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长度单位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2 15: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概念,形成1厘米的表象,通过动手实践来突破,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本节课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直观表象较难,因为二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他们对“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认识比较模糊。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演示,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实物引导、合作探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导入
1.我们知道古人通常用身体的一部分来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方法?
同学汇报:有庹(tuǒ)、拃(zhǎ)、和脚。
2.我们还用古人的方法,以拃(zhǎ)作单位测量了课桌桌面 ,由于每个人手的大小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所以统一长度单位就显得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看!这个小正方体每条边的长度就是1厘米。请拿出学具摸摸看,1厘米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吗?(学生操作)
(2)找一找,比一比,量一量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橡皮的宽度,书本的厚度,电脑键盘上的按键宽度......
(3)1个正方体一条边的长度是1厘米,2个正方体连接起来,这段长度就是——(2厘米),再连接一个呢?(3厘米)
现在我们知道了,有了这样的小正方体,就可以测量长度了,可我们随带着这么多正方体,多不方便啊,怎么办呢?
生:用尺子量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尺子量。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4.认识直尺,进一步认识厘米。
(1)认识直尺:以学生尺为例,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观察并汇报:有很多竖线、数字、和字母cm )
小结:不同长度的竖线---刻度线。数字---刻度,它们是怎么排列的,请读一读(0.1.2......)排在左边第一位的是0,我们叫做0刻度,它表示测量的起点。字母cm读作厘米,它是英文字母厘米的缩写,1厘米可以表示为1cm.
(2)找出刻度尺上的1厘米
(学生观察汇报:刻度0~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刻度1`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小结:每两个相邻的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教学找出2厘米、4厘米。(课件演示)
总结:从0刻度开始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就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如何正确测量物体长度呢?(出示课件
以测量纸条长度为例:(1)放正:尺子要放正;
(2)对“0”: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
(3)读数:看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下列测量物体的方法对的画“√”,错的画“○”。

看图写出下列物体的长度。
(1)



(2)
小结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并且还认识了尺子以及如何测量物体长度。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些知识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让知识变成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