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1.2地球的运动 精编课时练习(含解析)
电影《流浪地球》中描述:人类计划在北半球大陆上建造一万两千台行星发动机,让地球停止自转然后逃离太阳系。下图示意北半球海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行星发动机均匀分布在各大陆,则分布最多的是( )
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北美洲大陆 D.南极洲大陆
2.若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不可能见到( )
A.白昼与黑夜 B.昼夜更替 C.四季变化 D.五带的差异
3.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水往低处流
C.昆明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读“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小题。
4.该图表示的半球是(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5.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点坐标为(66.5°s,90°W) B.②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C.③点无极昼极夜现象 D.③点位于②点的东南方向
某酒店大堂内的两个时钟分别示意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时间去哪儿了?”伦敦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两地纬度不同 B.地球自转,两地经度不同
C.地球公转,两地纬度不同 D.地球公转,两地经度不同
7.图中时间最有可能是( )
①北京时间12时,伦敦时间4时 ②北京时间12时,伦敦时间16时
③北京时间0时,伦敦时间4时 ④北京时间0时,伦敦时间16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根据图中提示,完成下面小题。
8.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是( )
A.a B.b C.c D.d
9.对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说法是( )
①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相等 ③赤道是最大的经线圈 ④经纬网可以准确定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我市某校学生小明喜爱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下图是其观测到的该校操场上一年中不同季节正午时旗杆影子的长短情况。当阳光直射情况如下图时,正午旗杆的影子长短应是( )
A. B. C. D.
11.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是( )
A.季节变化 B.昼夜现象 C.五带的划分 D.昼夜更替现象
读下图和二分二至观察记录表,完成下面小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察记录表:
测量时间(节气) ① ② ③ ④
旗杆影长(米) 5.2 0 5.2 12.9
12.根据影子的朝向与影子的长短结合表一判断,该学校的纬度位置应该是( )A.0° B.23.5°S C.23.5°N D.30°N
13.表中测量时间④对应的节气是( )
A.秋分 B.夏至 C.春分 D.冬至
下面是从极地地区看到的地球上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是( )
①23.5°N②23.5°S③120°E④60°E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面关于A、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点昼长夜短②B点昼短夜长③AB两点相比,A点昼更长④AB两点相比,A点时刻更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19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七、四十八颗北斗导航卫星。下图为“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纬度最高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17.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热带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下图为“昼夜划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9.白天黑夜的产生是由于( )
A.地球绕地轴旋转 B.地球绕太阳旋转
C.地轴是倾斜的 D.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0.图中四地,昼长夜短的地点是(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1.当昼夜情况如图所示时,惠州应是什么季节( )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22.我们每天看到“旭日东升,夕阳西落”,这是因为( )
A.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 B.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的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的公转
2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学校操场旗杆的正午影子夏季比冬季短 B.日月星辰每日东升西落
C.宜城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D.宜城市一年之内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节气歌入选世界非文化遗产名录。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每年的寒露一般在10月7日至9日之间,今年的寒露在10月8日,也就是在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寒露当日太阳直射点最靠近的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极圈 C.南回归线 D.赤道
25.寒露当日北京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出现极昼
26.结合左图,2020年的右图节气最应该是( )
A.10月23日 B.9月22日 C.3月20日 D.4月19日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 甲 乙 丙 丁
白昼时间 14小时51分 10小时47分 9小时09分 5小31分
27.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椭球体 B.地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地方时不同
2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9.此日四地中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用乒乓球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0.上图是某位同学精心制作的小地球仪。但这个作品最大的问题是( )
A.纬线相互平行 B.铁丝轴(地轴)垂直于底座
C.经线相交于极点 D.所有经线都与赤道垂直相交
31.将小地球仪和模拟太阳的光源平置于桌面,演示地球运动时,将无法演示出( )
A.地球自转运动 B.地球公转方向
C.昼夜长短变化 D.昼夜更替现象
32.该同学要在小地球仪中的甲纬线处标出度数,他应该写上( )
