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填空专项提升训练(一)(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填空专项提升训练(一)(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2 10:2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填空专项提升训练(一)
1.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沿着边长为10m的正方形,按A→B→C→D→A…的方向行走,甲从A点以5m/分钟的速度,乙从B点以8m/分钟的速度行走,两人同时出发,当甲、乙第20次相遇时,它们在 
 边上.
2.元旦期间,某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1)一次性购物价值超过100元但不超过300元,原价基础上一律9折.(2)一次性购物超过300元,原价基础上一律8折.王老师购物后付款252元,则他所购物品的原价是 
 元.
3.小明每分钟走90步,小亮每分钟走60步,小明和小亮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且两人的步长相等,若小亮先走100步,然后小明去追赶,则小明要走 
 步才能追到小亮.
4.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550元,按标价的六折销售,仍可获利1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元.
5.某人骑车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由A地到B地,这样便可以在规定时间到达B地,但他因事将原计划出发时间推迟了20分钟,便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比规定时间早4分钟到达B地,A,B两地的距离为 
 千米.
6.如图,小明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3cm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4cm的长条,如果两次剪下的长条面积正好相等,则剪下的长条的面积之和为 
 .
7.对连续的偶数2,4,6,8,…排成如右图的形式.若将图中的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框住的五个数之和能等于2020吗?若能,请写出这五个数中位置在最中间的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你的答案是: 
 .
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里有这样一首诗:
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问几房几客?
意思是:“一批客人来到李三店中住宿,如果每一间客房住7人,那么有7人无房可住;如果每一间客房住9人,那么就空出1间房.问有多少房间,多少客人?”那么房间有 
 间,客人有 
 人.
9.某商品标价为220元,若以八折出售,仍可获利10%,则该商品的进价是 
 元.
10.甲、乙两年龄不等,已知当甲是乙现在的年龄时,乙6岁;当乙与甲现在的年龄相同时,甲21岁,今年甲的年龄有 
 岁.
11.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5,把这个两位数加上9后,结果恰好成为数字对调后组成的两位数,则这个两位数是 
 .
12.一商店某种品牌的羊毛衫标价960元,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则该品牌的羊毛衫的进价是每件 
 元.
13.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AC和BC,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AB的“巧点”.
(1)线段的中点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
(2)如图2,已知AB=15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点B匀速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A向点A匀速运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 
 s时,Q为A,P的“巧点”.
14.2019年义乌客运站行车时刻表如图,假设客车运行全程保持匀速行驶,则当快车出发 
 小时后,两车相距25km.
义乌﹣上海
出发时间
到站时间
里程(km)
普通车
7:00
11:00
300
快车
7:30
10:30
300
15.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8,10.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A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从点B出发沿数轴在B,A之间往返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点P,Q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时,t的值为 
 .
16.中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年前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如图是2019年1月份的月历,用一个方框圈出任意2×2的4个数,设方框左上角第一个数是x,则这四个数的和为 
 (用含x的式子表示)
1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行驶,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20千米,行驶3小时两车相遇,乙车到达A地后未作停留,继续保持原速向远离B地的方向行驶,而甲车在相遇后又行驶了2小时到达B地后休整了半小时,然后调头并保持原速与乙车同向行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同时到达C地.则A,C两地相距 
 千米.
18.《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九,盈五;人出八,不足五.问人数几何?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9元,还盈余5元;每人出8元,则还差5元,问共有 
 人.
19.商场销售某种商品的加价幅度为其进货价的40%,现商场决定将加价幅度降低一半来促销,商品售价比以前降低了54元,则该商品原来的售价是 
 元.
20.为美化校园环境,准备在一块长8m,宽6m的长方形空地上进行绿化,现将其划分成一个长方形ABCD区域Ⅰ(阴影部分)和一个四周宽度相等的环形区域Ⅱ(空白部分),其中区域Ⅰ种植甲、乙、丙三种花卉,四边形EFGH为矩形﹒若区域Ⅰ满足AB:BC=2:3,种植丙花卉的面积是长方形ABCD面积的,则种植丙花卉的面积为 
 m2﹒
21.夏季到来,商家为清理库存,决定对部分春季商品进行打折销售,已知某服装按标价打五折出售,仍可获利30%,赚了30元,则这件衣服的标价为 
 元.
