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物态变化 B组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物态变化 B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10 19: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测试题B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共30分)
1. 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 )
A.利用液体比较便易 B.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C.利用液体的流动性 D.以上都不对
2.下面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放在冰箱的矿泉水变成冰块 B.冻肉出冷库后比进冷库时重 
C.铁水倒进模具中,冷却后变成车轮 D.衣柜里的“臭丸”放久后变小了
3.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D.降雨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4.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物态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液化 C.汽化和凝华 D.升华和凝华
5.秋冬季节人们喜欢进补,尤好炖品。如图1所示,在锅
内放水,锅底的支架上放炖盅,长时间加热后,炖品便做好了。
以下正确的是
A.锅和盅内的水一起沸腾
B.锅内的水沸腾,而盅内的水几乎不会沸腾
C.盅内的水沸腾,而锅内的水几乎不会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有甲,乙,丙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不准确,将甲放在空气中,将乙放在密闭的酒精瓶中,将丙插在开口的酒精瓶中,过一段时间,三支温度计都指示22℃,则( )
A.甲不准确 B.乙不准确 C.丙不准确 D.不能判断
7.根据下表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
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8.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已知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如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分离这些气体,首先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法判断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 )
A.春天来到,积雪熔化 B.夏天的清展,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展,出现大雾 D.寒冷的冬天,早晨发现窗玻璃上的冰花
10.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室内开着空调,一位参加会议的同学发现会议室的玻璃窗上结了层小水珠,对这种现象的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 )
低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侧形成了小水珠
B.高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
C.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
D.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外一侧形成了小水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体度计的分度值为 ℃,使用时,它(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如图2所示,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12.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那么,造成水蒸气有
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的主要因素是 。13.如3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14.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飞船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开始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飞行。如图4所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⑴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 (填“固”、“液”或“气”)态的;
⑵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⑶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 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15.电冰箱制冷剂气体在冰箱背后的冷凝管中 放热,使冰箱后背发烫,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 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
16.用手指触摸0℃的冰和0℃的水,会感觉_________更冷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三、分析与简答(17题5分,18题5分,19题6分)
17.图5中的甲、乙两个房间温度相同,这是加热后的两壶水,试判断哪壶水的温度比较高。说明理由。
18.在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常会见到试管壁处的海波开始熔化时,处在试管中央的温度计的示数尚未到达海波的熔点,当海波不断熔化时,温度才慢慢升至熔点,以至于得出错误的实验结论,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说说看。
19.如图6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把阀门松动后,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而且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色的东西,用手摸打火机,发觉打火机非常冰冷.试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上述发生的现象.
四、实验与探究(20题6分,21题12分)
20.小明在浴池洗澡,看到天花板上滴下水珠,他突然想:”水蒸气变成水有没有条件?是不是跟温度有关?”他先进行了猜想:水蒸气的液化是否跟遇到冷的物体有关?然后他就进行了以下实验,给试管里的水加热,用导管把产生的水蒸气喷到冷的玻璃片上,看到有水珠产生,而再把水蒸气喷到加热后的玻璃上时,却没有发现水珠。
小明同学可以得到一个什么结论?实际当中有很多类似现象请举出一例
这个结论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举一例说明
21.如果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t温/℃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1)如图7所示,是小华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不当之处是: ;其中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7中的   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水在沸腾时吸热,温度会   (“继续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
(2)实验中小明实际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为什么?请你说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作的沸腾图像大致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
第十章 物态变化 B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B 6、C 7、A 8、C 9、A 10、D
二、填空题
11、0.1℃ 可以 36.7℃ 12、温度的高低 13、热胀冷缩 换个较细的玻璃管 14、(1)液 (2)吸热 汽化 液化 天热时,向地面洒水,水蒸发吸热降温;北方冬天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凝固放热保护菜不能冻坏等(其他符合要求事例均可)(3)熔化 汽化 15、液化 汽化 16、0℃的冰 0℃的冰遇到手时要先熔化成同温度的水,需要吸热
三、分析与简答
17、甲壶水的温度高。气体只有在能够放热的条件下液化,甲、乙房间温度相同,由图可知甲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的数量较多,可见甲壶水的温度较高。 
18、这是因为海波受热不均匀造成的。烧杯中水吸收热后传给了试管,试管再传给靠近试管的海波,因此,处在试管壁处的海波先吸热而到达熔点先熔化;而处在中央的海波因吸热少温度上升慢,未达到熔点,所以熔化慢。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让海波处处受热均匀,可以用玻璃棒搅动,也可以在海波中放入金属片,金属传热快,能使海波均匀受热。
19、打开阀门,液体迅速汽化,汽化要吸热,所以打火机冰冷,也是这个原因使周围的水蒸气因受冷而凝华成霜附着在阀门周围
20、(1)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可以在物体表面上液化成小水滴
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水从锅盖上滴
(2)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 或制蒸馏水
21、(1)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水平 乙 保持不变 98 (2)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水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等均可 (4)丙

图1 锅
图2
图3
图4
图5
阀门
图6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