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1.4地形图的判读 精编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1.4地形图的判读 精编课时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11 17: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1.4地形图的判读 精编课时练习(含解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哪一种山地部位易形成河流、小溪(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五大地形指的是( )
A.平原、高原、陡崖、丘陵、盆地 B.平原、山脊、高原、丘陵、盆地
C.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D.平原、高原、山地、陡崖、盆地
大明家住王庄,下图为王庄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王庄与最高的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4.镇政府计划在李庄和王庄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线路中道路最平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泰山(1532.7)指的是( )
A.泰山山顶的海拔高度 B.泰山山顶和泰安的相对高度
C.泰安的海拔高度 D.泰山山顶和济南的相对高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剖面图能反映出MN线地形起伏状况的是( )
A. B.
C. D.
7.图中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地形类型( )
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高原
8.关于图中等高线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山顶对D山顶的相对高度是1002米 B.A处是陡崖
C.F处是山脊 D.AB山体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
A.公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280米
B.公路的走向为东北—西南
C.公路的长度约为6千米
D.公路穿越鞍部地区
10.沿图中a-b剖面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的( )
A. B.
C. D.
下图为某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M地的海拔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12.图中N河流的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回答下列小题。
13.此等高线地形图中,G、H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400米 C.600米 D.0米
14.图中A点在B点的( )
A.正东方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西方
15.关于图中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为山脊,C处为山顶 B.D为山谷,此处有可能形成小河
C.F为陡崖,不易攀爬 D.图示区域为盆地地形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四条登山线路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能正确表示沿图中A-C方向地形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描写的是岳麓山周边的景观。下图为岳麓山周边局部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岳麓山山峰的海拔约为( )
A.37米 B.240米 C.295米 D.500米
19.在岳麓山不同地点欣赏周边风光,可以实现的是( )
A.①地—在山峰俯瞰湘江风光 B.②地—在陡崖远眺湘江东岸
C.③地—在山谷遥望橘子洲头 D.④地—在山脊观赏江湖水景
下图为“小雨家乡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A、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300米 B.200米
C.99米 D.59米
21.小雨家乡甲村连续干旱,致使饮用水紧张。小雨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23.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电子地图 C.人口分布图 D.气候分布图
25.深山藏古寺,幽林听梵音,这是何等的清幽境界,让人闻之无不心向往之。山谷地形往 往更隐蔽。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6.左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右图示意泥石流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最高峰的海拔区间为_______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困难的是______路线。
(3)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___________地。
(4)若李庄和杨庄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______千米。
(5)D河的流向是_____。
(6)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个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___。
2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两地地形部位均为___________,两地间的温差约为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条河流,水流平缓的是___________。其中河流②的流向为___________。
(3)小李村周边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___。
(4)试分析小李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2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山顶的海拔不高于____米。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B____C____。
(3)①~②河段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该河段的实际长度是____,该河段的流向是自____往____流动。
(4)一户外运动俱乐部欲举办攀岩活动,A、B、C、D四地最适合的地点是___地。
29.“六一”假期,惠州某学校七年级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实践地为图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王村与李村图上距离是3厘米,其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米。
(2)地形部位A是_______;A处与B处更容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_处;李村位于王村的________方。
(3)该地的海拔最高处可能为_______米(填字母)。
A.385 B.486 C.298 D.536
(4)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在乙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_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王村、李村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
(5)半年后,这批学生再次返回到该地进行野外实践,此时太阳射点位于_________(南/北)半球,澳大利亚处于一年四季中的_________。
30.下图示意某区域地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地形类型以____和____为主,其中甲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乙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