22.某电视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有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如表记录了3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如果参赛者F得76分,则他答对的题数为 
 .
参赛者
答对题数
答错题数
得分
A
20
0
100
B
19
1
94
C
18
2
88
23.某水果店销售50千克香蕉,第一、二、三天的售价分别为9元/千克、6元/千克、3元/千克,三天全部售完,销售额共计270元.则第三天比第一天多销售香蕉 
 千克.
24.一份试卷共25道选择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题扣2分,有人仅得70分,问此人答对了 
 道题.
25.一文具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30元的价格卖出两个笔袋,其中一个盈利25%,另一个亏损25%.卖这两个笔袋总的盈亏情况是 
 元(填盈利或亏损多少)
参考答案
1.解:设第一次相遇用时t1分钟,依题意有
8t1﹣5t1=10×3,解得t1=10,
又过了t2分钟第二次相遇,依题意有
8t2﹣5t2=10×4,解得,
从第二次相遇开始每隔分钟甲、乙相遇一次,
第20次相遇用时为10+=(分钟),
乙的路程为(圈),
故当甲、乙第20次相遇时,它们在AD边.
故答案为:AD.
2.解:设他所购物品的原价是x元,分两种情况:
①如果是第(1)种优惠,可得0.9x=252,解得x=280(符合超过100不高于300);
②如果是第(2)种优惠,可得0.8x=252,解得x=315(符合超过300元).
他所购物品的原价是:280或315元.
故答案为:280或315.
3.解:设小明追上小亮所用时间为t分钟,
根据题意得:(90﹣60)t=100,
解得:t=,
90t=90×=300.
答:小明要走300步才能追到小亮.
故答案是:300.
4.解:设这件商品的进价为x元,
根据题意得:10%x=550×60%﹣x,
0.1x=330﹣x,
1.1x=330,
x=300.
答:这件商品的进价为300元.
故答案是:300.
5.解:设A、B两地间距离为x千米,
由题意得:=++,
解得x=24.
答:A、B两地间距离为24千米.
故答案为:24.
6.解:设原来正方形纸的边长是xcm,则第一次剪下的长条的长是xcm,宽是3cm,第二次剪下的长条的长是(x﹣3)cm,宽是4cm,
则3x=4(x﹣3),
去括号,可得:3x=4x﹣12,
移项,可得:4x﹣3x=12,
解得x=12,
3x=3×12=36,
36×2=72(cm2)
故剪下的长条的面积之和为72cm2.
故答案为:72cm2.
7.解:设中间的数为x,则用代数式表示十字框中的五个数和为5x,
∵2020÷5=404,
∴若将图中的十字框上下左右移动,框住的五个数之和能等于2020,这五个数中位置在最中间的数为404.
故答案为:能;404.
8.解:设有x间房间,根据题意可得:
7x+7=9x﹣9,
解得x=8;
客人有7×8+7=63(人).
答:房间有8间,客人有63人.
故答案为:8,63.
9.解:设该商品的进价是x元,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20×0.8﹣x=0.1x,
176﹣x=0.1x,
x=160.
答:该商品的进价是160元.
故答案为:160.
10.解:设甲现在的年龄是x岁,则乙现在的年龄为(2x﹣21)岁,
根据题意得:x+6=2(2x﹣21),
解得x=16.
答:今年甲的年龄有16岁.
故答案为:16.
11.解:设这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x,则十位上的数字是5﹣x,
∴10(5﹣x)+x+9=10x+(5﹣x),
∴59﹣9x=5+9x,
∴18x=54,
解得x=3,
∴5﹣x=5﹣3=2,
∴这个两位数是23.
故答案为:23.
12.解:设该品牌的羊毛衫的进价是每件x元,
由题意得960×0.8﹣x=20%x,
解得:x=640.
故该品牌的羊毛衫的进价是每件640元.
故答案为:640.
