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2.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 )
A.武夷山 B.阴山 C.阿尔泰山 D.祁连山
3. 位于青、陇两省之间的山是 ( )
A.太行山 B.武夷山 C.祁连山 D.巫山
4.典故——“蜀犬吠日”发生地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东南丘陵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5. 天山南侧的地形区是( )
A. 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B.全国四大盆地全部分布在第二阶梯
C.我国的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D.我国山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7.将我国大陆分成许多网格,使高原、盆地和平原分布其中的是( )
A.河流 B.山脉 C.高原 D.铁路线
8.下列四个地形剖面图中,最接近我国地势变化特点的是( )
9.造成我国大范围水旱灾害的原因是( )
A.冬季风势力过强 B.冬季风势力过弱
C.夏季风势力过强 D.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
10. 右图是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剖面示意图,甲侧往西沿①-②-③自然景观依次为
A.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1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季风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12. 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的是( )
A 夏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最多的季节
B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
C 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气温最高的地区
D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小
13.下列叙述中,能正确反映我国气候特征的是 ( )
A 气候复杂多样与海洋性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与季风显著
C气候复杂多样与灾害性显著 D 气候复杂多样与干旱性显著
1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1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6. 右图是我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示意图,从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
A.地形复杂多样
B.山区面积小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以平原为主
17.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是
A.活动积温 B.降水量 C.湿润程度 D.特殊温度值
1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风情反映出当地气候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9.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 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20. 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太行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昆仑山脉 ④祁连山脉
B ①大兴安岭 ②台湾山脉 ③天山山脉 ④阿尔泰山脉
C ①雪峰山脉 ②长白山脉 ③秦岭山脉 ④大别山脉
D ①巫山山脉 ②武夷山脉 ③阴山山脉 ④横断山脉
21.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流是:( )
A、乌苏里江B、荆江C、松花江D、湘江
2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立在:( )
A、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附近 B、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附近
C、嘉陵江中游 D、黄河上游
23.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巢湖
24.以下有关河流和湖泊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流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
B.我国内流区面积约为陆地总面积的92%
C.外流区内既有内流河也有外流河
D.位于内流区的湖泊称为内流湖,内流湖基本上是咸水湖
25.黄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塑造的两个平原是( )
A. 成都平原、渭河平原 B.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C. 渭河平原、华北平原 D. 银川平原、华北平原
二、综合题
26. 读右图,回答问题:
(1)A是 (山脉)。
(2)B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 梯上。
(3)C山脉的东侧是 平原。
(4)D是 (山脉)。
(5)E山脉位于 省境内它是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6)F是 (山脉)。
(7)G是 (山峰)。
(8)H山脉是江西省和 省之间的山脉。
27.读图11“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E、F两大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两大区域界线大致经过的山脉有 。
(2)夏季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热量配合特点是 。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的季风气候类型自南向北依次是 、 、 。
(4)写出夏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2分)
28.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按大于20℃的月均温为高温,三城市同为高温期是_________月份。
若按月降水量100毫米为雨季,北京雨季有_____个月,广州有_____个月,从而得出结论是我国南方雨季较北方_______(长、短)。
从图上可以看出,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对农业生产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黄河各段监测水土流失数据表
黄河沿岸监测点 兰州 河口 龙门 陕县 利津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33.3 37.7 24.7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1.19 1.67 11.2 16.0 11.5
⑴数据分析 读表,黄河流经 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
(疏松或坚实),植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⑵实地考察 黄河下游素有“ ”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
⑶实验探究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14,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 。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字形,曲折东流,注入_____海。
在图上填注划分上、中、下游河口、旧孟津的名称。
黄河泥沙来自中游的________高原,当河水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流速减慢,______沉积,形成著名“地上河”。
图中①表示黄河支流________;②表示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
30. 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__分布。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____________米以上。
(3)四川盆地位于________级阶梯上;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延伸到近海海底,其地形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
A. (城市);B. (支流);F. (湖泊);G. (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
32. 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它来蒙古和西伯利亚自地区,性质干冷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 。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 洋和 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
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题D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2=50分)
1—5 AACDB 6—10 DBBDC 11—15 CBBBC 16—20 AACCA 21—25 BBADB
二、综合题(50分)
26.(10分)
⑴天山 ⑵二 ⑶东北 ⑷太行山 ⑸湖南 二 三
⑹秦岭 ⑺珠穆朗玛峰 ⑻福建
27. (8分)
(1)E(1分)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1分)
(2)雨热同期(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3)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4)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1分);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水旱灾害(1分)。(意思相近即可)
28.(6分)
(1) 6.7.8 (2) 2 9 长
(3)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9.(8分)(1)中 疏松 破坏严重 (或稀少)(2)地上河 抬高 (3)丙 少(或不严重) 植树种草
30.(6分)
(1) 西高东低 阶梯状 (2) 高原盆地 4000
(3)第二 大陆架
31.(6分)
(1)重庆 汉江 鄱阳湖 长江三峡 (2)上游 ,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32.(6分)
(1)A、寒冷干燥
(2)太平、印度,炎热多雨 (3)夏
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