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
命题人:徐敬乾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浸渍 (zì) 颓圮(pǐ) 榆荫(yīn) 目眩(xuán)
B、保姆(mǔ) 菲薄(fēi) 给予(jǐ) 浮藻(zǎo)
C、漂泊(bó) 漫溯(suò) 罗绮(yǐ) 忸怩(ní)
D、百舸(gě) 彷徨 (páng) 青荇(xìng) 殒身(yú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杀戳 廖廓 沉淀 刎颈之交
B、箕踞 叱骂 深邃 满目疮痍
C、变徵 荆棘 斑斓 剑拔驽张
D、骨髓 寒喧 坍圮 书生义气
3、下列选项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比喻)
B.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对偶)
C.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设问)
D.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顶真)
4.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B、《山楂树之恋》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深受观众好评。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槐聚诗存》,文字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不仅《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
C、《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经典名作。赏读这首诗,我们能够咀嚼出新月诗派绘画美的丰富意蕴。
D、《沁园春 长沙》一词是毛泽东在革命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为革命者高声吟唱了一首昂扬乐观的励志之歌。
6、 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 晋军函陵 ② 敢以烦执事 ③ 今太子迟之 ④ 孰与君少长
A、①军队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嫌他迟 ④谁
B、①驻扎 ②对对方的敬称 ③认为……迟 ④谁
C、①军队 ② 管理事务 ③ 迟到 ④ 谁
D、①驻扎 ② 管理事务 ③认为……为迟 ④什么
7、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B、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8、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有“雨巷诗人”之称,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B、新月派是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到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代表作家徐志摩、闻一多等。提倡诗歌应讲求“节奏美”、“画面美”、“构型美”。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③⑤②⑥④①
C、②⑤⑥①④③ D、⑥④①③②⑤
10.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日语“再见” 的音译。)
A、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B、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C、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二、古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每小题4分)
(1)
(2)
(二)、文言文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固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小题4分)
(1)
(2)
三、古诗阅读(8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4分)
答:
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默写(10分每空一分)
14、(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沁园春·长沙》)
(2)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漠,凄清,又惆怅。(《雨巷》)
(3)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5)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律·长征》)
(8)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五、阅读鉴赏(16分)
两片秋叶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的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 "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5、本文标题是“两片树叶”,一片是 ,一片是
。(4分)
16、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对比,领悟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6分)
(1)相同之处是 (2分)
(2)不同之处是
(4分)
1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写道“我悲秋,我亦恋秋”(6分)
(1)作者为什么“悲秋”?(3分)
因为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恋秋”?(3分)
因为
语言应用(10分)
18、烛之武临危赴难,只身入秦,能言善辩退秦师,请结合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根据上联,对出下联。(4分)
上联:巧舌三寸,退秦师十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赏读古典文籍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而且还能让我们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质,诸如烛之武、荆轲、刘邦、项羽等人。请从以上几位中选择一位,写一段评价性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6分)
评价
七、作文 (60分)
在匆忙前行的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驻足回望,回望那曾经让自己欢笑过、痛苦过,并且难以忘怀的经历。你是不是时常有内心冲动,要追忆似水流年,记下那些铭刻于心的人和事?
请结合你的经历,把触动你内心的一件事记下来。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写成诗歌。
湄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上期期中测试
语文答题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值
一、选择题(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古文阅读(16分)
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每个4分)
(1)
(2)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每个4分)
(1)
(2)
三、古诗阅读(8分,每个4分)
13、(1)答:
(2)答:
四、默写(10分,每空一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鉴赏(16分)
15、一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另一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16、相同之处是
。(2分)
不同之处是
。(4分)
17、(1)
。(3分) (2)
。(3分)
语言运用(10分)
18、 。(4分)
19、
。(6分)
七、作文 (60分)
20、 题目: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B 7、C 8、B 9、B ③句是概括,⑤②⑥为一层,④①为一层。10、A“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不准确,过重。
11、12、略13、(1)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草木青葱,落红满地景象。(2)喜爱赞美,留恋珍惜。1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默默彳亍着。(其余略)15、一片是:树上飘落的枯叶;一片是:来自大山的红枫。
16、相同之处是: 都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
不同的不同之处:以枯死的形体冷了人心;(前者)
挤尽了热,将自身烧红,用生命给世界装点红色。(后者)
17、因为 :慨叹如枯叶的人生;
因为 :怀念爱我但更爱大山,又离我而去的“他”。
18、略
19、略(观点明确,符合要求)
400
60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