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标志:(Olympic Logo)是由《奥林匹克宪章》确定的,也被称为奥运五环标志。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北京申办2008年29届奥运会进程
1998年11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向中国奥委会递交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书。
1999年1月6日,中国奥委会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全体会议,审议并批准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 。
2000年2月2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有10个城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6月19日,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50份《申请报告》。
2001年7月13日22时10分,北京胜利地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
陈述发言
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介绍北京申办情况
陈述发言的思路: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
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的身份发言,陈述的重点内容表现为:
第一部分(第1~3段)中国政府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
何振梁先生是职业体育人士,是国际奥委会执委,时年72岁,被人们称为北京奥申委“最年长的志愿者”。
第一部分(第1段)选择中国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2~3段)我的梦想。
第三部分(第4~5段)重申选择北京的意义。
发言稿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和两位人物的身份有关系吗?为什么?
内容不同:前一篇侧重中国政府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承诺;后一篇侧重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矢志不渝的追求。
身份不同:前一位是上届国务院副总理,后一位是职业体育人士,曾任国际奥委会执委。他们的发言和人物的身份一致。
两篇发言稿的语言、态度有什么特点?
语言简洁得体,态度诚恳庄重。
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中国政府对奥运的坚决支持和尽力实现承诺的态度,对奥运赢余或发生赤字的处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等等。
两篇陈述发言都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
浓郁的文化氛围表现在:引用先圣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表达对世界客人的欢迎;何振梁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经历,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梦的始终不渝的追求。浓郁的文化氛围可强化中国申办奥运会的文化色彩,让更多的奥委会成员认可。
最庄严的承诺:中国政府支持申奥
李岚清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我保证,2008年奥运会需要的任何帮助,政府都会提供。我希望借此机会向你们保证,如果此次奥运会发生盈余,我们将用它来建立一个 奥林匹克友谊合作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如果发生赤字将由中国政府承担。”
拓展回顾——陈述之最
何振梁表示:“……你们今天的决定,将瞬间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你的信息意味着全球团结新世纪的开始。如果2008年的奥运会主办权能够授予北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七年后的北京,都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最动情的发言:将为决定而自豪
最有说服力的数据:96%中国人支持申奥
刘淇市长在申奥陈述中表示:“95%以上的中国人民支持申办奥运会,有60万志愿者随时准备投入到奥运会中,北京的市民无论老幼现在都在积极学习外语,我想告诉人们的是,虽然我过去是学俄语的 ,但现在正在和市民们一起学习英语。”
最具创意的构思:火炬接力的路线
杨澜充满激情地说,基于丝绸之路带来的灵感,我们的火炬接力 将经过希腊、埃及、罗马、拜占庭、美索布达米亚、波斯、印度和中 国,以共享和平,共享奥运为主题。奥运永恒不息的火炬跨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而达到一个最高的高度,在中国奥运圣火将通过西藏、穿过长江和黄河、踏上长城,途经香港、澳门、台湾并在组成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中传递。
北京奥运知识竞赛
①2008年奥运会的理念:____,___,____。
②2008年奥运会会徽:“_______” 。
③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_______ _ _ ”(One world、One dream)。
④_____年7月13日22时10分,北京胜利地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绿色奥运 人文奥运 科技奥运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1
设想一下,如果现场请你作为一普通百姓或者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讲给同学听听,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