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2章
2.1光的反射2.1.2
平面镜成像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平面镜的是
?
A.
商店橱窗的玻璃
B.
抛光后的大理石
C.
干净的投影片
D.
雨中的湖面
2.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A.
白塔的影子
B.
白塔的实像
C.
比白塔略大的虚像
D.
与白塔等大的虚像
3.
小明站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
A.
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B.
与镜面的大小有关
C.
与小明和平面镜的大小都有关
D.
与小明的大小有关
4.
照镜子时,人总是要面镜看自己的像,其原因是面镜时
?
A.
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不变
B.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不变
C.
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D.
平面镜所成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5.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现象
B.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C.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D.
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镜子照射
6.
平静的水面能够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通常叫“倒影”,它是景物的光
?
A.
经反射面反射直接会聚而成
B.
进入水中会聚而成
C.
经水面反射,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D.
进入水中的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7.
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
避免噪音
B.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
为了造型美观
D.
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8.
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所示。这种检查视力的方法,视力表与人眼的距离相当于是
?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9.
荷塘月色
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
A.
相等
B.
较小
C.
较大
D.
无法比较
10.
水平桌面上有块厚玻璃板,上面放着一枚壹元硬币,硬币与它的虚像相距
毫米,则玻璃板的厚度约为
?
A.
毫米
B.
毫米
C.
毫米
D.
毫米
11.
有一人站在平面镜前,在镜中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在平面镜后放一个不透明的物体
,那么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不能成完整的虚像
B.
仍能成完整的虚像
C.
成像与否决定于物体
与镜面的距离
D.
部分像被
遮住看不到
12.
小球沿水平桌面向平面镜运动,可看到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下运动,则镜面与桌面的夹角为
?
A.
B.
C.
D.
13.
某同学正好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他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A.
B.
C.
D.
14.
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了镜子对面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
B.
C.
D.
15.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与其在平面镜中像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我们能在平面镜中看到物体
?立的、
?的
?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我们能在灯光下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7.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
米处,他和平面镜中的像相距
?米。如果人以
米/秒的速度背对平面镜移动,那么镜中的像远离人的速度是
?米/秒。人离平面镜距离变远,则人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
从直立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台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刻为
?。
19.
一个身高
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米,则镜子中的像高
?米。人离开像的距离是
?米。
20.
池水的深度为
米,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月亮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们看到的月亮的大小。
三、实验题(共4小题;共24分)
21.
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的特点,小华同学分别将物体
、
置于玻璃板前,然后用与
、
完全相同的物体
、
寻找像的位置,如图()、()所示,接着,他改变
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如图()、()所示。结果他观察到
、
总能与
、
的像完全重合。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或()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
?。
(2)分析比较图()和()和()及相关实验结果可得:
?。
22.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白纸、
?、
?和两支蜡烛。
(2)此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的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图中,
、
两支蜡烛大小应
?(选填“相同”或“不同”)。
(4)点燃蜡烛
,移动
?的蜡烛
,直到从镜前不同位置上看去,镜后的蜡烛
好像
?,则蜡烛
所在的位置就是
?的位置。
(5)用
?分别测出两支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
(6)此时,如果在玻璃板和板后蜡烛之间挡一张黑纸,在玻璃板内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
(7)此实验中多次改变
的位置做实验的目的是
?。
2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从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②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的像完全重合。
③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厘米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为
厘米。
④当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增大时,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增大,且像的大小不变。
这四句话中,属于现象的是
?;属于结论的是
?(均选填序号)。
2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四、作图题(共4小题;共32分)
25.
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发光点
在平面镜里的像
。
26.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27.
在图中,
是发光点,
是
在平面镜里的像,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平面镜。
28.
如图所示,从光源
发出的光中,有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
反射后经过
点,试完成这一光路图。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D
【解析】影子是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不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生活中说的倒影不是影子;故A错误;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用光屏可以接收到,平面镜成的像不符合实像特点;故B错误;
平静的湖面是平面镜,“倒映的白塔”是与白塔等大正立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3.
D
4.
C
5.
A
【解析】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在河面发生了反射而形成的.所以A正确.
在夜间行驶时,若打开驾驶室的电灯,则室内的物体便在驾驶室玻璃上成像,看不清外面的物体,所以B错误.
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所成的像不变.所以C错误.
脸在镜中所成的像是由脸反射的光线照射到镜面反射而形成的.所以在暗室里,为了能从镜子中看清自己的脸部,应把手电筒正对着自己的脸照.所以D错误.
6.
C
7.
B
8.
D
9.
A
【解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月球在池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等。
10.
B
11.
B
12.
B
13.
B
14.
C
15.
D
第二部分
16.
正;等大;虚;反射;直线传播
17.
;;不变
18.
19.
;
20.
;等于
第三部分
21.
(1)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
??????(2)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始终等大,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
22.
(1)
玻璃板;刻度尺
??????(2)
玻璃板;可以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的大小
??????(3)
相同
??????(4)
未点燃的同样大小;点燃;蜡烛
所成像
??????(5)
刻度尺
??????(6)
能
??????(7)
归纳总结、寻找平面镜成像的普遍规律
23.
②,③;①,④
24.
刻度尺;竖直;同样大小但未点燃;与蜡烛
的像重合
第四部分
25.
26.
如图所示:
27.
如图所示:
28.
如图所示:
第10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