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
出版:花城出版社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脍炙人口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是西部歌王_?????????_在1939年创作的一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歌曲。2007年,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也特别选用这首歌曲搭载,?这首歌曲的_???è°?_源于_???è?¨???????°????_。
?课本中的歌曲是一首二部合唱曲,两声部的合唱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要点。本节课结合课堂乐器 —竖笛带领同学走进合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叫合唱曲,参与和体验合唱的魅力。
认识我国民族调式:六声雅乐音阶。
掌握#4的吹奏方法。
能力目标
(1)具有初步分析歌曲的能力,能把握歌曲的情绪,并且有感情演唱歌曲。
(2)利用课堂乐器竖笛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乐曲的能力。
(3)积极有目的的参与合唱。
3、情感目标
(1)有感情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的音乐要素。
(2)了解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利用课堂乐器竖笛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乐曲的能力。
(2)了解什么叫合唱曲,参与和体验合唱的魅力。
2、难点
积极有目的的参与合唱,声部间的配合平衡。
四、教学方法
主要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启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导入
欣赏、分析歌曲,体会歌曲中的音乐要素。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视频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风光图片)
播放一组青海图片,背景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问:同学们,老师给你们放的风光图片美不美啊?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方吗?
2、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作曲家王洛宾当年到美丽的青海采风收集民歌时,偶遇了卓玛姑娘,对她一见钟情,离别后,依依不舍为她创作了一首佳作《在那遥远的地方》。1994年,王洛宾凭借该曲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西方文化交流特殊贡献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60页。
1、播放歌曲
2、提出问题
①拍号
②演唱速度、情绪
③情感表达
④这首歌曲是合唱歌曲吗?
⑤参与探索的第二题,将此曲按音的高低顺序排列在框内。
欣赏、聆听,走近青海。
聆听、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感受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引入正题。
培养同学们初步分析歌曲的能力。
能把握歌曲的情绪,并且有感情演唱歌曲。
吹奏歌曲
1、讲述示范#4的吹奏方法。
2、示范吹奏全曲 (老师示范连贯两小节才吸一口气 。
3、提醒注意:(1)变化音,(2)长音节奏。 1、学习#4的吹奏方法(1分钟)
2、聆听老师的示范演奏。
3、唱歌谱,按指法
4、自由练习
5、集体吹奏 讲述—示范—练习相结合,让同学们既自我摸索又有法可依,高效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能力。
学唱歌曲 1、对同学们吹奏表示肯定。问:接下来能把歌词唱出来吗?
2、设计一个哼鸣练习:5 4∣32|1-|1-||
3、请同学们字正腔圆的朗读歌词一遍,注意发声和情感。(房、帐、娘、望(ang)
4、演奏歌曲,让跟琴学唱歌曲
5、学习合唱
①弹奏低声部的旋律二遍,让学生打着拍子轻声学唱。
②布置分声部练习,要求学生背歌词
③指挥合作
④设计伴奏节奏:×-∣××∣×-∣××∣--
⑤合伴奏展示
1、练习哼鸣练习:5 4∣32|1-|1-||用字正腔圆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跟琴学唱歌曲
3、学习合唱
①听老师弹奏的旋律,打着拍子轻声学唱。
②分声部练习,背诵歌词
③与同学们一起合作练习合唱。
④拍打伴奏节奏:×-∣××∣×-∣××∣--
⑤自由练习
⑥合伴奏配合展示
1、哼鸣练习的设计是为了第二声部的演唱做准备。
2、朗读歌词的设计是为了第一声部的演唱做准备。
3、跟琴学唱歌曲,把学唱的主动权还是在学生身上,让同学们通过聆听、自己拍打节奏,掌握歌曲的演唱。
4、分声部练习,背诵歌词的设计,是为了合唱做准备。
5、伴奏节奏的设计,让演唱二声部的同学更集中精神的把节奏唱准确。
6、合伴奏配合展示让同学们整节课的学习得到整合,同学们也从中学会了如何合作,感受合唱的魅力。
扩展欣赏 欣赏茜拉和霍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聆听感受 找了当今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手演唱版本让同学们聆听感受,目的向同学们传递优秀的民歌无分国际,深受人们的喜爱。
课堂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演奏、学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一同体验感受了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来唱一唱,让我们继续将这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请同学们珍爱民间音乐。
聆听思考 课后可以将课堂延伸,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课后建议及反思 《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节课,是一节初步接触体验合唱课。本节课利用了课堂乐器竖笛,指引同学们唱准难点升“4”,并且达到自主学习歌曲的效果。在合唱环节中,设置了伴奏节奏型,使同学们精神集中的唱好第二个声部,降低了合唱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合唱的趣味性。整节课从视频导入激趣——赏析歌曲——吹奏歌曲——演唱歌曲——欣赏歌曲这一系列环节中,都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设置,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度。缺点,在最后欣赏一环节中,增设让学生推荐一首自己所喜爱的民歌,并让他们介绍一下歌曲,会更达到本节课的初心,让同学们珍爱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