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三)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限时:30分钟]
基础过关
1.[2020·广安]
有关动植物和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动物能固定太阳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B.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C.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使生物圈中的碳得以周而复始的循环
2.[2020·北京西城一模]
长江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形似海豚,胎生,喜食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鳗鱼。近年来因为持续干旱造成的低水位使其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生存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江江豚体表黏滑,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根据题干可书写一条“浮游动物→鳗鱼→长江江豚”的食物链
C.近年来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
D.将长江江豚迁到别的地方是保护他们的最好方法
3.[2020·开封]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K3-1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
图K3-1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
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
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4.如图K3-2表示在某个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变化关系,A、B、C三种生物之间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推测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最可能是
( )
图K3-2
A.C
B.A
C.B
D.A和B
5.如图K3-3是有关自然界中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图K3-3
A.碳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碳循环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密切相关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不断减少,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光照
6.图(一)为南充市南部升钟湖湿地生态公园内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里四种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请据图K3-4回答下列问题:
图K3-4
(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一)所示部分外,还应包括 部分。?
(3)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判断,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 能力是有限的。?
(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 。?
7.[2020·宁波]
鲸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是科学家研究深海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依据。2020年4月2日,中科院“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深海处首次发现一个长约3米的鲸落(如图K3-5)。从鲸死亡,尸体开始下沉到鲸落形成是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图K3-5
(1)移动清道夫阶段:在鲸尸下沉至海底过程中,鲨鱼等生物以鲸尸中的上皮组织、 组织、部分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为食。?
(2)机会主义者阶段:一些无脊椎动物以海底的鲸尸作为栖居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繁殖,同时这些栖居者也在啃食残余鲸尸,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 。?
(3)化能自养阶段:大量厌氧细菌进入鲸骨,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产生硫化氢。化能自养细菌利用硫化氢中的化学能进行生长繁殖,而与化能自养细菌共生的生物也因此有了能量补充。
(4)礁岩阶段:当残余鲸骨中的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后,鲸骨的矿物遗骸会化为礁岩,居于其上的所有生物和
构成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走进重高
1.青青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数量比例如图K3-6所示,若丙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 )
图K3-6
图K3-7
2.图K3-8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K3-8
A.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
B.其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B、C和D
C.H表示细菌和真菌等腐食性的生物
D.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包含六种生物
3.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六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①C捕食F、E、A;②B、A、E捕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请回答:
(1)如图K3-9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字母。
图K3-9
(2)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填字母),它可以把 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该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
(4)如果A突然减少,短期内B数量将会 。?
4.
[2019·黄冈]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图K3-10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K3-10
(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2)图中有 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 。?
检测的食物链:水生植物→虾→小鱼→大鱼
生物及环境因素/kg
池塘水
水生
植物
虾
小鱼
大鱼
有毒的物质含量/mg
0.02
0.57
1.98
10.3
26.8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回答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
课时训练
基础过关
1.A
2.C [解析]长江江豚生殖方式为胎生,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食物链的起始都是生产者,即植物,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近年来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长江江豚的最好方法,D错误。
3.B 4.A 5.D
6.(1)2 (2)非生物 (3)草
(4)自动调节 (5)分解者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图(一)中共有2条食物链,即草→昆虫→鸟→鹰,草→昆虫→青蛙。(2)图(一)中,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属于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因此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3)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图(二)中的甲获得的能量最多,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4)由于人类大量捕捉野生青蛙,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5)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由此可见,这样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1)肌肉 (2)影响环境 (4)非生物
走进重高
1.C [解析]题图中甲数量最多,为生产者,乙次之,丙最少,故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丙被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乙因为没有天敌而数量激增,而后由于食物短缺,数量减少。
2.D [解析]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生产者是A,草食性动物是B和C,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A→B→E→F→G→H,故D正确。
3.(1)如图所示
(2)5 G 太阳能
(3)A、B、E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4)增加
4.(1)生物适应环境(或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2)4
(3)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或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增加;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合理即可)
(4)用肺呼吸(或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卵壳;体内受精,合理即可)(共37张PPT)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第3课时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
知识体系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
年龄结构
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水平结构
时间结构
植被
生物群落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碳循环
氧循环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生物圈
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
重点梳理
1.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种群
生态系统
但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也有区别,如下表所示。
例子
易错点
概念间关系
种群
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____________
?
?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类、一条河中的所有蛙类都不是种群,因为鱼类、蛙类并不是只有一种生物
群落
一片农田中的所有生物、__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一个花园中的所有植物和动物不是一个群落,因为这个花园中还有微生物
一片草地上
的所有蒲公英
一条河流中
的所有生物
例子
易错点
概念间关系
生态
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 等?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并不是包括整个地球,而是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这些生物生存区域中的非生物因素?
(续表)
草原生态系统
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组成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组成
阳光、空气、
等?
主要是__________?
营捕食、寄生和共生的各种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
作用
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无机物→
;光能→ ;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的遗体、遗物分解为
?
