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扇形统计图(一)2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扇形统计图(一)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1-10 11:00: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扇形统计图(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利用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师:同学们,为迎接奥运会的到来,班集体准备发动大家折幸运星的活动,我们要买合适的颜色纸就需要调查我们班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可以怎么办?你会用到什么方法?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大家想到了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来反映喜欢各种颜色的同学人数。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统计图。板书课题: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填写统计表,并计算百分比。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可以用统计表,我们一起来填写,同时我们要结合前面所讲的百分数知识,计算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在word中制作统计表,并根据计算出来的百分比填写相关数据。
   提问:填写“红”这一栏的百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又表示什么意思?
  2.选择统计图,感知特点
   教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制作出什么统计图?为什么?(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条形统计图)
   引导感知特征:只需记录数量的多少,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没有记录增减变化的需要因此不选折线统计图。(强调: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并便于比较)
   教师引导:与统计表相比它能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出什么?(课件上突出显示数量)它有什么不足之处呢?(课件上突出显示百分比)面对这样的情形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有没有什么图形能弥补条形统计图的这一缺陷呢?)
  3.教学扇形统计图
   教师利用word,直接生成扇形统计图。
   教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从中能发现什么?比一比谁的发现更多?
   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扇形统计图,整个圆表示什么意思?能不能说一说每一部分扇形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关注整个圆的含义以及每块扇形的含义。
  反馈:教师请几个同学到屏幕上去指一指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扇形统计图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每个部分都是占整体(课件强调全体人数以及整个圆)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占总人数(课件强调全体人数)的百分之几。
  教师:借助扇形统计图的这个特点我们就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演示:如果准备一共购买200张彩纸,那么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纸各应买多少张?
  引导学生思考要求红色彩纸需要多少张就是求“200的25%是多少”。
  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提前完成的学生思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能解决它?
  教师:在这里我们又用整个圆表示什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发现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用圆代表一个总数,扇形可以反映一个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
  1.完成第67页“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先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检查同学是否已经掌握。
  教师:我们一起来判断以下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展示两三位同学的计算以及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答)
  教师:从同学们的解答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圆代表全班总人数(课件强调),每块颜色代表参加每类活动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课件强调)。
  2.认识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师: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地学习了三种统计图。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
  教师: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应结合图示,并结合具体情景来进行理解。
  教师:根据我们对三种统计图特征的认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数据。
  (1)红光小学2002~2006年树木总数情况统计表。
  (2)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3)红光小学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四、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应用,促进发展
  完成练习十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