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
科学(上)期末测试卷(十)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17分)
1.行驶中的汽车、疾速下落的物体,它们都具有很大的
,可能会对人造成
。
2.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蔚蓝的
和一望无际的
,还可以领略山川广布的
和
……
3.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如
、
、
、
等,这些特征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4.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___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
5.在路口后方一定距离处放置
检测器件来检测车流,某个方向车流量大而另一个方向车流量小时,让车流量大的方向的车辆
通行。
6.发电厂发出的电,经过高压
、变电站
和长
,最后到达用电场所。
二、
火眼金睛判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X",18分)
1.一个开关不能控制两个灯泡的亮灭。(
)
2.马路两旁的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还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这是因为浓密的树叶有很强的吸音能力。(
)
3.小红在跳绳是运动的,小刚坐在地上是静止的。(
)
4.石灰石是冶金、化工、农业等部门的重要原料。(
)
5.拨动橡皮筋力量越大,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强。(
)
6.很多金属的获取都需要经历复杂的冶炼过程,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我们要珍惜并节约使用金属。(
)
7.做实验时,需要多做几次求平均值,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
8.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正好相反。(
)
9.发现有人触电时,我们应该赶快把他拉开。(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24分)
1.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撞击同一个小车,比较小车两次滑动的距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车两次运动具有的能量相同
B.用力越大,小车滑动的距离越远
C.用力越大,小车具有的能量越大
2.当我们用手抓住振动的音叉后,音叉(
)。
A.发声停止
B.声音变轻
C.继续发出声音
3.下面(
)表演形式是利用了影子的原理。
A.相声
B.小品
C.皮影
3.我们读书的声音是通过(
)振动而产生的。
A.舌头
B.嘴唇
C.声带
4.
电线外面包着(
),不让电流通过,这样电线就可以在不接触外界的情况下把电输送出去。
A.铜皮
B.铁皮
C.绝缘皮
5.
(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A.电
B.水
C.煤
6.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到乙城用了4小时,甲城到乙城的距离是36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4千米/小时
B.90千米/秒
C.90千米/小时
(
)前,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提炼铜和铁,铸造铜器和铁器。
A.一千多年
B.两千多年
C.三千多年
8.下列不属于噪声的特点的是(
)。
A.对人有害
B.悦耳
C.令人烦躁
四、科学探究我能行。(15
分)
同学们,通过回忆,想想
当时我们在
做实验时的现象吧。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听到的声音
我看到的振动快慢
音高的变化顺序
8
12
16
20
通过研究,我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
,听到的声音越
,振动的越
。尺子伸出桌面越
,听到的声音越
,振动的越
。
五、学以致用我最棒。(26分)
1.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0分)
2.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桌面中央,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吗?(8分)
3.影子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系吗?
(8分)
期末测试卷(十)答案
一.1.能量
伤害
2.天空
大海
丘陵
平原
3.
颜色
条痕
光泽
硬度
4.高
低
5.红外线
优先
6.运输
变压
输送
二、1.x
2√.
3.X
4.√
5.X
6.√
7.√
8.√
9.
x
三、1.A
2.A
3.C
4.C
5.A
6.C
7.B
8.B
四、高
快
较高
较快
较低
较慢
低
慢
高------低
长
低
慢
短
高
快(或短
高
快
长
低
慢)
五、1.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运动。具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往复运动、跳动、转动、摆动等。移动:直行向前运动。往复运动:在直行的基础上来回向前运动。转动:运动轨迹为圆形。摆动:一端固定,一端来回移动。跳动:向上向前运动再落下来。
2.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音又振动的声音,而且听到的声音比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3.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早上时影子向西、影子最长;由旱晨到正午影子逐渐变短;正午时,影子最短;正午过后影子又逐渐变长;傍晚时,影子又变得最长,影子向东。影子的变化是“长----短----长”
,方向是由西向东。影子始终与太阳的位置相反,因为影子是太阳光照在物体上,没有穿过物体而留下的阴影,所以影子就一直在与太阳相反的方向。