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 人 谈 读 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25 古 人 谈 读 书
发现不同?
文章不同
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作者不同
孔子
朱熹
曾国藩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宋]朱熹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四上]《王戎识李》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三篇异同?
与古人辩一辩
《训学斋规》《曾国藩家训》……
陶渊明、苏轼、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