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
[基础存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贤者能勿丧耳( )
(3)蹴尔而与之( )
(4)万钟于我何加焉( )
(5)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6)是亦不可以已乎(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为( )
A.为:①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今为宫室之美
B.而:①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②呼尔而与之
C.之: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D.也:①鱼,我所欲也
②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⑥乡为身死而不受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D.是/亦不可以/已乎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
[课内精读]
阅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译文: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2.下列对选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先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应该舍生取义。作者是运用比喻引出论点来的,然后述说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B.围绕中心论点,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义”重于“生”。最后指出了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贤者勿丧。
C.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有助于层层推理,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气势和论辩力量。
D.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都应舍生取义。
3.联系选段来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它跟下文中提到的什么内容前后呼应?反映了孟子怎样的主张?
[拓展迁移]
天祥不屈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涯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扦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涯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遗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⑥其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⑦,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涯(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扦(qiān):保卫。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jiù):同“救”。⑥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⑦兵马司:主管京师治机的机关。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蹴尔而与之
C.其末有云
此之谓失其本心
D.为人臣者死有余罪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国 亡 丞 相 忠 孝 尽 矣 能 改 心 以 事 宋 者 事 皇 上 将 不 失 为 宰 相 也。
3.联系选文,结合相关文句,简要分析张弘范对待文天祥的态度如何。
《鱼我所欲也》
【基础存盘】
1.(1)祸患,灾难(2)丧失(3)踩踏(4)益处(5)侍奉(6)停止,放弃
2.D(A.动词,做/介词,为了;B.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C.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3.C(①“辟”同“避”;③“得”同“德”,“与”同“欤”;④“辩”同“辨”;⑥“乡”同“向”。)
4.B(故/患/有所/不辟/也。)
5.(1)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2)万钟的优厚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课内精读】
1.(1)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2)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2.C(选段没有运用排比。)
3.人固有的“善性”。本心。人性本善。
【拓展迁移】
1.B(A.用/用来;B.给;C.它的,指诗歌的/他的,指人固有的;D.……的人/语气词,与“也”连用,表判断。)
2.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3.从张弘范“以客礼见之”“弘范义之”等句子可见,张弘范对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是十分敬重的。
【参考译文】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文天祥没有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涯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的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坚决索要书信。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把它放在一边。(张弘范)攻破涯山,元军中大摆酒宴犒军。张弘范说:“国家灭忙了,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家灭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认为他的话合乎正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在途中,八天没有吃东西,却没有死,于是又开始进食。到了燕京,客馆的人招待供奉他十分丰盛。文天祥不睡觉,一直坐到天亮。张弘范迅急地把他押送到兵马司,派士兵看守。……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