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材分析】
本节是根据《生物学课程标准》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及第四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来编写的。本节课紧扣绿色植物与水,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从哪来又去了哪,如何参加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依靠根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99%以上用于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它对植物自身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从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入手,让学生感知到植物的蒸腾作用,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叶片上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气孔是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蒸腾水分的通道,通过制作鸭跖草叶下表皮临时装片重点观察气孔。理解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可以调节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
植物的蒸腾作用意义重大,为下节课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总结能力、画图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的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学习难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的原理。
新课导入
新知探究一: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
新知探究二: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新知探究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学以致用
情感升华铺垫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将月季的叶子放入70℃的温水中,观察叶表面出现了什么?上表面多还是下表面多?有气泡产生说明有气体从植物体内到了植物体外,这是通过叶表皮的哪个结构到达植物体外呢?
依据实验进度表进行实验
制作鸭跖草叶下表皮临时装片
实验步骤
显微镜对光
制作叶表皮临时装片
观察记录
收镜
擦
滴
撕
展
盖
建议时间
22min
8-10min
课后完成
是否完成
(完成打√)
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3.实验记录
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
(1)将制作好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的 镜下观察,除了看到许多形状不规则的 细胞外,还可以看到成对的半月形的 细胞,以及由它们的空隙形成的 。表皮细胞的颜色是 的,保卫细胞的颜色是 色,说明保卫细胞里有 。
(2)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厚薄均匀吗?靠近气孔侧的细胞壁 (厚/薄),远离气孔侧的细胞壁 (厚/薄)。
3.画图
根据观察的结果,用铅笔画出5-6个相连的叶表皮细胞和一个气孔,并在图的右方标注各部分名称。
4.思考气孔开合的原理
保卫细胞 ,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 ?,气孔关闭。
当气孔张开时,植物体会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如氧气、二氧化碳,我们初一学习过植物的哪些生理过程与这两种气体有关啊?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气孔这一结构还与植物的哪项生理过程相适应呢?
1.播放“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实验视频。(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取两枝粗细相近的枝条,一枝将叶片去掉,一枝保留叶片,分别插入两个量筒内,枝条露在瓶外的部分用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紧。在瓶内倒入等量的水,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然后在瓶壁上做上标记,放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2. 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问题:①比较两个瓶内水的液面高度、塑料袋里是否发生了变化?②为什么设置两组实验,该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③分析实验现象,你能直观地得出什么结论?
3.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植物99%的水分都用于蒸腾作用,这是不是极大的浪费?蒸腾作用对于植物本身而言具有什么意义呢
观看视频,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本身而言有什么重大意义。
将蒸腾作用与支付宝蚂蚁森林的公益项目联系起来:
如果要在阿拉善盟种树,结合今天学习到的内容,想想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树种?
公益组织将树苗移栽过去时剪去了枝叶,这是为什么?
利用种植前后的照片学生思考:绿色植物有哪些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实验,为新知学习埋下伏笔
依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进度表,分组实验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
结合实验记录纸的问题进一步观察气孔的结构,尝试解决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否与叶片的含水量的多少有关?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图像完成画图
学生结合模型以及视频理解气孔开合原理
学生回忆初一学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理解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观看视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植物主要通过叶片向外散失水分。进一步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蒸腾作用的意义
学生联系实际回答问题
保护绿色植物,增加绿化覆盖率等等 用小实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知欲,导入观察气孔的实验
气孔的结构比较微观,学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设计分组实验观察叶表皮气孔并画图,帮助学生对气孔的认识由理性上升为感性认识。
学生借助“实验记录纸”自主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是叶片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的强弱
通过模型展示、视频播放帮助理解气孔开合原理
将实验拍成微视频,清楚地展示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自主建构蒸腾作用的概念,理解气孔不仅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也是叶片散失水分的通道
学生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时尚潮流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绿色植物,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