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湄潭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缺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湄潭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缺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10 15: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
湄潭中学高二化学理科班期中考试试卷
( 总分:11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水电 ⑤太阳能 ⑥燃料电池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自发进行。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生进行。
3、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 N2O4 △H<0 B.C(S)+CO2 2CO △H>0
C.N2+3H22NH3 △H<0 D.H2S H2+S(s) △H>0
4、在体积相同的A和B两个带活塞的玻璃容器中,如分别注入1/4容积颜色相同的NO2和Br2(气),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可以看到
A.A中颜色比B中浅  B.A中颜色比B中深
  C.A、B中颜色深浅一样 D.A、B中颜色都比开始时深
5、据报道,某国一集团拟在太空建造巨大的集光装置,把太阳光变成激光用于分解海
21世纪教育网
水制氢气:2H2O ==== 2H2↑+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分解反应是放热反应 B、氢气是一级能源
C、使用氢气作燃料有助于控制温室效应
D、若用生成的氢气与空气中多余的CO2反应生成甲醇(CH3OH)储存起来,可以使生存环境不受污染
6.已知在25℃,101kPa下,l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下列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8H18(1)+25/2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
B 、2C8H18(1)+25O2(g)=16CO2(g)+18H2O(1)
△H=-48.40kJ·mol-1
C 、 C8H18(1)+25/2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D 、 C8H18(1)+25/2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7.同温同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l)+B(l) = 2C(g) △H1 B、2A(g)+B(g) = 2C(g) △H2
C、 2A(g)+B(g) = 2C(l) △H3 D、2A(l) +B(l) = 2C(l) △H4
8、反应:A(气)+3B(气) 2C(气) △H<0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和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内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0.2molH2和1molN2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 ,从反应开始到
平衡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1.5mol NH3 B、0.5molH2;0.5molN2
C、0.8molN2、0.4mol NH3 D、1mol NH3
1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高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500℃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12、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33% B.40% C.50% D.66%
13、反应2n(s)+4m(g) c(g)+3q(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
C.相平衡体系中加入n,反应速率加快
D.达到平衡后,增加压强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14、已知H2(g)、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1366.8 kJ·mol-1,则由C2H4(g)和H2O(1)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 -44.2 kJ·mol-1 B. +44.2 kJ·mol-1
C. -330 kJ·mol-1 D. +330 kJ·mol-1
15、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SO2和3molO2,一定条件下建立如下平衡:
2SO2(g)+O2(g) 2SO3(g) △H + -Q kJ·mol-1
测得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KJ)为
A、1.8Q B、2Q
C、Q D、0.9Q
16、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气体通入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按下式进行:
m A2 + n B2 2C,2S内反应速率如下:v (A2) = 0.5mol/(L.S),v(B2) = 1.5 mol/(L.S), v(C) = 1 mol/(L.S) , 则m和 n的值分布为
A、2、3 B、3、2
C、3、1 D、1、3
17、在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s)+2Y(g) 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B、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同时生成n mol的Z
18、已知:4NH3(g)+5O2(g)=4NO(g)+6H2(g),△H=-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19、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 ,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0 B.T1>T2,<0
C. T1<T2,>0 D. T1<T2,<0
2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l和KOH反应的中加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第 Ⅱ 卷
二、填空题:(共50分,七大题每空2.5分,)
21.将0.3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KJ热量。
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已知: C2H6O(g)+3O2(g)2CO2(g)+3H2O (g) △H1
H2O(g)== H2O(l) △H221世纪教育网
C2H6O(g)== C2H6O(l) △H3
若使23g C2H6O( l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
23、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 mol,其转化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4.右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_。
25、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t℃ 700 80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分)。21世纪教育网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常温常压下,A、B、C、D均为气态。A与B可发生可逆反应:
A+BC+nD。若将2 mol A和2 mol B混合充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条件下达平衡时,C的浓度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温 度/℃ 压 强/Pa C平衡浓度/(mol·L-1)
25 1×105 1.0
25 2×105 1.8
25 4×10521世纪教育网 3.2
25 5×105 6.0
(1)可逆反应中,化学计量数n取值范围为_______ _,
(2)在5×105 Pa时,D的状态为______ __。
27、在稀氨水中存在下述电离平衡NH3+H2O NH3 ·H2O NH4++OH-,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中c (OH-)如何变化?;平衡移动方向如何?
加入的物质 少量(NH4)2SO4固体 少量HNO3溶液 少量KOH溶液
c (OH-)的变化(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 ② ③
平衡移动方向(正向或逆向) ④ ⑤ ⑥
激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