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全程学习方略课件:21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全程学习方略课件:21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鲁科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10 18:2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例1】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
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规范解答】选C。由于甲橱中存放的为酸,乙橱中存放的为碱,丙橱中存放的为非金属单质,丁橱中存放的为金属单质,而碘属于非金属单质,所以应放在丙橱中,故选C项。
【变式训练】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
C.酸 硫酸 H2S
D.盐 纯碱 Na2CO3
【解析】选D。氧化铁化学式应为Fe2O3;CO不是酸性氧化物,碳酸气是CO2,是酸性氧化物;硫酸化学式为H2SO4,H2S名称是氢硫酸。
【例2】下列四组溶液中每组都是三种,其中可用稀硫酸进行鉴别的一组是
A.BaCl2溶液、Ba(NO3)2溶液、Na2CO3溶液
B.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Cl溶液
C.Ba(NO3)2溶液、KCl溶液、MgCl2溶液
D.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Cl溶液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自主解答】选B。A项,三种物质都能与H2SO4反应,但BaCl2溶液、Ba(NO3)2溶液与H2SO4反应时现象相同,无法鉴别;B项,Na2CO3溶液与H2SO4反应时有气体产生,BaCl2溶液与H2SO4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NaCl与H2SO4不反应,可依据不同现象进行鉴别;C项,KCl溶液、MgCl2溶液与H2SO4都不反应,无法鉴别;D项,Na2CO3溶液、K2CO3溶液与H2SO4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变式训练】下图表示相连线的酸、碱、
盐之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下表提供
的四组物质符合下图要求的是( )
【解析】选D。结合图示,逐项分析各类物质间是否可以转化。A项,酸与两种盐均反应,碱和盐1不能反应;B项酸与两种盐均反应,碱和盐2不能反应;C项,碱和盐1、盐2均不发生反应;D项H2SO4与Ba(OH)2、Na2CO3,Ba(OH)2与Na2CO3、CuSO4,Na2CO3与CuSO4均可以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存在形态只有化合态和游离态两种
B.同一元素呈化合态时其化合价一定比游离态时高
C.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单质
D.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呈现的价态一定不同
【解析】选A。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价态可以是正价,也可以是负价,B错误;同一元素可能有多种单质,C错误;同一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价态可能相同,如SO3与H2SO4中硫元素都是+6价,D错误。
2.若A+酸====盐+水,则A不可能属于( )
A.氧化物 B.单质 C.碱 D.电解质
【解析】选B。单质与酸反应不可能只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如Na2O)、碱(如NaOH)与酸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且都属于电解质。
3.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2(OH)2CO3]
B.硝酸 烧碱 绿矾[FeSO4·7H2O]
C.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解析】选B。A项,纯碱是Na2CO3,不是碱,是盐;B项正确;C项,乙醇不是碱;D项,苛性钠是碱,不是盐。
4.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解析】选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有些元素能组成两种或多种单质,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气和臭氧,磷元素能形成红磷和白磷。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还有可能是由两种或多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5.石灰在工农业生产和建筑业上有着重要用途。
用于生产石灰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主要成分为A),在石灰窑中加热焙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B),并放出气体(C)。生石灰在建筑业上主要用做黏合剂,一般先使它“熟化”变成熟石灰(D),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成“沙灰”用于砌筑砖墙。经过一段时间后,“沙灰”中的熟石灰又变成固体物质(A)。
(1)上述的A、B、D三物质,依次所属类别正确的是________。
A.酸、碱、盐
B.碱、盐、氧化物
C.盐、氧化物、氧化物
D.盐、氧化物、碱
(2)写出由A制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新抹上“沙灰”的墙易“出汗”(即有“水滴”附在墙上),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解析】选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A为CaCO3,属于盐类;B为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气体C为CO2,属于氧化物;D为熟石灰Ca(OH)2,属于碱;沙灰的Ca(OH)2可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
答案:(1)D
(2)CaCO3 高温 CaO+CO2↑
(3)沙灰中的Ca(OH)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的同时生成水。
====
A组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2010·保定高一检测)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
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
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解析】选C。由图可知:A项为化合物,B项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D项为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按照HCl、( )、Ca(ClO)2、Cl2O5、HClO4的排列规律,选出一种适当的物质填入括号( )
A.NaCl B.NaClO C.Cl2O7 D.Cl2
【解析】选D。题中几种物质都为含氯物质,它们的排列规律是按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故选Cl2。
3.用图示可以形象的表示出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化合物
和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表示为 ,
则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解析】选C。A项,所有的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关系错误;B项,质子和中子属于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C项,葡萄糖是有机物的一种,关系正确;D项,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
4.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3 盐酸 BaCl2 Na2CO3
【解析】选A。由题给特殊现象知,乙、丁为Na2CO3和盐酸中的一种,但不能具体确定乙、丁两种物质;由乙可与甲、丙产生沉淀知,乙为Na2CO3(因为盐酸只与甲、丙中的一种物质产生沉淀),则丁为盐酸,进一步可推知,丙为AgNO3,则甲为BaCl2,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6分)
5.(12分)(2010·焦作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Si,C,P,Cu
C.O2,Fe,Cu,Zn
D.HClO4,H2O,H2SO4,HNO3
(1)以上四组物质中类别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该化合物属于______(物质类别),该反应中______元素化合价变化(填“有”或“无”)。
【解析】(1)由题意知,A中不同于其他3种物质的是CO2,其他为碱性氧化物,CO2为酸性氧化物;B中不同的是Cu,Cu为金属单质,其他为非金属单质;C中不同的是O2,O2为非金属单质,其他为金属单质;D中不同的是H2O,H2O为氧化物,其他为酸。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Cu+O2+H2O====
