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生物部分: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42张PPT+word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2021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生物部分: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42张PPT+word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2 08:01:38

文档简介

课时训练(八) 生命活动的调节
[限时:45分钟]
基础过关
1.[2019·绵阳]
如图K8-1为李雷的生化检验报告单部分截图,正常人体内激素含量应维持在参考值范围内,若不在参考值范围内,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相应病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图K8-1
A.幼年生长激素过少→侏儒症
B.胰岛素分泌过少→糖尿病
C.幼年生长激素过多→肥胖症
D.甲状腺激素过少→大脖子病
2.[2019·孝感]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人通过眼获取了总量80%以上的信息。图K8-2为眼的纵切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图K8-2
A.我们看到的“黑眼珠”是眼球壁中[②]虹膜的颜色
B.由看近到望远时需要由睫状体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
C.看书写字时间过久需要停下来眺望远方以预防近视
D.近视眼患者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后方
3.[2020·北京密云一模]
北京时间2020年3月8日中午,UFC历史上首位来自中国的世界冠军张伟丽成功卫冕,电视机前的观众看到精彩瞬间无不欢呼雀跃,下列对观众反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反应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C.这种反应只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D.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4.如图K8-3所示,小欢和小乐做好实验准备(直尺0刻度端朝下),小欢突然松开直尺,小乐看到后迅速用拇指和食指将直尺夹住;小欢和小乐交换任务后再做此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最不合理的是
(  )
图K8-3
A.该实验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B.该实验应该观察并记录被小乐捏住尺的位置的刻度值
C.小乐捏住尺的位置的刻度值越大,说明他的反应越快
D.完成该实验时,反射弧的感受器在眼的视网膜中
5.[2020·衢州]
小科无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缩手,却没有感觉到痛。如图K8-4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经系统部分结构,箭头表示信息传导的方向。小科受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  )
图K8-4
A.甲
B.乙
C.丙
D.丁
6.狗边吃食物边分泌唾液,熊边吃食物边进行骑车表演。以下关于这两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狗的行为是条件反射,熊的表演是非条件反射
B.狗分泌唾液的行为需要不断强化,而熊的表演则不需要经常强化
C.狗的行为不需要后天学习或训练,熊的表演必须经过后天训练
D.狗的行为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控制熊表演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7.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8.图K8-5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  )
图K8-5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
9.[2020·北京丰台一模]
伊犁鼠兔是生活在我国天山山区的特有和濒危物种,胎生哺乳,体表被灰色的皮毛,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运动,以金莲花、雪莲等高山植物为食。关于伊犁鼠兔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K8-6
A.伊犁鼠兔属于哺乳动物
B.幼崽吮吸乳汁属于学习行为
C.伊犁鼠兔跳跃需要神经系统调节
D.保护当地植被利于伊犁鼠兔生存
10.[2020·北京燕山一模]
如图K8-7是一个健康成年人在一次进食后体内血糖含量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图K8-7
A.进食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甲能降低血糖
B.一段时间后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能升高血糖
C.饭后血糖升高,尿液中一定能检测出葡萄糖
D.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11.
[2020·湖州]
下列是人体内某些器官的自述,符合事实的是
(  )
图K8-8
12.画流程图有利于我们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下几幅流程图中错误的是
(  )
A.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外界的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B.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树突→细胞体→轴突
C.单侧光下胚芽中的部分生长素的运输方向:胚芽尖端→向下并向背光侧
D.胰岛素的运输方向:胰岛→导管→血液→肝脏
13.图K8-9中,图甲是健康人在某一时间段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图K8-9
(1)根据图甲中数据分析,你猜测该人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能从事的活动是      (写出一种可能)。?
(2)该人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            控制。?
(3)图乙表示该人在正常体温、低温、高温情况下的皮肤血管口径。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活动时,他的皮肤血管口径应该是    (填“A”“B”或“C”),如果此时活动的环境为潮湿、无风,他很容易出现“中暑”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出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为防止体温下降会出现的一些适应性反应:?________________ 。?
14.[2020·北京西城一模]
当我们看到一些刺激性强的信息(如激烈的比赛画面等),难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与焦虑等情绪。图K8-10为人体在紧张焦虑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K8-10
(1)这些刺激性强的信息,在眼球的[ ]
    上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进入    (填血管类型),运输到作用部位,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增高等有规律的反应。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图中肾上腺髓质属于    。?
