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1
班级:
姓名:
我是小小书法家,我能把字写漂亮。(2分)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高尚的人对话。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án
suǒ
huāng
tang
xīn
suān
shū
kān
jiù
fù
piān
zhānɡ
shù
shuō
yīng
xióng
wú
xiàn
shuāi
bài?
三、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打“√”。(6分)
(1)姐姐不仅喜欢看精彩有趣的唐代传(zhuàn
chuán)奇,还喜欢看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zhuàn
chuán)》。
(2)我们要“读万卷(juàn
juǎn)书,行万里路”,还要用胶卷(juàn
juǎn)记录精彩的生活。
(3)分配任务时要力求公平,不能搞“差(chā
chāi)别待遇”,总把美差(chā
chāi)分给某一个人。
四、选择题。(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教诲(huǐ)
恒心(hén)
岂有此理(qǐ)
B.背诵(sòng)
可耻(chǐ)
比比皆是(jiē)
C.书卷(juǎn)
美差(chā)
栩栩如生(xǚ)
D.传记(?zhuàn)
发酵(xiào)
煞风景(shā)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知半解
许许如生
B.兴亡盛衰
索然无为
C.无病而申
津津有味
D.不求甚解
心动神移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画上的鸟儿栩栩如生,似乎要展翅飞翔。
B.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不耻下问。
C.这本故事书里的故事情节老套、语言呆板,读起来津津有味。
D.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上华灯高照,流光溢彩。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________,掷地有声;为人有________,豁达淡泊;生命有________,深远厚重。恰如季羡林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分量
质量
雅量
B.分量
雅量
质量
C.质量
雅量
分量
D.质量
分量
雅量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写着写着,禁不住我眼泪花花。
B.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
C.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D.张强虽然学习成绩好,而且他一点也不骄傲。
6.下列句子关联词使用不当的是(
)
A.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B.
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C.
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D.
因为从前没干过这一行,但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
7.下列作品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
猪八戒
B.《三国演义》
林冲
C.《水浒传》
鲁智深
D.《封神榜》
姜子牙
五、词语总动员。(22分)
1.选出正确的字,打“√”。(4分)
教(诲
悔)
(岂
凯)旋
(缺
决)少
(扑
朴)素
盛(哀
衰)
烦(琐
锁)
书(刊
刑)
背(诵
颂)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9分)
(
)(
)如生
(
)(
)无味
如(
)如(
)
呕心(
)
(
)
别出(
)(
)
如饥(
)(
)
陈老师为了教育事业
,退休以后他仍然从事写作工作,利用余热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做贡献。
这五百个罗汉,面貌各异,
。
哥哥正
地学习外语,准备出国留学。
3.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近、
反义词。
(4
分)
近义词
反义词
(1)
她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
(
)
(
)
(2)
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
(
)
(
)
(3)
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
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使我心动神移。
(
)
(
)
4.选词填空。(5分)
不求甚解
一知半解
迷惑不解
(1)遇到问题不要满足于(
),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2)我读得很快,大有(
)的味道。
(3)挑山工居然会比游人走得快,我开始真有点(
)。
依依不舍
念念不忘
(4)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
)地把书放回书架。
(5)我不能接受这个赞誉,因为那是看巴金先生的《家》后(
)的词句。
六、句子加工厂。(4分)
1.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缩句)
2.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改成反问句)
3.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了。(改病句)
4.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七、课文回眸室,日积月累。(5分)
1.《忆读书》以
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
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
”。
2.《我的“长生果”》一文的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
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自己读书的
。
3.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怎样读书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说要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检阅台(17分)
(一)课内阅读。(7分)
我的“长生果”(节选)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1.“长生果”的原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选文中指_____________。画线句把______________比作“长生果”,意思是________
A.读书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B.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延续的源泉。
2.用波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3.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
A.讲“我”少年时代的读书感受。
B.讲读书的好处。
C.讲“我”读书的收获。
4.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选文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
(2)第二自然段是景物描写,写出了作者郊游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 )
(二)课外阅读。(10分)
读书学文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他读《白洋淀纪事》,每遍都要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当时,贾平凹没有给他这种读书法起什么名字,我们就叫它“读书学文”法吧!
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如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就是通过阅读著名作家的范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他说:“第一看文章的主旨大意,第二看整体布局,第三看文章展开的主要线索,第四看遣词造句……”通过这“四看”,吕祖谦既读了书,又学会了写。
北宋诗人黄庭坚读书时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一次,黄庭坚从开封相国寺得到一本宋子京写的《唐史》初稿。这本史稿是经作者修改过的,稿纸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有的字已无法辨认,黄庭坚却如获至宝,对修改之处读得特别仔细,凡宋子京改过的字句,他都反复推敲,对比分析。这样读下来,黄庭坚收益很大。
这些经验表明,“读书学文”,以提高写作能力为目的,从名家的范文中吸取营养,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读书方法。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2分)?
2.本文讲了
、
、
三人的读书方法。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黄庭坚的读书方法。
3.什么是“读书学文”法?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九、妙笔生花。(20分)
题目:向你推荐一本好书
在你读过的书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本?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介绍给别人,把推荐的理由写具体,400字左右。
答案:
二、繁琐
荒唐
心酸
书刊
舅父
篇章
述说
英雄
无限
衰败
三、(1)chuán
zhuàn
(2)juàn
juǎn
(3)chā
chāi
四、1.
B
2.D
3.
C
4.B
5.C
6.D
7.B
五、1.诲
凯
缺
朴
衰
琐
刊
诵
2.栩栩如生
索然无味
如火如荼
呕心沥血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1)呕心沥血
(2)栩栩如生
(3)如饥似渴
3.
(1)
贡献
索取
(2)
赞扬
批评
(3)
朴实
华丽
4.(1)一知半解
(2)不求甚解
(3)迷惑不解
(4)依依不舍
(5)念念不忘
六、1.生活恰似画页。
2.我曾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呢?
3.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我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了。
4.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读起另一部著作《水浒传》。
七、1.《忆读书》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我的“长生果”》一文的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
3.心到
眼到
口到
4.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二)1.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 具有丰富营养的书籍 书 B
2.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
3.A
4.(1)× (2)×
5.示例: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们前进路上的明灯
(二)1.从别人的文章中学写作的方法,其实在古代就有不少人用过。?
2.本文讲了贾平凹、吕祖谦、黄庭坚三人的读书方法。用一句话总结一下黄庭坚的读书方法。
黄庭坚的读书方法是特别留意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之处。
3.我们看书时,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描写,再次学语言运用……每次都学习到不同的知识。
4.提示:结合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来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