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大音希声话古韵---古琴曲《流水》教案
一、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本着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通过欣赏、讨论、模仿等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避免对乐曲进行单一性欣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由此创设出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充满活力、智慧、创新的课堂里积极自主地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意在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树立强烈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流水》,体会古琴音乐表达的情感和变化,感受古琴音乐的情感表达,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起中国民族乐器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民族器乐,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弹奏、想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了解古琴,认识古琴,感受、体验情感的变化,体会古琴曲《流水》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古琴,了解古琴,通过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情绪,了解《流水》起、承、转、合的结构及音乐要素对作品的音乐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分析
古琴曲《流水》是一首非常古老、著名的琴曲。相传,《高山流水》原是一首曲子,后来到了唐朝分成《高山》《流水》两首曲子。据传,春秋战国时期有位出色的民间音乐家,名叫伯牙,弹得一首好琴。有一次,伯牙弹琴时有个叫钟子期的人站在一旁欣赏,伯牙心中想着巍峨的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心中向往奔腾的流水时,钟子期又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能准确领会伯牙琴声中的意境与琴声中流露出的情感,使他们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这个典故后来引申为人们对知音和挚友难得的感慨。《流水》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后来由清代张孔山增加了“滚、拂、绰、注”的手法,模仿水流湍急的自然现象,后被记录在《天闻阁琴谱》中。《流水》曲谱结构为九段一尾声,实际为起承转合四大部分。演奏技法上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有铮琮声响的流水,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以及汇入江河湖海的广阔。作品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乐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对自然既精工描绘,又有大笔涂抹,在浩瀚的气势中,使人感到深邃的意境,余味无穷。
八年级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参与意识增强,能够感知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对音乐表现的作用,并简单描述出音乐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情景。本课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和特点。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并领悟古琴曲《流水》表达的音乐情感和深刻内涵。
难点:感受《流水》起、承、转、合的音乐结构变化,体会音乐的深邃意境。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平台、教学课件、古琴、画纸、炭笔、香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 织 教 学 1、视频导入:欣赏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篇中的古琴曲《太古遗音》教师提问:视频中表演者弹奏的是何种中国乐器?(古琴)2、师:同学们认识古琴吗?播放视频短片,一起认识古琴,了解古琴。 学生欣赏音乐,观看视频和古琴实物,小声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调动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介绍短片看完了,同学们有何感悟?(曲高和寡、知音难觅)4、教师展示古琴实物,弹奏泛音,简单介绍古琴。 学生认真聆听,观察古琴,认知古琴的构造,感受古琴的音色。 学生在比较、认知和体验中学习知识点。
二、 初 听 乐 曲二、初听乐曲 初 听 乐 曲 完整播放《流水》演奏视频。师:请问同学们,这首曲子的情绪如何?你会想到什么样的画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用手中的画纸画出简笔画或者线条。 学生完整欣赏作品,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力度、速度,思考音乐情绪。 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对乐曲有个整体的印象。
作 品 简 介 古琴曲《流水》是一首非常古老、著名的琴曲。介绍“知音”的典故,演奏技法上充分运用了“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有铮琮声响的流水,潺潺的小溪,滔滔的江水,以及汇入江河湖海的广阔。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生听教师简介作品,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知识,对作品情感有一个初步认知。