(2)长期紧张和焦虑情绪会引起膀胱过度活动症,从而出现尿频和尿急现象。图K8-11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流经不同部位时尿素浓度变化曲线,则AB段可能表示的是肾单位中的    结构。?
图K8-11
(3)适度的慢跑、跳绳等运动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跑步时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骨骼肌、    和骨连结协调配合,也离不开     (至少写出2个)等其他系统的共同参与,可见人体是个既能自动调节又能协调统一的精密整体。?
走进重高
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K8-12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
图K8-12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2.如图K8-13是为了理解某些科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较科学的是
(  )
图K8-13
A.若x表示时间,y表示每100
mL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则a为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B.若x表示外界温度,y表示产热量,则a为恒温动物
C.若x表示进食后血糖浓度,y表示血液中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
D.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植物的促进作用
3.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已遍布临沂市各县区,“小绿”为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在骑自行车时需要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才能完成。请据图K8-14分析回答:
图K8-14
(1)在骑车时,你需要“眼观六路”。物像会落在眼球的[ ]    上,最后在[ ]          形成清晰的视觉。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你应该做到 
                (答出一条具体措施)。?
(2)当你行至路口时,发现红灯则应停车等待,此反射类型属于    反射。?
(3)骑车时,一不明物体突然从眼前飞过,你会不由自主地迅速眨眼。完成此眨眼反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
(4)在紧急情况下,    的分泌会增加,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灵敏,还能充分调动人体的潜力,以应对紧急情况。?
(5)由上述感受可知,通过        的调节作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相互协调,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答案】
课时训练
基础过关
1.C 2.D 
3.D [解析]这种反应是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耳蜗是听觉感受器,视觉和听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4.C 5.A 6.C
7.C [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小脑而不是脑干,故A错误;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故B错误;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而不是低于正常水平,故D错误。
8.B [解析]①是反射弧,②是神经中枢,③是反射活动。
9.B [解析]幼崽吮吸乳汁是伊犁鼠兔生来就有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10.C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一个健康成年人进食后由神经系统调控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产生相应的激素,作用在体内,使血糖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动态平衡状态。进食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甲能降低血糖,不会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血糖,一段时间后当血糖低于正常水平一定限度后,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能升高血糖,A、B正确,C错误;题图中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D正确。
[高效记忆]人体中的很多生命活动都会受到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11.C
12.D [解析]胰岛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物质是激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13.(1)睡觉(或安静状态下的活动) 
(2)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3)C 产热大于散热 
(4)皮肤血管多数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汗液分泌减少;骨骼肌出现“颤抖”
14.(1)⑤ 视网膜 毛细血管 效应器
(2)肾小管
(3)骨 消化、呼吸(或循环、神经、内分泌等,写出2个即可得分)
[解析](1)眼球的[⑤]视网膜上有感受光线刺激的细胞,是视觉形成的感受器。肾上腺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作用部位。从反射弧的组成上看,肾上腺髓质属于效应器。
(2)题图中AB段尿素浓度增大。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血液,尿素不被重吸收,所以尿液中尿素浓度大。所以,AB段可能表示的是肾单位中的肾小管。
(3)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高效记忆]视觉的形成过程: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上的感光细胞→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走进重高
1.C [解析]只有一株幼苗,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水,故A错;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生长分布,故B错;因为根还具有向水性,根的下面是干土,所以向地性不明显,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故D错。
2.C [解析]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液中的胰岛素的含量也随之上升,以降低血糖浓度。
3.(1)③ 视网膜 A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或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儿,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弱光下看书,不走动看书,不躺卧看书等,答出一条即可)
(2)条件
(3)⑨→⑦→B→⑥→⑧
(4)肾上腺素
(5)神经系统和激素(共42张PPT)
2021年浙江省中考科学
一轮复习精品课件
第8课时
生命活动的调节

