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过程与方法: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明白分子在不断运动,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教学难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六神花露水喷洒,学生能闻到香味
走在校园里可以闻到桂花飘香
演示 品红扩散现象
湿衣服可以晾干………
学生:物质都是由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老师: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有物资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而这些粒子就包括了分子和原子。
板书: 分子和原子
物质都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
过渡:阅读课文,了解分子有哪些性质。
老师:接下来欣赏两张图片
苯分子图 移走硅原子图
(拓展一下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倍数约3亿倍)
学生:说明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老师:让我们来看看一组数据:一滴水的质量是1.26×10-26Kg,一滴水中有1.27×1027个水分子。
学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老师:刚刚我们提到了走在校园里能闻到桂花飘香,甚至有时候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老师:很好,正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我们滴有品红溶液的烧杯,整杯水都会变成红色呢。
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过渡: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现象,探讨实验结论
老师:我们再来思考分子的运动速率跟温度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猜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老师:生活中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晾衣服夏天衣服干的快
糖在热水中溶解速率比冷水中更快
热菜的香味飘香的更快
老师:很好,所以说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过渡:刚才我们说品红会把整个烧杯溶液变成红色,而且均匀程度差不多呢?这里除了告诉我们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外,还可以知道分子什么性质?
学生:分子间有间隔。
老师:那老师来演示一个实验来看看分子间有没有间隔。
50毫升的乙醇和50毫升的水混合后,观察总体积
学生: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老师:就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进入间隙中就导致了总体积小于100毫升了;那间隔大小会不会一样呢?以固体液体气体为例.
学生:思考?
老师:接下来请一个学生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实验:
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小孔,分别推同体积的空气和液体,观察哪个更容易压缩?
学生:气体更容易压缩。
老师:所以说三者的间隔大小是?
学生:固体<液体<气体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