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计划
单元教
学
目
标
1、了解所学武术动作名称的含义,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已学过的武术动作。
2、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简单动作组合,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学习武术套路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主要教法与措施
安全措施
1
1、游戏活动:石头、剪刀、布
2、学习武术基本功:正踢腿、侧踢腿、仆步压腿。
1、初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2、初步学习腿功。3、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
重点: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方法。
难点:踢腿时爆发用力。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进行游戏
2、教师讲解示范基本功动作。
3、教师组织练习,分组教学。
4、教师巡视指导,邀请学生展示并点评。
1、课堂教学中,适时提示学生要在安全的区域进行练习。
2、练习时注意周围同学的练习,做到组与组之间的练习互不影响
2
1、复习武术基本功。
2、学习武术基本动作:弹踢、摆掌、撩掌、穿掌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学生基本掌握基本功,能够做完整动作。?
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刻苦精炼的好学风和良好的武德精神。
重点:武术基本动作的动作方法及要点。
难点:动作节奏和手眼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武术基本动作。
2、教师组织练习,分组教学。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并点评。
1、课堂教学中,适时提示学生要在安全的区域进行练习。??
2、练习时注意周围同学的练习,做到组与组之间的练习
互不影响。
3
1、复习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学习。
2、武术组合动作:摆掌撩掌类:上步搂手马步击掌——弓步双摆掌——弓步钩手撩掌——弹踢推掌——马步击掌
游戏:创造动作
1、了解所学武术动作名称的含义。
2、学生能初步掌握武术组合动作的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点:手法、步型动作规范。
难点:动作连贯、推掌有力。
1、教师师范讲解组合动作,学生模范练习。
2、教师提问指导,示范,师生一起总结武术组合动作区别。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分层教学法。
4、反复练习,提高武术组合动作的熟练程度。
1、充分利用器材?,科
学合理设置场地、保证运动场地的清洁和安全。??
2、练习时注意周围同学的练习,做到组与组之间的练习互不影响。
《体育与健康》教案设计(水平二)
课题:武术基本功-正踢腿
年级:四年级
授课教师:
时间:
教学
内容
1.武术基本功:正踢腿
2.游戏:穿越万重山
重点
挺胸立腰,上踢勾脚。
难点
踢腿时爆发用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正踢腿动作名称的含义,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正踢腿动作。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功正踢腿的练习方法,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学习武术动作奠定基础。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组织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二、准备活动
情景游戏:克服天气变化
规则:听到场景描述做相应的动作,闪电-并腿击掌打开、打雷-马步冲拳两次、下大雨-弓步击掌、涨洪水-仆步手摸脚。
2、柔韧拉伸练习
第一节:站立单脚拉伸
第二节:立位体前屈
第三节:坐位单脚拉伸
第四节:坐位体前屈
第五节:横叉
第六节:竖叉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教师表演。
3.教师提出本课目标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安全提示(注意力集中)
1.教师示范讲解规则,在原地先练习动作,再跟音乐游戏。
2、教师领做、口令指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
一、组织: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要求:安静、整齐,注意力集中。
组织:
要求:1、认真听讲,愉快游戏,注意安全。
2、动作伸展到位;拉伸动作幅度从小到大,避免拉伤。
11分钟
1遍
课序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组织要求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基
本
部
分
三、技能教学
(一)新授:
1、学习正踢腿
动作方法:两腿并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左脚上半步,重心前移成左脚支撑,右脚尖钩起向前额处猛踢;然后右脚放松下落至左脚侧,再上半步,踢左腿。如此交替进行。
重点:挺胸立腰,上踢勾脚。
难点:踢腿时爆发用力。
踢腿练习:两人一组,一前一后站立,后边同学手搭在前边同学肩上进行正踢腿练习,然后交换。
踢气球练习
方法:用一根绳子拴在两根标志杆上把它拉直,绳子中间放一个气球,高度可以调整,照这样做四组。然后由低到高调整练习踢腿。
游戏:穿越万重山
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安排一名组长,按照老师的要求拿着路线图(接力棒)从石墩(标志盘)上踩过,走过大石梯(绳梯),绕过小山丘(标志桶),跳过大石头(小栏架),在终点位置正踢腿两次,再从右边跑回队列把路线图交给下一名同学,依次进行。按男女名次奖励五角星。
教师讲解示范:挺胸立腰、上踢勾脚、爆发有力、下落并脚
2、学生集体模仿练习
3、分组踢腿练习
和踢气球练习
4、纠正、巡回指导
5、优生展示
6、再次练习
7、师生共同交流。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游戏方法,让学生先试玩一遍,再进行比赛。