13.解:(1)若线段中点为C点,AB=2AC,所以中点是这条线段“巧点”
(2)设A点为数轴原点,作数轴,设运动时间为t秒;t最大=7.5,
A:0,P:0+2t=2t,Q:15﹣t,
①Q为AP中点,,∴t=7.5;
②AQ=2PQ,AQ=15﹣t﹣0=15﹣t,PQ=2t﹣(15﹣t)=3t﹣15,
∵AQ=2PQ,
∴15﹣t=2(3t﹣15),
∴;
③PQ=2AQ,得3t﹣15=2(15﹣t),
∴t=9>7.5(舍去).
综上所述:t=7.5或.
故答案为:是;7.5或.
14.解:设当快车出发x小时后,两车相距25km.
①慢车在前,快车在后,
(x+)﹣x=25,
解得x=0.5.
②快车在前,慢车在后,
依题意得:x﹣(x+)=25,
解得x=2.5.
或(x+)=300﹣25,
解得x=.
综上所述,当快车出发0.5或2.5或小时后,两车相距25km.
故答案是:0.5或2.5或.
15.解:∵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8,10,
∴OA=8,OB=10,
∴OA+OB=18,
①当点P、Q没有相遇时,
由题意得:8﹣2t+10﹣3t=6,
解得:t=;
②当点P、Q相遇后,点Q没有到达A时,
由题意得:2t﹣8+3t﹣10=6,
解得:t=;
③当点Q到达A返回时,
由题意得:2t﹣(3t﹣18)=6,
解得:t=12;
综上所述,当点P,Q之间的距离为6个单位长度时,t的值为秒或秒或12秒;
故答案为:秒或秒或12秒.
16.解:x+x+1+x+7+x+8=4x+16.
故答案是:4x+16.
17.解:设乙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甲车每小时行驶(x+20)千米,
由题意得:3x=2(x+20),
解得:x=40,
则x+20=60,
即乙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则甲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A,B两地的距离为:3×60+3×40=300(千米),
设两车相遇后经过y小时到达C地,
由题意得:60(y﹣2.5)=40(y+3),
解得:y=13.5,
∴B,C两地的距离为:60(13.5﹣2.5)=660(千米),
∴A,C两地的距离为:660﹣300=360(千米);
故答案为:360.
18.解:设共有x人,
依题意,得:9x﹣5=8x+5,
解得:x=10.
故答案为:10.
19.解:设商品的进货价为x元,由题意得:
(1+40%)x﹣(1+20%)x=54
1.4x﹣1.2x=54
0.2x=54
x=270
∴(1+40%)x=1.4×270=378
故答案为:378.
20.解:设环形区域Ⅱ四周的宽度为xm,
则AB=6﹣2x(m),BC=8﹣2x(m),
又AB:BC=2:3,
∴3(6﹣2x)=2(8﹣2x),
解得x=1,
则AB=4m,BC=6m,
∴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4×6=24(m2),
∴种植丙花卉的面积为×24=8(m2),
故答案为:8.
21.解:设这件衣服的进价为x元,依题意有
30%x=30,
解得x=100,
(100+30)÷0.5=260(元).
故这件衣服的标价为260元.
故答案为:260.
22.解:答对一题得100÷20=5(分),答错一题得94﹣5×19=﹣1(分).
设参赛者F答对了x道题目,则答错了(20﹣x)道题目,
依题意得:5x﹣(20﹣x)=76,
解得:x=16.
故答案为:16.
23.解:设该店第二天销售香蕉t千克,第三天销售香蕉x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x)千克,
根据题意,得:9(50﹣t﹣x)+6t+3x=270,
则x==30﹣,
30﹣﹣[50﹣t﹣(30﹣)]=10.
故第三天比第一天多销售香蕉10千克.
故答案为:10.
24.解:设该同学做对了x题,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4x﹣(25﹣x)×2=70,
解得x=20.
故答案为20.
25.解:设两个笔袋的成本分别为a元、b元,由题意可知
a(1+25%)=30,b(1﹣25%)=30
解得a=24,b=40
∴30×2﹣(24+40)=﹣4
故答案为亏损了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