Cu2(OH)2CO3,Cu2(OH)2CO3中有金属阳离子,有酸根,属于盐,而又有OH-,属于碱式盐。生成碱式碳酸铜的反应中Cu由0价升高到+2价,故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CO2 Cu O2 H2O
(2)盐(或碱式盐) 有
6.(14分)有下列物质:①铜、②氧气、③稀硫酸、
④稀盐酸、⑤碳酸钙、⑥NaOH溶液、⑦AgNO3溶液。
(1)按物质的组成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作答):
(2)利用上述物质,如何制取CuSO4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利用上述物质制取纯碱溶液,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给物质中铜、氧气是单质,碳酸钙是化合物,以上3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AgNO3溶液分别是酸、酸、碱、盐的水溶液,它们都是混合物。(2)铜不能置换酸中的氢,无法和稀硫酸反应,但把铜转化为氧化铜后,利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可制得CuSO4。(3)要制取纯碱Na2CO3,需用提供的试剂NaOH与含碳元素的物质反应,而CaCO3与NaOH不能直接反应,考虑可将Ca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再用CO2与NaOH反应即可制得。
答案:(1)③④⑥⑦ ①② ⑤
(2)2Cu+O2 △ 2CuO,CuO+H2SO4====CuSO4+H2O
(3)先利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CO2,然后用CO2与NaOH溶液反应制取纯碱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CO2+2NaOH====Na2CO3+H2O
====
B组
1.(2010·湛江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
【解析】选C。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二者内涵并非完全相同:有一些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但并不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H2O等,并且有些氧化物虽然是酸性氧化物,但也并不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另外,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等;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2)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和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碱有NaOH、KOH;盐有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CO2(少量)+2NaOH
====Na2CO3+H2O。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2H2O2====2H2O+O2↑,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盐酸反应:CaCO3+2HCl
====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MnO2
答案:(1)②H2SO4(或HNO3等)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或K2SO4等)
(2)2NaOH+CO2(少量)====Na2CO3+H2O
(3)2H2O2====2H2O+O2↑
(4)盐酸 碳酸钙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证明
MnO2
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同学设计一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案,其流程如下所示:
请写出以上方案中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作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案,仿(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_____________。
(5)在家中利用生活用品检验牙膏中是否有碳酸钙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结合日常生活,从物质的类别出发来研究
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1)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
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
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
面的锈迹,可知摩擦剂为坚硬的难溶物质。(3)中所
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CaCO3 高温 CaO+CO2↑,②CaO
+H2O====Ca(OH)2,③Na2CO3+Ca(OH)2====CaCO3↓
+2NaOH。(4)题是从碳酸钙的其他性质去认识物质的
====
转化关系,如
这种制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纯度高等。(5)检验碳酸钙是否存在,可利用碳酸钙与酸(食醋)反应产生气体这一现象来进行。
答案:(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 高温 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Na2CO3+Ca(OH)2====CaCO3↓+2NaOH
(4)
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纯度高
(5)在牙膏中加入食醋,若有气泡冒出,证明有碳酸钙,反之没有
====
1.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 )
A.O2 B.Zn C.N D.Ca2+
【解析】选B。O2只能表示一种分子或一种物质;N只能表示一个原子或一种元素;Ca2+只能表示一种离子。
2.下列对NaHCO3采用不同标准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NaHCO3是碱 B.NaHCO3是酸
C.NaHCO3是钠盐 D.NaHCO3是一元酸
【解析】选C。NaHCO3是一种钠盐,或是一种酸式盐,或是二元弱酸酸式盐,它不是碱,也不是酸,故A、B、D项均错误,C项正确。
3.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
是( )
A.调味用的食醋
B.餐饮用的啤酒
C.用蒸馏水制得的降温用的冰块
D.炒菜用的铁锅
【解析】选C。A项,调味用的食醋主要是醋酸的稀溶液;B项,餐饮用的啤酒是酒精及其他一些营养物质的溶液;D项,炒菜用的铁锅属于生铁,除了铁以外,还有碳等杂质;只有C项,用蒸馏水制得的降温用的冰块属于纯净物。
4.经测定,常温常压下的一瓶气体中只含C、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两种化合物
D.两种单质
【解析】选D。由C、O两元素形成的气体有CO、CO2两种,另外其单质为气体的有O2、O3等,而C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是气体。
5.下列各组物质,在物质分类里前者从属于后者的一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氧化物、化合物
C.单质、化合物 D.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解析】选B。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可知,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选B项,其他选项的两种物质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6.下列9种物质:
①水 ②空气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硫酸
⑥熟石灰 ⑦胆矾(CuSO4·5H2O)
⑧漂白粉 ⑨硫酸氢钠(NaHSO4)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以上空格填物质的序号)
【解析】结晶水合物(如胆矾CuSO4·5H2O)、碱式盐[如Cu2(OH)2CO3]、酸式盐(如 NaHSO4)都有固定的组成,均为纯净物。漂白粉为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
答案:②⑧ ①④ ⑥ ⑤ ⑦⑨
7.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Ⅱ组物质中的_____,但其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Ⅲ组中各物质均不与第Ⅱ组中的K2SO4反应,故排除第Ⅱ组。第Ⅰ组物质分别为金属、碱性氧化物、盐三类,只有酸类物质能与其都发生反应。故第Ⅲ组的H2SO4符合(1)的要求。
剩下的第Ⅱ组中除K2SO4不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反应外,Fe和MgCl2之间也不能发生反应,只有NaOH与第Ⅲ组的所有物质都能反应,符合题意。
答案:(1)Ⅰ H2SO4
(2)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MgCl2====Mg(OH)2↓+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