知识体系
神经组织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小脑
脑干
传导和反射
脑神经
脊神经
应答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内脏
骨骼肌
汗液蒸发
背光侧
内分泌腺
生长激素

重点梳理
1.比较感应性和反射
项目
感应性
反射
分类
  
 ?
 
  ?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区别
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无关
运动方向与刺激的方向有关
   
  ?
获得性反射
神经中枢在    
  ?
神经中枢在 
    ?
 反射弧是永久不变的
反射弧是暂时的、易变的
 联系:条件反射要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才能建立
感性运动
向性运动
先天性反射
大脑皮层以下
大脑皮层中
项目
感应性
反射
举例
含羞草叶子的运动
向光性、向地性等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比较
都是生物体对刺激作出反应,但反射依赖神经系统,植物和草履虫等无反射活动
(续表)
2.激素分泌不正常所引起的常见疾病
激素名称
病因
相应的疾病
典型病症
生长激素
 幼年时分泌不足
    
?
 身体异常矮小,智力正常
 幼年时分泌过多
   
 ?
 身体异常高大
 成年时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脚异常大,手指粗
甲状腺激素
 幼年时分泌不足
   
 ?
 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分泌过分旺盛
 甲状腺功能亢进
 情绪易激动,心跳过快
胰岛素
 分泌不足
   
 ?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出现尿糖症状
侏儒症
巨人症
呆小症
糖尿病
3.区别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腺体类别
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分泌物
举例
 
  
?

经血液送出
   ?
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肾上腺等
 
  ?

经    送出?
汗液等
肝脏、唾液腺、汗腺、胃腺、肠腺、胰腺等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外分泌腺分泌内含多种消化酶的
    ,由导管排入小肠内,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作用。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    所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
内分泌腺
激素
外分泌腺
导管
胰液
胰岛
4.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当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    和    的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天气炎热时:
温度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
汗腺分泌增加
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减弱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产热减少
散热增加






神经
激素
天气寒冷时,皮肤血管    ,汗腺分泌    ,骨骼肌紧张性收缩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     ,促进代谢的进行,从而使    增加,
    减少,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收缩
减少
增加
产热
散热

对点练习
1.[2020·温州]图甲表示人缩手反射的过程,图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示意图。图甲中“e”对应图乙中的
(  )
A.①
B.②
C.④
D.⑤
图8-1
A
2.
[2020·湖州]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寒冷时,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B.运动时,心率加快,氧气供应增加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含量下降
D.青春期,性激素分泌增加,第二性征出现
A
3.[2020·舟山]小到细胞大到生态系统,从物理运动到化学变化,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你在剧烈运动后就会汗流浃背,
此时大量流汗主要为了维持人体的
(  )
A.体温平衡
B.血糖平衡
C.氧气平衡
D.水分平衡
A
4.[2020·杭州]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
A.皮肤血管收缩
B.汗液分泌增加
C.浑身肌肉颤抖
D.适当增添衣裤
B
5.[2020·宁波]
如图8-2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图8-2
【答案】B
【解析】效应②汗腺分泌增加,汗液增多,能增加散失体内的热量,但不能改变产热多少。
6.[2019·嘉兴]甲状腺激素是一种重要的动物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Ⅰ.现以某品种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若干健康同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同的甲、乙两组;
②待实验鼠安静后,测实验鼠体长,计算平均值;
③实验处理:甲组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制剂,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甲、乙两组每只实验鼠的体长,并分别计算两组实验鼠体长的平均值;
⑤分析实验前后体长数据,计算各组平均体长的增长量,进而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他们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纠正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Ⅱ.协同作用是指多种物质同时作用于生物体所产生的作用超过各自单独作用的总和。若要探究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在上述已纠正的实验设计基础上,还需要补充两组实验:丙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丁组
                (注:由于激素作用的特殊性,实验设计中对各试剂的量和浓度不作具体要求)。?
甲状腺激素对小鼠的生长(体长)是否
有影响
应用幼年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每天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实验结果如图8-3所示,n1~n4为各组小鼠体长增长量的相对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数据关系为     
 
          ,说明这两种激素对小鼠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图8-3
n4>n1+n3-n2或[(n4-n2)﹥(n1-n2)+(n3-n2)]
重点一 胰岛素对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机理
例1
[2018·杭州]如图8-4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              。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         。?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
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
(3)甲曲线中MN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
是 
。?
图8-4
【答案】(1)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剧烈运动会使胃肠道供血不足,影响消化
(2)不同意 (3)胰岛素分泌不足
【解析】饭后食物被消化,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若在此时进行剧烈运动,则此时血液会更多地分配给运动系统,因而会使得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随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会减少。血糖浓度下降缓慢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
【变式1】如图8-5中图甲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过程(部分)示意图,图乙是在同一坐标图上绘制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请回答:
图8-5
(1)当AB段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胰岛属于该反射弧中的    。
效应器
(2)饭后1小时(AB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糖尿病患者B点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往往是
       