A.90°N B.23.5°N C.23.5°S D.0°
观察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33.在地球仪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长度不等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纬线长度相等
34.图中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点是( )
A.A B.B C.C D.A、B、C都可以
35.对图中各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都位于低纬度 B.A、B、C都位于东半球 C.A、B、C都位于海洋中 D.A、B、C都位于北半球
36.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3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填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是__________(填序号)。
(2)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淮南市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______(填“长”或“短”)。
3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图中A、D两地的经纬度:
A、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D、经度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
(2)从东西半球来看,B地位于__________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C地位于__________半球。
(3)从低、中、高纬度来看,B地属于__________纬度地区,C地属于__________纬度地区;地处热带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A在C的__________方向,D在A的__________方向。
3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代表二分二至日),回答问题。
(1)请在图上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D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有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_。
(3)由于地球不停地____(自转或公转),造成了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请问考试当天(10月20日)地球运行在①②③④中的____段(填数字),雅安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4)当地球公转至图中A时,太阳光直射____(纬线名称),此时南半球是____季。
40.读下图完成问题。
(1)A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___;B点属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C点位于高、中、低纬度带中的_____________纬度。
(2)图中D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
(3)当地球如图乙所示时,太阳直射_______纬线,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
41.图甲是某日太阳光照图,下表是夏至日我国三城市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经度 纬度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乌鲁木齐 87.6°E 43.8°N 06:27 21:55
北京 116.4°E 39.9°N 04:46 19:47
泉州 118.6°E 24.9°N 05:17 18:59
(1)地球自转周期约____小时,地球自转是围绕____在转动,方向是____。
(2)图甲表示的是____(日期)地球日照图,此日,太阳直射在____(纬线)上,北寒带出现____现象。
(3)A地的经纬度是____,位于____(高、中、低)纬度地区,属于五带中的____带,此时,A地属于____(昼或夜)半球。
(4)该日,北京的白昼时间比泉州_____(长或短)。(提示:白昼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5)北京与乌鲁木齐纬度相近,但日落时刻比乌鲁木齐早,主要原因____。
(6)该日以后一段时间,泉州的白昼时间将变____(长或短),日落时刻将____(推迟或提早)。
参考答案
1.A
2.B
【详解】
1.由题目可知,若行星发动机均匀地分布在各大陆,则面积最大的大陆发动数量最多。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包括了亚洲和欧洲的主体部分,面积约5000万平方千米,A正确。故选A。
2.若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可以看到白昼和黑夜,但不会更替;只要地球还在公转,地球上就有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差异,B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包括以下知识点: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和五带的差异。
3.D
【详解】
太阳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错误;水往低处流是由地球引力产生的,B错误;昆明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属于地方时间的差异,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C错误;冬去春来,四季更替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D正确。故选D。
4.C
5.D
【分析】
4.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点上空呈逆时针转动,在南极点上空呈顺时针转动。据此读图可知,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转动,所以图示地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南半球。故选C。
5.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点坐标为(66.5°S,90°W),A不符合题意。②点纬度为80°S,位于高纬度地区,B不符合题意。③点位于南极圈以北,属于南温带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C不符合题意。③点位于②点的西北方向,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6.B
7.D
【分析】
6.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导致地球上因经度位置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位置偏东的地区比位置偏西的地区先看到日出,故选B。
7.
由图可知,伦敦位于零时区,北京位于东八区,所以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早8个小时,当北京时间是12时,伦敦时间是4时,北京0时的时候,伦敦是16时。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导致经度不同的地区地方时不同。
8.A
9.C
【分析】
8.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方向与纬线平行,与图中a表示的方向相符,故选A。
9.
