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文档属性

名称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10 19: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设计者:丁修栋 审核:八年级全体物理老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光心、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习要点
1.凸透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作的光学器件,它对光有 作用。
2.指出图4-5-1中有关凸透镜的相关名称: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处时,成等大、倒立的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之外时,成缩小、 的 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以内时,成 、正立的虚像。
学习过程
一、凸透镜
1.阅读课本P65倒数第三自然段并完成以下问题:
观察实验桌上的凸透镜并讨论分析得出凸透镜的形状特征为 。在日常生活中的 、 中有它的应用。“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用冰磨成它的样子,利用它来取火。
平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 。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观察实验图4—40,阅读P66第一自然段并完成:
叫主光轴; 叫透镜的光心;
叫焦点; 叫焦距。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
拿一个凸透镜和白纸,成窗外景物的像,然后分别成近处和远处点燃的蜡烛的像,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问题。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与什么有关?
3.实验计划与设计:
(1)所选器材 。
(2)合理调节,在光屏上看到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3)测量出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
4. 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阅读P67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的步骤,记录数据。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凸透镜焦距 f =5cm 或 f =10cm)
正倒 大小 虚实
30
25
20
15
10
8
5
3
5.分析论证: 成倒立、缩小、实像; 成倒立、等大实像; 成倒立、放大、实像; 不成像; 成正立、放大、虚像 。
6.评估:
(1) 你认为你组同学有哪些与探究活动无关的活动
(2) 你组同学是否得到了蜡烛的像
(3) 你组同学光具座上物体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4) 你组同学在活动中,为了得到清晰的像,移动了哪些器件 有哪些没移动 你认为他们如此移动可行吗 如果移动显得混乱,不益于研究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固定、移动
(5) 你组同学得到了哪些像 (放大、缩小、等大的)
(6) 你组同学测出了各种情况时的物距和像距
自我检测
1.完成图4-5-2的光路。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u=2f
2f>u>f
u=f
u 2.完成填空:




3.由图4-5-3可知,物距和像距什么范围内?
4.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4-5-4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自我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