上6点
12.2020年最后一个“超级月亮”在5月7日(农历四月十五)晚上上演,当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
)
A.
B.
C.
D.
13.学习科学知识时,如果用流程图将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科学知识联系起来,便于我们梳理和掌握。下面的流程图正确的是(
)
A.人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B.太阳直射点春夏秋冬顺序在地球移动过程: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C.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
D.宇宙的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14.2020年4月8日,衢州的凌晨2时09分夜空出现了“超级月亮”,是年度“最大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
B.
C.
D.
15.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测到了日环食的天文奇观。以下现象中与形成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雨后的彩虹
D.海市蜃楼的奇景
16.在如图所示的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中,月球绕地球公转到达的位置中表示上弦月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7.月全食的初亏是发生在月面的(
)
A.西侧
B.东侧
C.南侧
D.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18.研究下列现象时必须同时考虑日、地、月三者之间相对位置的是(
)
A.日食的发生
B.昼夜交替
C.季节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9.2020年10月1日,会出现中秋逢国庆的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是在2009年,下一次则要等到2036年。下列有关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地月呈一直线且地球居中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当天昼夜长短是一样的
D.正午太阳高度为当日最小
20.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图甲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与地球上的人观察到的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0分)
21.2020年3月24日青海海西州直辖区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1)地震与
?
?
?
?
??均是地壳剧烈运动的表现形式。
(2)当天的日、地、月位置关系如图。当晚的月相是
?
?
?
?
??(选填字母,图中阴影表示被遮部分)。
22.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读月球正面照片和月相成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要能清楚地看到图甲中的整个月球正面,对应图乙中月球公转的__________(填字母)处,对应的月相是_________;月球正面照片中,明亮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阴暗的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上的居民永远只能看到同样的半个月球,即月球的正面,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根据月球公转的方向,可以看出,农历前半个月的月相,亮面都朝_________(填“东”或“西”);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天文学上称之为一个_________月。
(4)月亮每天东升西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B处对应的月相,一天中它出现在杭州地区上空的时间段,是从正午到_________,这一天月落的时间是_________;由于白天太阳光较明亮,所以这一天杭州市民能见到月亮的时间段是_________,这一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_________。
2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在我省杭州开幕。如图所示,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丙→丁绕着太阳公转,开幕当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____(填“甲”、“乙”、“丙”或“丁”),节气是
_____。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于________(填月相名称)。
24.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金星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强
③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11年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3)若图中的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日期恰好为6月16日,则6个月后的那天,绍兴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25.分析下面四条资料,完成表格。
资料一?
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资料二?
近几十年来,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
资料三?
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资料四?
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泄,形成一个盆地。
属于上升运动的
属于下降运动的
属于缓慢运动的
属于剧烈的运动的
26.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①大约在公元140年,托勒密完善了地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圆的。
②1543年,哥白尼通过观察和测量提出了日心说理论,并认为行是绕日运行的轨道是圆的。由于缺乏证据,日心说无法被大多数人接受。
③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通过对部分天体的“相”与月相进行比较研究,为日心说提供了证据。随着证据的增多,日心说逐渐被人们接受。
④开普勒通过对大量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从而修正了“行星沿圆形轨道运行”的理论。
???
图1?
?
?
?
?
?
?
?
?
?
?
图2
(1)图1为伽利略绘制的系列月相图,其上弦月对应的月相是
。
(2)节气的划分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如图2,“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乙位置,其判断的理由是:
。(请写出2点理由)。
(3)分析上述科学史料,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可多选)
A.当前被人们认同的理论今后可能会被另一种理论取代
B.科学理论的发现往往需要借助观察、测量等科学方法
C.只有完全正确的理论才是科学理论
D.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E.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科学的发展
27.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
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9:40
11:20
(1)该实验选择日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来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
(2)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可多选)
A.日食一般发生在每月的初一。
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
C.日食的成因是光的折射。
D.每个月都会发生日食现象,只是观察地点不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1.D
2.D
3.A
4.B
5.C
6.D
7.C
8.D
9.A
10.B
11.C
12.C
13.C
14.A
15.B
16.B
17.B
18.A
19.A
20.A
二、填空题(共30分)
21.?(1)火山;
(2)A
22.(1)C?
?
满月?
?
高原和山脉(环形山)?
?
平原和盆地
(2)由于月球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一致,且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故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3)自西向东?
?
西?
?
朔望
(4)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子夜(半夜)?
?
子夜(半夜)?
?
上半夜(黄昏到子夜)?
?
初七、初八。
23.?
丙;秋分;满月
24.(1)B
(2)①②③
(3)昼短夜长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25.?属于上升运动的是:资料二、资料四;
属于下降运动的是:资料一;
属于缓慢运动的是:资料二、资料三、资料四;
属于剧烈的运动的:?资料一
26.(1)B;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
(3)ABE
27.(1)比较得出日全食对留空时间的影响???
??
(2)日全食对伞降火箭的留空时间有影响,日全食会缩短伞降火箭模型的留空时间。??????????
(3)AB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