(2)森林防火嘹望台是用于观察火情,确定火灾发生地点的一种重要措施,对于及时组织指挥扑救森林火灾有重要作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台,在①②③选址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____,理由是____。
(3)该地图的等高距为____,若公路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米。公路中段向东弯曲的目的是____。
(4)③地位于②地的____方向,判读该地图方向的方法是____。
(5)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____。
A. B. C.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该部位易形成河流、小溪;两山之间的低洼的部分为鞍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地形,故选B
2.C
【详解】
地形是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人们按照地形的特征将地球上的土地 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以及盆地。高原是指海拔高度通常在1000米以上,地形广阔,面积较大的地区, 该地区四周有明显的陡坡为边界;山地是指 海拔高度通常在500米以上的具有明显起伏的高地;丘陵是指海拔高度通常位于250?550米的绵延起伏的地区;平原是指海拔高度通常在200米以下,没有明显起伏,面积广阔 的陆地;盆地是指四周高、中间低的盆状地形。故选C。
3.D
4.A
【详解】
1.由图可知王庄海拔在100米以下,最高山峰海拔为550米,据此可推知王庄与最高的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大于450米,题中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号题意,D正确。故选D。
2.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图中四条线路中,①线路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平缓,A正确。故选A。
【点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仅可以确定某点的地形、山体部位、河流流向,还可以确定某点的海拔、相对高度、坡度的陡缓,考察点较多,平时应勤加练习。
5.A
【详解】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泰山(1532.7)指的是泰山的海拔高度为1532.7米。根据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D
7.B
【分析】
6.读等高线图可知,该地是个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从MN线是东西走向,剖面反映该地是中部低,东西两侧高。故选D。
7.读图,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出,该地四周高,中间低,是个盆地,故选B。
读等高线图可知,等高线闭合,海报由四周向中间递减,说明此地是盆地地形。
8.B
【详解】
读图可知,山顶B的海拔是513米,山顶A的海报是489米,两地相对高度是24米,A错误。多条等高线重合的是陡崖,A处是陡崖,B正确。F处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是山谷,C错误。根据指向标可知,AB山体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D错误。故选B。
9.D
10.A
【分析】
9.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的规划公路经过的最低点海拔约为0-100米,最高点约为100-200米,所以相对高差约为0-200米,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介于0-200米之间,A错误。根据所示图示方向,可得出该图的方向是右北左南,上西下东,可判断规划公路的走向是西北—东南,B错误。用尺子可量出规划公路的图上长度约1.5厘米,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可知规划公路的长度约为3千米,C错误。根据图示,规划公路所穿越的地区是位于两座山脉之间的山谷地区,即鞍部。D正确。选D。
10.由图可知,a-b剖面线起点a海拔为300-400米,其次经过的海拔最高点约为④附近,海拔为700-800米,最低点海拔为200-300米,终点b海拔为300-400米,再结合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可确定A正确。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铁图的判读,读图分析解答。
11.B
12.D
【分析】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的稠密程度表示坡度的陡缓程度,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平缓。
11.
等高线是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都相等,等高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据图可知,M点的海拔高度是200米。故选:B。
12.
等高线的稠密程度表示坡度的陡缓程度,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据图可知,图中N河流的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④河段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峭,流速最快。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理解解答即可。
13.B
14.D
15.C
【分析】
13.
由图可知,图中G处海拔是600米,H处海拔是2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400米,故选B。
14.
由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A点是位于B点的正西方向,故选D。
15.
图中A处是山顶,C处是鞍部,故A错误。D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故B错误。F处是陡崖,不易攀爬,故C正确。图示区域是中间高、四周低,是山地地形,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
16.B
17.A
【分析】
16.
由图可知,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陡的是②,因为此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坡度最陡,故选B。
17.
由图可知,从A到C的海拔越来越低,其剖面图与图中A相符,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与剖面图有关知识。
18.C
19.D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据此可推算出岳麓山山峰的海拔在250米—300米之间,题中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295米在250米—300米之间,C正确。故选C。
2.①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明这里是山谷,A错误。②地等高线没有重合,表明这里不是陡崖,加上这里海拔在200米以下,与湘江隔着岳麓山,由于岳麓山的阻挡,在②地无法远眺湘江东岸,B错误。③地等高线弯曲部分没有向高处凸出,表明这里不是山谷,加上这里位于在岳麓山南部,海拔较低,橘子洲头在岳麓山东部,两地之间隔着大山,③地不能看到橘子洲头,C错误。④地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明这里是山脊,这里地势平坦,可以观赏到江湖水景,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察判读等高线的能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仅可以确定某点的地形、推算两点的实际距离,还可以确定某点的海拔、山体的部位、坡度的陡缓,考察面广,对这部分知识应加强练习,熟练掌握。
20.B
21.B
【分析】
20.
据图可知,该图等高距为100米,可推算出A山峰海拔为1400~1500米,B山峰海拔为1600~1700米,所以A、B两山峰的相对高度在100~300米之间。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
据图可知,②线路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该处最有可能有河流,有可能找到水源;①③④线路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这三处不可能有河流,难以找到水源。故选B。
【点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22.B
23.A
24.B
【分析】
22.
