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学校:
班级:小学三年级
人数:42人
教师:
主要教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自垫球)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100%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练习中,了解并说出垫球的动作方法。2.通过本节课练习,85%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垫球部位和直臂垫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灵敏的身体素质。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挑战、顽强拼搏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提高与同伴探究交流、相互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垫球部位与击球点难点:蹲、夹、蹬、压动作协调配合
课的部分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和学练法
时间(min)
练习次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清点人数。2.教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3.体委报告出席情况。4.宣布本次课任务,目的与要求。5.检查服装,强调安全事项。
教法:教师讲解本课任务,语言
激励学生,激发学习愿望。要求:讲解清楚,声音洪亮。
服装整洁,精神饱满。
3.队伍整齐,背风背阳。
队形:要求:1.认真听讲,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2.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2
1
准备部分
二.热身活动1.慢跑热身围绕场地进行慢跑热身。2.排球操伸展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
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教法:进行完整动作示范并讲解,口令带领学生进行练习。要求:口令清晰,声音洪亮,动作准确大方。
队形:体操队形散开学练法:听教师口令,模仿教师共同做热身活动。要求:步伐正确,移动迅速,重心低动作到位,有节奏。
24
14×8拍
基本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引入1.游戏:球球跳起来提问:如何让球在你手中跳动起来?让学生自行尝试。2.总结学生动作方法。3.进行示范,请学生注意观察思考三个问题:垫球手型垫球部位和击球点发力方式二.学习自垫球1.垫球手型叠指式:两手四指并拢相叠,两拇指平行,掌跟相靠。手腕下压,手臂伸直。垫球部位与击球点手腕上10cm处(贴粘贴),击球正下方2.下肢动作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一脚稍前,一脚稍后。3.垫球技术动作蹲:两腿下蹲,降低重心夹:两手相叠,两臂夹紧蹬:下肢蹬地发力压:手臂抬至肩高时手腕下压击球的正下方(协调配合!)三.练习自垫球1.徒手模仿练习体会协调发力2.垫固定球练习前后两人一组,一人持球,另一人击球,体会垫球部位与击球点。3.一抛一垫(多垫)练习提高脚步移动能力
。4.集中纠错后继续练习解决难点5.进行一抛多垫比赛看学生掌握情况。四.体能练习在排球场地进行“36米”移动练习。一.放松活动1.放松上肢(1)抖手臂(2)肩绕环2.放松下肢拍打腿部肌肉二.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总结评价3.请体委课下帮忙收拾器材。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组织:(1)左右间隔两臂,前后间距3米。成体操队形。(2)1、2排同学蹲下,3、4排同学错位站立教法:1.讲解游戏规则2.总结学生动作特点3.示范(正面、侧面)正确技术动作4.对学生进行提问要求: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讲解清晰、明确示范动作规范。组织:1、2排同学蹲下,3、4排同学错位站立教法:1.讲解排球自垫球技术方法。讲解插夹蹬压的具体意思。并分别示范。2.让学生在手臂正确位置粘上粘贴。要求:组织合理,讲解清晰,示范动作规范,声音洪亮,有层次感。组织:全体起立。(左右间隔两臂,前后间距3米)教法:1.讲解练习方法和练习目的,进行练习示范动作。2.巡回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3.进行集体纠错后继续组织练习。要求:讲解清晰准确,示范动作规范。多进行鼓励、表扬。组织:4人一组,两片场地同时进行。要求:讲解练习要求,明确规则,给学生加油鼓励。组织:左右间隔两臂,前后间距3米,成体操队形教法: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组织:四列横队,密集队形教法:1.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做放松练习。2.总结本课学习内容,重难点。并喊出:“唯有相信团队、依靠团队和贡献团队才能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口号。3.宣布下课。要求:声音洪亮,动作规范,口令清晰,总结到位。
队形:
同上
学练法:1.根据游戏规则尝试练习2.认真观察老师示范,积极思考要求:积极练习,认真观察并思考总结队形:
学练法:听教师讲解正确动作方法,进行分解动作模仿。2.在手臂正确位置贴粘贴。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积极模仿,理解插、夹、蹬、压代表意思。保持队伍安静整齐。队形:
学练法:1.认真听教师讲解,明确练习内容。积极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3.认真听教师集体纠错。要求:认真听讲,积极练习,及时纠错,保持课堂纪律。队形:要求:积极练习,遵守练习规则。队形:
队形:学练法:1.跟随老师做放松活动。2.认真听讲,回忆本课所学内容。3.跟老师再见。4.体委协助老师回收器材。要求:集合队伍快、静、齐。
111233444522
1111101020103-4211
预计生理负荷与练习时间
场地器材
课后小结
脉搏曲线
全课平均心率
120±5
排球场排球30个
课中最高心率
145±5
全课练习密度
65±5%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
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