 。?
(3)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中,随着血糖浓度的升高,胰岛素浓度随之升高。图乙中,代表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填“C”或“D”)。?
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
并被消化道吸收
胰岛素分泌不足
D
重点二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例2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图8-6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1)子怡同学吃的早餐被消化和吸收
的主要器官是     ,消化终产
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图中气
体[ ]     的参与下被分解利
用,提供学习所需能量。?
图8-6
【答案】小肠 ① 氧气
【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氧的作用下分解释放能量。
例2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图8-6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2)阳光大课间时子怡去操场跑步,
下列能模拟她深吸气时肺和膈肌状
态的是     。?
图8-6
图8-7
【答案】B
【解析】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气体入肺。
例2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图8-6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丁大
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
是图中     (填代号)所示的生
理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与内分泌腺
    的功能障碍有关。?
图8-6
【答案】④ 胰岛
【解析】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人体的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如果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完全吸收,使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因此丁大爷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异常所致,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例2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图8-6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4)子怡同学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的途径,图中共呈现出     条。??
图8-6
【答案】2
【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①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②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③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题图中展示了呼吸和排尿2条排泄途径。
例2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图8-6为子怡同学精心绘制的消化、呼吸、泌尿、内分泌和循环系统间关联的概念图解,其中①②代表某类气体,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答: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
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
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
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__
          的生物学观点。?
图8-6
【答案】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解析】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及肾小囊内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1.[2016·杭州]下列属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是(  )
A.菊花在秋天开花
B.某植物叶表面的气孔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
C.含羞草的小叶受到振动后合拢
D.横倒在地上的番茄茎背地生长
D
2.[2019·杭州]为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小金将同种同时孵化的、体长约为20
mm的蝌蚪各15只分别放入1~4号玻璃缸中进行实验,其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玻璃
缸编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

平均
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1
甲状腺激素6
mg/天
15
26
均出现
后肢
0
玻璃
缸编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

平均
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2
甲状腺激素2
mg/天
15
26.5
均出现
后肢
15
1只发育成10
mm的青蛙,14只均出现前、后肢
(续表)
玻璃
缸编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

平均
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3
甲状腺
抑制剂
30
mg/天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21
均出现后肢
(续表)
玻璃
缸编

放入的试剂及用量(连续投放7天)
第3天观察结果
第7周观察结果
存活

平均
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存活

平均体长/mm
四肢生
长情况
4
不加任何药剂
15
20
未出现
前、后肢
15
30
均出现后肢
(续表)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
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测量蝌蚪的平均体长、观察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其目的是     。?
【答案】据此判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状况
【解析】本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而蝌蚪的平均体长、前后肢的生长情况等指标能够反映蝌蚪生长发育的状况,从而比较各组蝌蚪的生长发育状况。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
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1、2、4号玻璃缸对照实验结果可得出的2条结论是       ;
         。?
【答案】高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对蝌蚪有致死作用
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解析】
4号是空白对照组,1号投喂甲状腺激素6
mg/天,第7周1号玻璃缸中的蝌蚪全部死亡,说明过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蝌蚪死亡;
2号投喂甲状腺激素2
mg/天,第3天时平均体长比第4组明显增加,且出现后肢;第7周时全部存活且均出现前、后肢,相比于4号的蝌蚪发育速度明显加快,说明低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第8周时,2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第12周时,4号玻璃缸内的蝌蚪全部发育成青蛙,但3号玻璃缸内未出现青蛙而出现了体长达39
mm的巨型蝌蚪。
请回答下列问题:
(3)3号玻璃缸内出现巨型蝌蚪的原因是             。?
【答案】甲状腺抑制剂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阻止蝌蚪发育成青蛙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第3组蝌蚪投喂甲状腺抑制剂,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无法正常发育但不会死亡,故蝌蚪无法正常发育成青蛙,而是继续生长成为巨型蝌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