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唐雎不辱使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唐雎不辱使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2 13: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雎不辱使命》
 [基础存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王加惠( )
(2)亦免冠徒跣( )
(3)以头抢地尔( )
(4)休祲降于天( )
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以:①徒以有先生也 ②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于:①受地于先王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尝:①臣未尝闻也 ②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D.然:①秦王怫然怒 ②虽然,受地于先王
3.下列加点词古今意思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休祲降于天
D.若士必怒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受/地于先王 B.安陵君/不听寡人
C.亦/免冠徒跣 D.此/庸夫之怒也
 [课内精读]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第2~4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文: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译文:                   
2.下列对选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与唐雎对话,跟秦使者迥然不同。因为秦王早已经“不悦”,这时,他压住怒火,委婉中露出威胁和质问,其狡诈骄横之态不言自明。
B.秦王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来恐吓唐雎;而唐雎举了三个有说服力的事例,以“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回应。
C.选段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
D.选段中引用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故事,是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同时表示要效仿他们跟秦王对命。
3.简要概括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综合性学习]
班里举行“话说千古外交人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实践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2.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已经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补充两项。
(1)排外交人物座次
(2)讲外交人物故事
(3)
(4)
3.请举出你所了解的古代一个外交人物及其事迹。

《唐雎不辱使命》
【基础存盘】
1.(1)恩惠(2)赤脚(3)碰,撞(4)不祥
2.C(A.因为/用;B.从/到;C.曾经;D.……的样子/这样。)
3.D(A.古义:于是;今义:因为。B.古义:交换;今义:容易,简单。C.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4.A(受地/于先王。)
【课内精读】
1.(1)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2)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2.C(“外貌描写”应为“神态描写”。)
3.唐雎是一个不畏强暴、机智果敢、沉着自若的大臣。
【综合性学习】
1.示例一:说外交人物,传丰功伟绩。示例二:学外交人物,做国家栋梁。
2.示例:评外交人物功过赏外交人物英姿
3.示例: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