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都是等长的,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越来越短,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纬网可以准确定位,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经纬网有关知识。
10.C
【详解】
图中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这说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学校旗杆正午影子最长,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11.D
【详解】
季节变化、五带的划分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A、C不符合题意。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产生的,B不符合题意。昼夜更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12.C
13.D
【分析】
【详解】
1.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旗杆影子指向北方,说明该学校位于北半球,选项A和B错误;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可知,节气②时,旗杆的影子最短,说明此时为夏至日,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旗杆影子长度为0,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学校所在的纬线,据此可推知学校的纬度位置为23.5°N,C正确。故选C。
2.节气④时,旗杆影子长度最长,说明此时太阳高度最低,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为冬至,D正确,故选D。
【点睛】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高,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影子最长。
14.A
15.C
【分析】
【详解】
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说明此图为北半球地图,图中所示纬度为北纬(N)。仔细读图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内(66.5°N)全部为白天,说明这里出现了极昼现象,据此可推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图中60°W经线把阴影部分平均分两部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与60°W相对的经线,据此可推知太阳直射经线的经度为120°E,A正确。故选A。
2.仔细读图可以看出,赤道上昼夜平分,从赤道往北,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北极圈内24小时白天,出现了极昼现象,据此可知题中①②③的说法中①正确,②③错误。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位于东边的A点时刻比B点早,先看到太阳,说法④正确。综上所述,题中①②③ ④四种说法中①④正确,即选项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要求能够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进而对图中的昼夜长短情况,时间差异进行准确判断。
16.A
17.D
【分析】
16.
读图可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纬度由高到低分别是酒泉,太原,西昌和文昌。故最高的是酒泉,故选A。
17.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66.5°,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90°。读图可知,位于热带的是文昌,故选D。
【点睛】
考查读图能力,纬度分布特点,地球五带的划分。
18.D
19.D
20.C
21.C
【分析】
18.
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北极圈出现了极夜现象,是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冬至日,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故选D。
19.
图中所示的地球上白天与黑夜的产生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不透明的球体,与自转、倾斜和公转无关,故选D。
20.
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个地方中,昼长夜短的地点是C地,位于南半球,B地昼夜等长,A、D两地是极夜,故选C。
21.
当地球如图中所示的昼夜情况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是南半球的夏季,位于北温带的惠州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冬季,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有关知识。
22.B
【详解】
我们每天看到“旭日东升,夕阳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符合题意。选B。
【点睛】
23.B
【详解】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每日东升西落;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故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B,B正确。ACD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CD错误。故选B。
【点睛】
24.D
25.B
26.A
【分析】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为一个节气一个节气,二十四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一个节气有十五天。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24.
据图可知,寒露距离秋分最近,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故寒露当日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故选:D。
25.
秋分全球昼夜等长,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的直射点向南移动,寒露当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时的北京昼短夜长。故选:B。
26.
一个节气有十五天,读图可知,右图节气是霜降,秋分时间为9月23日前后,2020年的霜降应该是10月23日。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解答即可。
27.C
28.A
29.D
【分析】
27.
图中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之所以有长有短,这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地球上除赤道以外的其余地区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故选C。
28.
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 归线上,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而北半球这一天则昼短夜长,以上四个城市中,只有甲是昼长夜短,位于南半球,故A。
29.
12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影子越来越长,以上四个地方中,丁地的白昼时间最短,说明该地的纬度最高,正午影子会最长,故D。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有关知识。
30.B
31.C
32.D
【分析】
30.
地球仪是仿照地球的形状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读图可知,地球仪上纬线是相互平行的,经线相交于极点,所有经线都与赤道垂直相交,但是地轴是垂直于底座是不正确的,地轴应该是倾斜的,与底座呈66.5°的夹角。所以根据题意选B。
31.
将小地球仪和模拟太阳的光源平置于桌面,演示地球运动时,此时是公转,如果地轴是垂直于底座,将不会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的变化。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所以根据题意选C。
32.
