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上册历史《第八单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A.张之洞????????B.张謇???????C.荣宗敬????D.范旭东
2.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受西方的影响,人们的传统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下列娱乐方式不属于中国近代娱乐新时尚的是( )
A.吃西餐????B.看电影??? ??C.跳交际舞?????D.看皮影戏
3.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A.近代民族工业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C.国家独立是展开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前提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4.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个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实现君主立宪制C.挽救中华民族危亡D.建立民主共和国
5.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6.“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A.《申报》???????B.《解放日报》????C.《民报》???D.《中外纪闻》7.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推动
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中国共产党的提倡
8.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人民教育出版社B.商务印书馆C.大同书局D.人民文学出版社
9.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
A.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B.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男尊女卑思想彻底消亡???? ????????D.当时已经实现男女平等
10.近代中国伴随外来文化、政局更替、经济发展,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下列关于教育、文化方面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
A.1872年在上海创办《生活》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B.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书局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是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
D.京师大学堂是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11.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
A.自由性??????????????B.广泛性
C.民主性??????????????D.公正性
12.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法学格言使我们坚强。”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
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源泉
13.1897年,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B.中华书局
C.开明书店????????D.生活书店
14.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A.聂耳????B.冼星海??C.田汉????D.徐悲鸿
15.“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奋斗。这首歌创作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6.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
A.齐白石??????B.茅盾??????C.徐悲鸿????D.鲁迅
17.《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聂耳???????B.田汉?????C.毛泽东????D.冼星海
18.作者在谱曲时把原歌词“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改成“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歌曲结尾处,在原歌词“前进,前进”之后加上“前进,进!”……这段材料叙述的是( )
A.《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B.《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C.《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影响? ??????D.《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过程
1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
A.互助的思想????????????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D.平等的思想
20.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如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二.材料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
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6年6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芬在给清廷的《请推广学校折》中,第一次正式提议设立“京师大学”。1898年6月,清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京师大学堂毕业生分别授给贡生、举人、进士头衔。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各地逐步兴起各级新式学堂。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京师大学堂1910年改设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7科。辛亥革命后改为现在的学校名称。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所大学。
材料二?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赏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是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摘编自《申报》创刊词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简述晚清最早提议在科举体制之外设置教育机构的一例。中国近代第一次全国各地实行新的学制,始于哪一个教育法令的颁布?我国封建考试制度终结于那一年?材料中涉及的大学,今名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哪些主要内容列入《申报》登载范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的历史地位。
(3)《申报》和商务印书馆都创办于哪一地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3.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文章来源【统编历史】,(2)图2反映出这场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3)图3反映的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24.中国近代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表达了赤诚的爱国之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先锋】
(1)请写出这两张邮票中科学家的名字,并介绍他们的主要贡献。
【思想先哲】
请写出图3著作的作者和图4著作的翻译者,以及他们在这两本书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
【音乐先驱】
(3)201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 ?? ? ? ?。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 ? ? ? ??。
【以史为鉴】
(4)这些近代的科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B6.A 7.B 8.B 9.B 10.C11.D 12.D 13.A 14.A 15.C
16.D 17.D 18.A 19.D 20.B
21.
(1)“自强”、“求富”;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2)“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困难:缺资金、缺技术;政府官员态度冷淡。
(3)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2.
(1)1896年6月,李端芬《请推广学校折》;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北京大学。
(2)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商业贸易;奇闻轶事;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全国著名大报;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3)上海;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识字水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23.文章来源【统编历史】,更多历史干货,关注【统编历史】
(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给分).
(2)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24.
(1)图1:詹天佑,主持设计和施工了京张铁路。图2:侯德榜,写成《制碱》一书,发明“侯氏制碱法”。
(2)图3:《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图4:《天演论》是严复的译著,他在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
(3)《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
(4)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