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光
光的反射与折射
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共18分)
1.
要使眼睛看到一个物体,则
?
A.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
物体和眼睛在一直线上
C.
肯定有物体发出或反射光线进入眼睛
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
2.
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
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
日食、月食的形成
3.
承承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像是图中的
?
A.
B.
C.
D.
4.
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
B.
饭店墙壁上装一面大镜子,使人有增大空间的感觉
C.
清澈的地底,看起来变浅了
D.
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
5.
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一只小球竖直向上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像的速度与球的速度相等
B.
以球为参照物,像是静止的
C.
球过了
点后就不会在平面镜中成像了
D.
看到镜中有球,其实并不是真的有
6.
为北京
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如图所示,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
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
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7.
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
,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A.
B.
C.
D.
8.
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
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9.
甲、乙、丙三人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子弹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子弹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击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
A.
甲、乙均未瞄准鱼
B.
乙、丙均未瞄准鱼
C.
甲、丙均未瞄准鱼
D.
只有丙一人瞄准了鱼
二、填空题(共11小题;共33分)
10.
用枪射击,当标尺、准星和目标这“三点一线”时,就能击中目标,射击瞄准是利用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
?。
11.
闪电和雷声是云的放电现象,它们是同时产生的,但我们只能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1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发生改变(填“一定”或“不一定”),这是光的
?现象(填“反射”或“折射”)。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3.
光的反射分为
?和
?两种。看电影用的幕布就是利用了
?原理,使电影院内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像。
14.
科学家们利用激光技术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因为光可以在
?中传播。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其实是太阳的
?,这是因为太阳光在大气层中发生
?的缘故。
15.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像是与物体
?、
?
的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与物体相对于镜面是相互
?的。
16.
某人站在平面镜前
米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米,一只小鸟在离湖面
米的空中飞行,它在湖里所成的像离该小鸟
?米。
17.
一束从左边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
点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经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若要使反射光线向右水平射出,则平面镜应绕
点沿
?方向转动
?角。
18.
春游时,同学们看到:
水中的鱼、
中午树荫下的亮斑、
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
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
冰透镜取火、
潭清疑水浅、
池水映明月。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以上填序号)
19.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③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厘米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为
厘米;
④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增大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增大,且像的大小不变。
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
?;属于结论的是
?。(填序号)
20.
在研究“光的反射”的活动中,某同学用同一束光分别投射到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和光滑的金属表面,研究光在不同物体表面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
图()所示;接着又进一步研究光在同一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间角度变化所发生的反射现象如图()
图()所示。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中
为入射光线、
为反射光线、
为法线)
()由图()
图()可知:
?。
()由图()
图()可知:
?。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9分)
21.
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
是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
时,反射光线为
;当入射光线为
时,反射光线为
,当入射光为
时,反射光为
。
从这一现象可以初步表明
?。
若将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
?。
22.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把一块
?作为平面镜,并使其
?放置(填“竖直”或“倾斜”)。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白纸和
?。如图所示,若要研究蜡烛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在图中蜡烛
?处放个光屏并观察其上是否有像存在(填“”或“”)。
23.
某同学在做光的折射实验时,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中,它们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在入射角相同的情况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光斜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角。
(2)实验表明,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
?的,水对光的折射本领
?(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对光的折射本领。
四、作图题(共4小题;共40分)
24.
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光线与镜面成
角射在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5.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26.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标出反射角和入射角。
27.
图中光线
和
是发光点
经平面镜
反射后的两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发光点
,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B
3.
C
4.
B
5.
C
6.
A
7.
B
8.
A
9.
B
第二部分
10.
直线传播的性质
11.
大;
米/秒
12.
一定;折射;小于
13.
镜面反射;漫反射;漫反射
14.
真空;虚像;折射
15.
等大;正立;虛像;垂直;相等;对称
16.
;
17.
;顺时针;
18.
;;[LatexErr]
19.
②③;①④
20.
光入射到不同材料制成物体的光滑表面,都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入射到平静水表面时发生反射,且反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三部分
21.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改变而改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
22.
玻璃板;竖直;刻度尺;
23.
(1)
大于
??????(2)
不同;小于
第四部分
24.
略
25.
略
26.
略
27.
略
第7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