读图可知,甲处的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赤道,赤道是0°纬线。所以根据题意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仪和地球的公转。读图解答即可。
33.A
34.C
35.D
36.B
【分析】
33.
在地球仪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长度不相等,故选A。
34.
“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一天行了八万里即四万千米,这样的地方只有在赤道上最合适,图中只有C处位于赤道上,故选C。
35.
由图可知,A、B、C都位于低纬度,故A正确。A、B、C都位于西经20度以东的东半球,故B正确。A、B、C都位于印度洋中,故C正确。只有A位于北半球,B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C是位于南半球,故D错误。故选 D。
36.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南极上空是按顺时针方向运动,图中只有B是正确的,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地球仪及地球运动有关知识。
37.① ③ ④ 长
【分析】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详解】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段时间是①,此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2)当地球运行在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之间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即③、④段。
(3)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即由冬至日向春分日运动过程中,位于北温带的淮南市白昼将逐渐变长。
【点睛】
38.40°W 60°N 20°E 20°S 东 南 中 低 C D 正北 东南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定位;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定向等内容。
【详解】
(1)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此读图可知,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40°W,60°N),D点的经纬度是(20°E,20°S)。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此读图可知,B地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据此读图可知,C地位于南半球。
(3)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据此可知,B地属于中纬度地区,C地属于低纬度地区。人们规定,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北极圈以北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南为南寒带。据此可知,图中A、B、C、D四点中,C、D两点位于热带。
(4)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据此读图可知,A在C的正北方向,D在A的东南方向。
39.(1)
(2)冬至日 南寒带
(3)公转 ③ 昼短夜长
(4)赤道 秋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二分二至日”示意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季节的划分等内容。
【详解】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图中标画为逆时针方向。
(2)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图中D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日南寒带有极昼现象出现。
(3)由于地球不停地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造成了昼夜长短在不同季节也发生了变化。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图中C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在9月23日前后,该日全球昼夜等长;当地球公转至图中D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考试当天(10月20日)地球运行在CD之间即③段,位于北半球的雅安市昼短夜长。
(4)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至图中A时,太阳光直射赤道,此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北半球处在春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南半球是秋季。
40.150°W 北温带 中纬度 西北 南回归线(23.5°S) 昼短夜长
【分析】
本题考察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经纬度、半球位置,所属温度带以及纬度带和方向;二是根据地球表面昼夜长短情况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考察面广,需勤加练习,牢固掌握。
【详解】
(1)根据图中纬度可确定此图为北半球经纬网地图。面对180°经线,左边是东经,右边是西经,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差10°,据此可推知A点的经度是150°W;B点纬度为60°N,处于23.5°N—66.5°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图中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相差10°,据此可推知C的纬度为50°N。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所以C位于中纬度地区。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据此可知,图中D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3)从图乙昼夜情况可以看出,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了极夜现象;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3.5°S,也就是南回归线。
41.24 地轴 自西向东 6月22日 北回归线(23.5°N) 极昼 140°E,0° 低 热 昼 长 地球自转使各地产生了时间差异,东边地点的时间早于西边地点的时间;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侧,故北京比乌鲁木齐日落时刻早 短 提早
【分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详解】
(1)地球自转周期约24小时,地球自转的中心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2)图一显示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日期为是6月22日前后地球日照图,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寒带出现极昼现象。
(3)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赤道的度数为0°;A地的经纬度是(140°E,0°),位于低纬度的热带,此时,A地属于昼半球。
(4)该日,北京的白昼时间(白昼时间=日落时刻-日出时刻)为(19:47)-(04:46)=15小时零1分,泉州的白昼时间为(18:59)-(05:17)=13小时42分,北京的白昼时间比泉州长。
(5)地球自转使各地产生了时间差异,东边地点的时间早于西边地点的时间;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侧,故北京比乌鲁木齐日落时刻早。
(6)该日以后一段时间,太阳照射点将向南移动,泉州的白昼时间将变短,日落时间将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