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八 课件(1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八 课件(18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2 20: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school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
school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说一说:
随性买书
有计划地买书
举例说一说自己的买书计划是怎么来的?
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
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
读一读、想一想: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句中分别把书比喻成了什么?
写一写: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式仿写句子。
①书,被人们称为 。
②书籍是 。
③ 。
【注意】仿写的句子,本体和喻体之间一定要有关联。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读一读:
想一想:
思考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可标注出
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想想如何排成
一段连贯的话。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根据本册课文,尝试制作一份阅读书单。
做一做:
*
school
统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唐代著名书法家,与唐朝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1)用笔技巧: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
(2)字形特点: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
平正端庄
险劲生动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pái huái
méng chōng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朱熹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中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贡献卓著。朱熹是一位继孔孟之后对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
《观书有感》其一其二是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1)鉴:镜子。
(2)徘徊:来回移动。
(3)渠:它,这里指方塘。
(4)清如许:这样的清澈。
(5)为:因为。
(6)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7)艨艟: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8)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9)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10)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11)中流:河流的中心。
其一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其二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拓展积累: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