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光 2.2光的折射 A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光 2.2光的折射 A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2 21: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二章

光的反射与折射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
1.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
A.
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
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若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
,则反射角为
?
A.
B.
C.
D.
3.
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
B.
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
C.
在发生漫反射时,只有部分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
光在任何形状的物体表面上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
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甲图
B.
乙图
C.
丙图
D.
丁图
5.
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
?
A.
平面镜的大小
B.
物体的大小
C.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D.
观察者的位置
6.
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
米,但某眼科医疗室内两墙壁仅相距
米,于是采取这样的措施:在一面墙上挂视力表,在另一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平面镜。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当
?
A.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
米站立
B.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
米站立
C.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
米站立
D.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
米站立
7.
当一束光线从玻璃中斜射向空气时
?
A.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
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B.
水缸里盛满清水后,看上去缸底变浅了
C.
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
人站在河边,可以看见天空的云彩在水中飘动
9.
潜在水中的人从水中观看岸上的路灯,他看到的灯跟灯的实际位置相比较
?
A.
高一些
B.
低一些
C.
不变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
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某种物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处在一个平面内
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不可能等于入射角
C.
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位于法线的同侧
D.
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位于界面的同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30分)
11.
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为
?米/秒。
12.
为了描述光的传播情况,通常可以用一条
?表示光的传播
?和
?。
13.
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从物体射入眼睛。自然界中,有的物体本身发光,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黑暗中,我们能看到划着的火柴的火焰,是因为
?进入我们的眼睛;树木、建筑物等自身不发光,但在阳光下或夜晚在灯光照射下也能被看见,是因为阳光或灯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而进入我们的眼睛。
14.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某点,这一点称为光的入射点。过入射点所作的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称为
?,入射光线与它的夹角称为
?,反射光线与它的夹角则称
?。
15.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角入射,则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一束光线垂直于平面入射并反射,其反射角为
?,平面镜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
16.
“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丽景观,这空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
?
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
?
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17.
一个身高
米的人站在可以照全身的镜子前
米处,则镜中像高
?米,若人以
米/秒的速度靠近镜子,则
秒后,人与像的距离是
?米。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如图所示的是光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由图可知:
?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折射角为
?度。
19.
在图中()()两图分别表示小红站在岸上和水中的情况,对比两图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现象表明
?。
20.
请按要求将以下四项分类:
人在照镜子时候,人靠近镜子,镜中的像也靠近镜子。
光在反射过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其中,
?为物理现象,
?为物理规律。(均填序号)
三、实验题(共6小题;共18分)
21.
在较暗的屋子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面,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纸板,塑料薄膜上出现烛焰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这种现象叫
?。此实验可证明
?。
22.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华同学分别将物体

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

完全相同的物体

寻找像的位置,如图()、()所示。接着,他改变
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观察到

总能与

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或()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
?。
(2)分析比较图()和()和()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
?。
2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蜡烛(
个),以及
?。
实验步骤:()在水平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
?放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
()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在玻璃板后放一支
?的蜡烛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
?,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
24.
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每一格的角度为
度,
为法线。实验时,当入射光为
时,反射光为
;当入射光为
时,反射光为
;当入射光为
时,反射光为

(1)在表格内完成实验数据的填写。
(2)从实验数据可以初步说明
?。
(3)若把此装置中的小门向后转动一角度,则在小门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
?。
25.
小明同学用光具盘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图中是做该实验时的一个情景。
(1)由图可知,他正在研究光从
?斜射入
?时的折射情况。
(2)观察图中现象可知,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
26.
小红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每次实验都让未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所成的像重合,然后进行测量,得到如下数据:
(1)他选择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的目的是:
?。
(2)从这些数据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
?;
?。
(3)小红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在玻璃板的后面贴着放一张不透明的硬纸板,在玻璃板前面仍能看到蜡烛的像。这现象说明
?。
四、作图题(共4小题;共32分)
27.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画出入射光线
,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28.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的像

29.
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试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0.
如图的一条光线从
点发出,经平面镜
MN反射后恰好通过
点,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因为光只要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就沿直线传播,并不只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也不是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对于不均匀的介质,即使是同一种介质,其传播方向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2.
B
3.
D
4.
A
5.
B
6.
C
7.
B
8.
B
9.
A
【解析】水中潜水员看见岸上的路灯,是路灯的光斜射到水面时,发生折射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进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
10.
A
第二部分
11.
同种均匀介质;真空;
12.
带箭头的线段;路径;方向
13.
光入射;反射
14.
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15.
;;;
16.
折射;虚;反射;虚
【解析】“鱼在天上飞”:鱼在水中,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折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鸟在水中游”:鸟和人都处在同一种介质中,鸟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的反射进入人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7.
;;不变
18.
;;
19.
女孩子腿变短了;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0.

第三部分
21.
倒立;小孔成像;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
(1)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2)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总是相等,与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
23.
实验目的;刻度尺;竖直;未点燃;好像点燃
24.
(1)

??????(2)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5.
(1)
空气;透明介质
??????(2)
小于
26.
(1)
便于找到虚像的位置
??????(2)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
第四部分
27.

28.

29.

30.

第8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