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说明:答案填写在第三页右侧的答案框内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为
A.0.18mm B.0.18dm C.0.18m D.0.18cm
2.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C.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3.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B.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
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
D.只要我们认真测量,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
4.关于速度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间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6.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中;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水 C.河岸 D.岸上的树
7.一声源保持振动情况不变,某人逐渐远离,则人听到的声音是
A.音调逐渐降低,响度逐渐变小 B.音调逐渐降低,响度保持不变
C.音调保持不变,响度逐渐变小 D.音调保持不变,响度保持不变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9.下面四句话摘自一位同学学习“声现象”时总结的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A.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物体振动的频率的高低决定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
C.医生使用的听诊器减小了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声大一些
D.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的反射现象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11.在以下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选择题号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D.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72km/h= m/s。
14.声音的传播 介质,光的传播 介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15.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1(do)”的频率是294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 高(选填 “音调”“响度”“音色”)。
16.小芳唱歌比小红唱歌好听,说明小芳的嗓子好,从声音的三要素角度考虑,这句话实际是比较的两声源的 。
17.人耳听到的声音大小也就是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 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
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传播,声音在 中传播较快,声音在
中传播较慢。
19.我们外出旅行时常看到靠近的公路或铁路建造一些隔音墙,其目的是在声音的 过程中来减弱噪声。
20.光在 中传播最快。
21.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
22.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能看到同一物体,说明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发生了 现象。
三、作图和实验题(23题、24题各2分,25题6分,26题4分,27题7分,共21分)
23.如图所示,入射光线SO与平面镜成50度角。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及其大小。
24.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3题图 24题图
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小车从A到B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2)实验前必须练熟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填空“大、小、不变”)。
(3)实验中为了使小车的下滑速度变小,应使斜面的坡度变 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26.小红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琴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琴弦松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 控制条件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小红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的琴弦。
(2)如果小红想探究琴弦发声的的音调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的琴弦。
2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四、计算题(28题6分,29题6分,共12分)
28. 野兔在草地上以16 m/s的速度向前方80 m处的树洞奔跑,秃鹰在野兔后方120 m处以46 m/s的速度帖着地面飞行追击野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29.某同学效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他对着大山喊一声,4s后才听到回声,问这时他离大山多远?若这位同学以1.5m/s的速度向大山走去,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走到山脚下?(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C 2.D 3.B 4.C 5.A 6.B 7.C 8.D 9.B 10.C 11.A 12.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20 14.需要;不需要 15.音调 16.音色 17.振幅;距离 18.固体;气体 19.传播 20.真空 21.同种均匀介质 22.漫反射
三、作图和实验题(23题、24题各2分,25题6分,26题4分,27题7分,共21分)
23、24题如图所示。
23题图片 24题图
25.(1)20;(2)大;(3)小 26.(1) DE (2)AB 27.较黑暗;位置和大小;重合;相等;相等;B
四、计算题(28题6分,29题6分,共12分)
28.解:t1 =S1/ V1=80m/16 m/s=5 s 2分
t2=S2/ V2=(80+120)m/46 m/s=4.35 2分
t1 > t2野兔不能安全逃进树洞 2分
29.解:到大山的距离 S=V1t1 =V1t/2=340m/s×4s/2=680m 3分
s走到大山需要的时间 t2=S/V2=680m/1.5m/s=453.3s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