水分、无机盐
绿色植物
有机物
化学能
无机物
但是,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各种成分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图3-2所示。
图3-2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书写方法:
(2)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法: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数到最后一个消费者为止算一条。
图3-3
初级消费者
捕食
物质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图3-4
捕食
竞争
■
对点练习
1.[2020·绍兴]为处理污水、改善水质,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漂浮平台——生态浮岛。浮岛按种植植物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种植物型浮岛和混合植物型浮岛。如图3-5所示为某浮岛示意图。
(1)写出该生态浮岛的一条食物链:
。?
(2)图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3)与单种植物型浮岛比,混合植物型浮岛的稳定
性更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3-5
水生植物→食草昆虫→青蛙(合理即可)
分解者
成分复杂,生物种类多,自动调节
能力强
2.
[2020·湖州]图3-6是湖州市一个乡村庭院生态系统的模式图。
(1)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鸡、猪、蔬菜中的
(填
“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或“维生素”)。?
(2)甲烷杆菌属于 (填生态系统的一种成分),它能将粪和残余的茎叶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等物质。?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 (填一种
生理过程)和扩散作用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转移到
无机环境中。?
图3-6
糖类、蛋白质、脂肪
分解者
呼吸作用
3.[2019·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3-7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1)该模型中“微藻→虾幼体→虾→人”不能算
作一条食物链,理由是 。?
图3-7
【答案】虾幼体与虾之间没有食物关系
【解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虾与虾幼体不存在捕食关系,所以不能算作一条食物链。
3.[2019·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3-7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2)该模型中共有 条食物链。?
图3-7
【答案】6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图中属于植食性动物,即属于第二营养级的有牡蛎、桡足类、虾,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3.[2019·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3-7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3)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则该生态系统中虾的数量将 。?
图3-7
【答案】增加
【解析】若人类大量捕捞牡蛎,因为牡蛎、虾、桡足类都以微藻为食,属于竞争关系,而虾又以桡足类为食,若牡蛎数量减少,则桡足类数量增加,最终导致虾的数量增加。
3.[2019·杭州]微藻是一类体型微小、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的总称。如图3-7是以微藻为核心的某生态系统模型。请回答:
(4)该生态系统除上述模型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
图3-7
【答案】分解者
【解析】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重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例1
[2019·连云港]如图3-8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
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
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3-8
D
【变式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3-9所示,
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
质最多的是丙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图3-9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图中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可以判断出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当甲数量增加时,在一段时间内,乙因食物甲增多而增多,丙因天敌丁减少而增加,故D正确。
重点二 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例2
[2020·金华]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属于
。?
(2)婺江岸边和水里生活着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这里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
分解者
群落(或生物群落)
例2
[2020·金华]经过几年的“五水共治”,婺江水清岸绿,鱼虾回归,白鹭点点。生态治理的成效与河道增氧曝气机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增氧曝气机通过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
(3)白鹭主要以水中的小鱼等动物为食,小鱼以水生植物等生物为食。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
(4)通过河道曝气机增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能够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
水生植物→小鱼→白鹭
自动调节
【变式2】[2018·台州]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
质流动。图中有 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
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
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图3-10
2
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生态系
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
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变式2】[2018·台州]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
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
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装置研
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
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
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两种最佳色光为
。?
图3-10
蓝光和红光
重点三 生态系统中的图像
例3
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图3-11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 )
图3-11
【答案】
D
【解析】在食物链“植物→兔→狼”中,若狼大量死亡,则兔先增多,植物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后来兔的数量又会随着植物的减少而减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其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变式3】如图3-12表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①的种群密度大于种群②的种群密度
B.种群①和种群②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C.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群落
D.种群①和种群②中的生物一定能构成一条完
整的食物链
图3-12
B
1.
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列自然景象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
B.衢州烂柯山中的所有松树
C.开化古田山的所有生物
D.龙游石窟中的所有微生物
C
2.[2019·遂宁]如图3-13表示生态系统中某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群落
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C
图3-13
3.图3-14为生态系统中的碳(二氧化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面关于此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C.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图3-14
【答案】C
【解析】生产者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可以确定甲为生产者,而物质循环是以食物为载体进行的。
4.[2019·金华]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量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 。?
【答案】太阳能
【解析】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来源,因此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
4.[2019·金华]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量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 ,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
【答案】生物群落 植物的光合作用弱
【解析】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内部气候无法调节好,获得的光能少,植物的光合作用微弱,故造成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
4.[2019·金华]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量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导致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 。?
【答案】弱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简单,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
5.图3-15中甲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图乙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有 条食物链。?
甲
乙
图3-15
3
(2)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死亡率等特征,那么a、b的特征可能分别属于 。?
A.种群、一只麻雀
B.种群、一个麻雀种群
C.物种的个体、一只麻雀
D.物种的个体、一个麻雀种群
甲
乙
D
5.图3-15中甲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图乙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
(3)请在图乙相应位置将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过程补充完整。
甲
乙
图3-15
分解者
5.图3-15中甲为杭州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解,图乙为碳元素流经麻雀种群的部分图解。据图回答: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
甲
乙
图3-15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