三、 深 入 体 验 ( 分 段 欣 赏) 引 子 引子 师:接下来,我们分段欣赏这首乐曲。欣赏引子音乐,师提问:此段音乐的力度、速度如何?(速度慢,力度中强——弱) 学生听赏乐曲的引子,回答问题,对乐曲有一个最初印象。 通过欣赏音乐,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 一 部 分 ( 起 )第一部分(起) 聆听音乐,音乐要素是什么样的?(速度慢,力度中强—弱)描写流水在高山峡谷中的情境(泉水涌出,汩汩有声)2、学生用“deng、deng”音哼唱旋律,模仿古琴弹奏感受音乐旋律。 学生听赏乐曲,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想象乐曲意境,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三、 深 入 体 验 ( 分 段 欣 赏 ) 第 二 部 分 ( 承 ) 1、播放音乐,从音乐要素(力度、节奏、音色等)对比第一段主题的情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速度渐快,力度中强)2、音乐情绪欢快、跳跃、旋律跌宕起伏,犹如一股股山泉细流汇成江河,一泻千里。3、尝试用“deng”音哼唱旋律,控制声音,要唱得抒情、优美。 学生聆听音乐,哼唱旋律,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模仿古琴弹奏感受音乐旋律。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感知音乐和速度的变化,在音乐中感知作品的情绪。
第 三 部 分( 转 ) 1、聆听音乐,音乐画面出现了什么变化?2、讨论觉得音乐要素有了什么变化?(速度越来越快,力度很强)3、音乐情绪呢?描绘了水石相撞,旋涡急转的景象,加上“滚、拂”手法的连续运用产生不协和音调,刻画了流水奔腾不息、一往直前的特征。4、播放视频,介绍“滚、拂”演奏技法学生上台模仿演奏,加深体验与感受。 学生听音乐,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体验古琴弹奏,加深对古琴的认知和感受。 教师播放视频,鼓励学生模仿古琴“滚、拂”技法,体验古琴演奏,感受古琴的表现力,感知古琴的演奏魅力。
第 四 部 分( 合 ) 1、听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和刚才听的哪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力度渐慢—慢,,力度渐弱)此段是乐曲的再现部分,变化重复了第二部分的旋律。 学生听音乐,回忆之前听的旋律,找出旋律的不同之处,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探讨、分析音乐的不同之处,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尾 声 1、本段旋律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画面?(人们极目远眺、烟波浩渺) 2、本段以泛音奏出歌唱般的主题音调,描绘流水由动态转为静态,使人们的心境渐渐地平静下来。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畅想音乐的深远意境。 发挥学生想象力,感受音乐情绪变化,体会音乐深邃的意境,余味无穷。
四、 完 整 感 受 完整聆听乐曲。同学们跟着音乐运用刚学的“滚、拂”技法和泛音技法一起演奏,同时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举手示意乐曲的分段,看谁听得最准确,弹得最好! 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用哼唱和模仿演奏动作参与到音乐当中,一起律动。 完整聆听乐曲给学生一个圆满感,了解乐曲的整体结构。鼓励学生参与表现音乐,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记忆,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
五、 拓 展 延 伸 古琴音色优美,音乐典雅质朴,意境深远。古琴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灵魂代表之一。用心聆听古琴音乐,才能对中国音乐的博大精深有更真切的认识。下面聆听古琴曲《梅花三弄》,话谈神韵。 学生听赏音乐,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古琴文化理解。 拓展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六、 课 堂 总 结 本节课欣赏了古琴曲《流水》1、音乐结构?(起、承、转、合)2、古琴演奏技法?(滚、拂、泛音)3、音乐情感与意境?(大自然的赞美、热爱祖国山河、民族进取精神)结束语:四百年前的琴人追求心中“清雅微妙,淡泊深远”的境界,在现代高速发展社会,更需要“淡泊明志”,愿古人传世之音延绵今世之情...... 教师提问本课所学,学生思考、归纳音乐情感和演奏技法。 问题引导让学生回忆本课所学,并学会归纳音乐知识点。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音乐欣赏课。本着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了解古琴的结构、音色、历史以及琴曲的风格和韵味。通过音乐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与音乐融为一体,教师运用视频和音乐播放让学生视听结合,采用启发、欣赏、设问、思考,模仿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和表达音乐的能力。教师注重师生双向交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不仅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还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枯燥的知识学习目标在音乐的实践中得以实现,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充分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当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还有许多值得继续探讨和提高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欣赏教学中能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