组织:
学习正踢腿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
听清讲解,观察教师示范,认真练习。注意练习间隔距离,不要踢到同学。
组织:踢气球
▲
▲
▲
▲
▲
◎
◎
◎
◎
◎
要求:排队依次练习,注意安全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规则,游戏注意安全
18
分钟
6分钟
20次
2遍
结束
部分
1.整理放松。
2.学练总结。
3.布置课外作业。
4.宣布下课。
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活动。
2.学生自评、互评,小结归纳
3.教师小结
4.布置课外作业
5.整理场地,收拾器材
6.宣布下课
组织:先成体操队形,后成四列横队。
要求:动作放松、生动活泼;共同评价、表扬先进。
5分钟
1遍
场地器材
口哨1个、音响一台、标志杆8根、绳子4根、气球8个、胶带一卷、小栏架4个、标志桶12个、绳梯4副、标志盘12个。
练习
密度
40%-45%
运动
心率
115-135分/次
预计学生生理曲线
课后反
思
水平二(四年级)《武术基本功-正踢腿》体育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体现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让每个学生享受到被重视的感受,从而乐于学习、乐于享受学习成功过后的喜悦感。
二、教材选择:
本节课是小学三、四年级武术教材内容。主要是在复习巩固水平一阶段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基础上提高武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初步了解武术的特点,培养学生学练武术的兴趣,使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1、教材分析:
武术是一项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通过武术动作的训练,能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快速、协调等素质,增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加大各关节活动的幅度和灵活性,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呼吸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功能。通过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武德,培养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三年级都接触过武术,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多种武术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认知目标:了解正踢腿动作名称的含义,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正踢腿动作。
2、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功正踢腿的练习方法,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学习武术动作奠定基础。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挺胸立腰,上踢勾脚。
难点:踢腿时爆发用力。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武术基本功:正踢腿,由于是新授课,因此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建立正踢腿的动作概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的教法手段设计上采用讲解法、动作示范法、语言鼓励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循环练习法等。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开始热身部分(12分钟)
1、教学常规
2、情景游戏3、柔韧拉伸练习
(二)基本部分(23分钟)
1、武术基本功正踢腿动作讲解示范(两腿并立,两臂侧平举立掌,左脚上半步,重心前移成左脚支撑,右脚尖钩起向前额处猛踢;然后右脚放松下落至左脚侧,再上半步,踢左腿。如此交替进行。)2、集体模仿练习3、分组正踢腿练习和踢气球练习4、强调动作要领,深入讲解(请学生示范、配合)5、再练习(巡回指导)6、错误动作纠正(拔跟,送髋,身体不稳,顶不正),全班纠正引导(反面教材示范)7、再练习8、游戏:穿越万重山
(三)放松整理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同学之间相互放松)2、同学之间相互评价3、教师总结评价,延伸教学4、收器材5、下课!
七、预计的效果、负荷分析:
通过本课的教学,采用合理的教法和手段,预计90%以上学生能较好的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水平二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水平二学生身心状况,本课运动负荷控制在115次/分----135次/分的幅度内,采用中度。学生获得适宜的运动负荷,有效地增强体质,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以及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
八、教学资源:
本课参照水平二学习领域目标设计教案,水平二学生能够积极与同伴默契配合,相互合作。场地布置在篮球场,有利于教学,保证安全。课前需准备器材如下:口哨1个、音响一台、标志杆8根、绳子4根、气球8个、胶带一卷、小栏架4个、标志桶12个、绳梯4副、标志盘12个。
创新点阐释:
本课除了运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手段之外,还设计了比较有趣的踢气球练习。这样大大促进了小学生对正踢腿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面向全体学生,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另外,运用了游戏比赛让学生兴趣倍增,并且能让学生在比赛中把动作技能更加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