由图可以看出,甲地所处的位置是中间低、四周高,属于盆地地形,故选B。
23.
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的是①,因为此处是陡崖地形,其余地方不适合攀岩,故选A。
24.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手机打车软件使用的是电子地图。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
25.D
【详解】
a处古寺位于海拔500米与550米之间的山坡上,一眼便可看到,体现不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A错误;b处古寺位于山顶,周围没有什么遮蔽物,也体现不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B错误;C处古寺位于陡崖旁边山脊处,体现不出“深山藏古寺”的意境,C错误;d处古寺位于海拔400米与500米之间,周围有海拔高于500米的山峰遮挡,从外部看不容易被发现,能够体现“深山藏古寺”的意境,D正确。故选D。
【点睛】
26.600?700 鞍部 乙 B 3 自西北向东南流 ①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详解】
(1)由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100米,据此可推知最高峰的海拔在600-700米之间。A点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乙处等高线比甲处密集,所以乙处坡度较陡,沿乙路线登山,比较困难。
(3)由图可知,B处比较平坦宽阔、C处为于陡崖,所以B地适合搭建帐篷。
(4)由图可知,该地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李庄和杨庄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3千米。
(5)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可知,D河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
(6)泥石流发生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高出爬,所以图中①②两个逃生方向正确的是①。
27.山顶 0.6 ① 自东向西 中间低,四周高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
【分析】
本题考察判读等高线的能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不仅可以确定某点的海拔、山体的部位、坡度的陡缓、还可以确定某点的地形、河流的流向。
【详解】
(1)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顶,所以图中甲、乙两地地形部位均为山顶。由图可知,甲地海拔在400米—500米之间,乙地海拔在500米—6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约为1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两地间的温差约为0.6℃。
(2)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②处的等高线间距较①处的密,表明②处的坡度较①处的坡度大,由此可知图中①②两条河流,水流平缓的是①。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结合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可知其中河流②的流向为自东向西。
(3)据图可知小李村海拔200米以下,其北侧、东侧和西侧的海拔都在400米以上,由此可知小李村周边的地势特点可概括为四周高,中间低。
(4)小李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二是这里交通便利;三是有①②两条河流经过,水源充足。
28.350 鞍部 山脊 240m 西北 东南 D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详解】
(1)图中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50米,A山顶的海拔不高于350米(海拔在300米-350米内)。
(2)图中可知,B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C地为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3)图中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120米,①~②河段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该河段的实际长度是120*2=240米,该河段的流向是自西北往东南流动。
(4)D地等高线多处重叠是陡崖,适合举行攀岩活动。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分析解答。
29.900 山谷 A 东南 B d 昼长夜短 李村 南 夏季
【分析】
考察等高线特点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距离计算;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详解】
(1)读图,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公式计算可知,该图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3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3cm,代表实地是90000厘米(900米)。
(2) A处等高线由低值凸向高值是山谷, B处等高线由高值凸向低值是山脊,容易形成河流的是山谷A。根据图中纬线23.5°N判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李村位于王村的东南方。
(3)读甲图,此地等高距为100米,山峰在等高线400米以内,海拔大于400米,小于500米。该地海拔最可能是486米,故选B。
(4)活动期间为“六一”,地球运行到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位于图中d段。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并继续向北移动,当地昼长于夜,并且白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图中李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王村无太阳直射。
(5)半年后,即12月1日,地球运行到秋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位于图中b段,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继续向南移动,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处于一年四季中的夏季。
30.平原 山地 山脊 陡崖 ③ 此处为该区域最高点,从这里可进行最大限度的观察 100米 5000 避开山地,靠近居民区 西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A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以平原和山地为主,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表示山脊部位,乙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部位。
(2)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图中①②③三地都是山顶部位,其中③处海拔最高,海拔在800米以上,最适宜建设瞭望台,视野最为开阔。
(3)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该图的比例尺是1:50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0米,若图中公路的图上距离为10厘米,则实地距离是500米×10=5000米。公路中段向东弯曲的目的是避开高大山地,减小工程量,避免道路坡度过大。
(4)读图可知,图中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以看出,③地位于②西北方向。
(5)图中a-b剖面线经过了一座高大的山顶,向东北又经过了一处海拔较低的山顶,地势起伏较大;读下图,A、B、C三幅地形剖面图可以判断,图A剖面图的地势起伏状况与图10中的剖面线a-b图一致。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