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1 22:1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21《书戴嵩画牛》
教学目标
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则文言文中的蕴含的道理要借助小牧童的语言、动作以及杜处士的动作去理解,还要通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来揭示文章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音及注释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抓住文中描写不同人物的句子和两次“笑”,体会人物品质,从而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解题,知背景
1.?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几百年后,关于这幅图,苏轼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书”怎样理解?书就是书写、题写。题目的意思是:题写在戴嵩画的斗牛图上。(出示)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文学常识:凡是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称为“题”,在后面的称为“跋”,总称“题跋”。题跋体裁不限,可以是诗、文、抓住文中描写不同人物的句子和两次“笑”,体会人物品质,从而明白“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词等。文字不多,但努力达到“笔简而意足”。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则闻言就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通读,知文意
(一)通读
?出示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同学们,正确朗读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几个字词能读正确吗?(出示)读,强调轴、锦、曝的读音,并且“轴、曝”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我们重点来看看“曝”(出示)
?3、?教师范读,请同学们一边听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一边根据朗读画出节奏。(出示)
?
(二)知文意,梳脉络
? ?1、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看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2)、用“△”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2、好,我先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大屏,你能为这句话找到原文吗?是的,一起读(出示)。我们继续看,是的一起读(出示)? ?
3、哪个小组推荐代表,来说说全文的意思呢?(出示)
4、是呀,杜处士和小牧童围绕斗牛图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 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____”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 ﹌”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
5、真是聪明的孩子,这么快就找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读)通过“尤、锦囊玉轴、自随”可以看出杜处士对这幅画很珍爱。通过小牧童的语言、动作可以看出小牧童的天真可爱。
6、文中有两处描写“笑”的句子,找出来对比一下,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呢?
牧童的笑是天真无邪的,而杜处士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又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精妙呀。
7、那课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蕴含的道理呢?是(出示)一起读。师:是呀,耕种的事当问农民,织布的事当问织女,那画牛的事当问 牧童,看病的事当问 医生。课文学到这里,能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吗?好,同学们说的都对,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事情时一定要请教有相关特长的人。请同学们看大屏(出示)一起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这个作业:(出示)转换角色,练写故事
①我姓杜,人称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愿意做官……
②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还没出村子,我看见……
③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尤爱书画……
小结
课文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